【流年絮语】Vol.235 心动 在抬头低头间--大天

【流年絮语】Vol.235 心动 在抬头低头间--大天

2014-03-12    12'46''

主播: 时光电台

5765 179

介绍:
文字/胡萍 雨天的傍晚,家里寂寂的,盛了一屋子的雨声。我的视线也在越来越昏暗的光线里疲倦模糊起来。索性丢下纸和笔,去窗口看雨。 路灯已经亮了,不远处那所中学的一棵宝塔松像一把大伞在雨中撑开着。平时的这个时候,正是放学时间,孩子们会如群鸟蜂涌而出。但今天是星期天,四周漫着少有的宁静。 一家人家窗口的灯光,刚好照在路面一片积水处。小而密集的雨点打在薄薄的水面上,形成无数个波光粼粼的涟漪。一个雨点的涟漪在落下的一瞬间会迅速地一圈圈扩大,与另一个变化中的涟漪亲密相环。水的柔曼、透明、光滑,丝绸软缎一样,在灯光的照射下,光和影不停地流动闪烁。一阵风来,整个水面都抖动起来,似乎要将这片温润光泽的灰色丝绸吹飞起来。我被这奇幻的景象迷住了,就像在粗糙的生活里一下子发现了它的精致它的好。一个男人撑了一把伞,一脚从那个积水处踩过,一刹那,涟漪消失了,奇幻消失了,但他的脚步刚离开,无数透明而变幻无穷的小小莲花,又在水面无声而灵动地盛开了。 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在最平常最视而不见的日常里,发现最令我心动的独特的美。 常常去的“情人路”上,有一座旱桥,桥下曾经也流过水的吧,只是不知哪一年河床干涸了,长出了杂草;长出了一大片泡桐树。 泡桐树本是一种常见的树,可是,因为它是长在桥下河床上的,每次站在桥上看它用的是一种俯视的角度,那种感觉就很特别。因为平时是很少可以站在一棵树的半腰欣赏它的。那些树似乎从来没被人修剪过,它们长得自由随意,万千的枝条狂草一样四处伸展。阳光照过来,意如剪纸一般。 每次去“情人路”,我都会在那座桥上流连,实在是喜欢那片树林在冬天掉光了叶子,根根光秃秃的枝条,像清晰的思想,在明净清冷的天空下纵横交错的景象,显出一种杂乱无章的美。那年冬天,我围了一条大围巾,以这片疏朗杂乱的枝条做背景,在桥上拍了一张照片。看照片的人都说好,却一时说不出好在哪里。其实,就是那些枝条超出通常审美模式之外的个性美。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被现成的审美模式给套住了。 有一年冬天去一泉,那天下着细密密的小雨。我们坐在人工湖的长廊里躲雨,人工湖的水面上有一大片残荷,七零八落地依然伫立在水里,那些残荷下面的水,清得像透明的薄玻璃。那样的隆冬,竟有碧绿的水草在静谧无声地生长着。还有一些小银鱼,星星一样游来游去。那些残破的荷在夏天也是蓬蓬勃勃地生长过的,长得湖都挤不下了。可是,现在它们憔悴了消瘦了,拥挤的湖也变得空空荡荡,像一件嫌大了的衣裳。盯着那些残荷看久了,它们竟然变得舞蹈一样千姿百态。有的像一只千年的仙鹤;有的似一位忧郁怀旧的女子;有的是一位黑白片里的芭蕾舞演员……真的是想什么有什么,是一幅幅奇妙无穷的抽象画。 如果说夏季的荷是以一种集体性的蓬勃形成一种集体性的千篇一律的美,那么经历了风雨沧桑的荷,在枯萎和残破中,却回归了自我,一日的风霜就有一日的姿态,是繁华脱尽之后,一种韵味无穷的沧桑美。 我们生活在一个模式的时代,模式地说话,模式地交流,模式地审美。但是,有一天,如果我们可以跳出这种模式,用一张白纸的思维、一张白纸的目光去重新发现一切的时候,生活会像春天刚苏醒的田野,随时随地会冒出你惊讶不已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