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都城大同记忆
——游在大同(四)市区经典
华严寺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是中********************************************************************************************************************************************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华严寺是一座辽金明清四朝共同奉献的“巨著”。寺内的大雄宝殿总面积1559平方米,是辽代的遗址,金代的建筑,明代的塑像,清代的壁画,系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薄伽教藏殿内保存着31尊辽代塑像,体态丰满,衣饰流畅,神情自如,是我国辽塑作品中的精品。
寺内的华严寺宝塔是中国传统卯榫结构的纯木塔,木塔高43米。站在塔上可领略大同古城的变迁,拾级而下可直达宝塔地宫。地宫由纯铜打造,占地500平方米、用铜量100多吨,金碧辉煌,令人叹为观止。
华严寺魁身宽肩、高鼻阔额的塑像,与云冈大佛一样,艺术地保留了草原民族的风采。一尊尊菩萨,或坐或站,或扬手或合十,举手投足间张扬着鲜活个性,一扫众多佛殿静寂肃穆气氛和宗教造像的拘囿刻板,使人恍如置身于市井之中。有专家评说辽金彩塑,其“比例合乎自然,表情特别生动”。而且所有佛像一般都不正立,而向前15度倾斜,相传这样的塑像方式是为了让佛像与众生更近距离接触,更好地聆听众生的祈求与愿望。
佛像呈15度角倾斜
薄迦教藏殿内有一尊辽代塑像叫露齿菩萨,素有“东方维纳斯”的美誉,她长辫抚肩、肩着披帛、上身微袒、胸佩璎珞,与行不动裙、笑不露齿的宋塑侍女相比,契丹人豪迈洒脱、宋人含蓄拘谨的民族文化差异就显露无遗了。
薄迦教藏殿内的露齿菩萨
访遍大江南北,但见寺庙宇殿,皆一色坐北向南,惟大同华严寺建筑群坐西朝东。概因契丹人崇拜太阳之故,或因塞外取暖所需。
善化寺
在永泰门城楼的西北侧,有一座巍峨的建筑——五龙壁,转过五龙壁,古刹善化寺的山门便在眼前(也曾淹没在烟火之间,不为人所知)。
善化寺,大同人亦称之为南寺,与华严寺齐名,是大同城内最古老的寺院。始建于唐朝,玄宗时称开元寺。元代叫普恩寺,并颇具规模。元史记载,曾有四万僧人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在此寺集会,做佛事活动。明正统十年(1445)始更今名善化寺,亦为官吏习仪之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善化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整个布局唐风犹存。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天王殿、三圣殿、大雄宝殿都分布在这条线上。整个寺院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寺内还保存着泥塑、壁画、碑记等珍贵文物,是我国辽金时期佛教文化和雕刻艺术的综合宝库。其中金代泥塑造型优美,个性突出,特别是二十四天王像,生活气息浓郁,极富感染力,堪为国之瑰宝。
善化寺现存辽金建筑四座,华严寺为两座。从占地面积来说,华严寺比善化寺大;但从保持布局完整和建筑数量来说,善化寺更胜一筹。
九龙壁
龙,作为中华民族古老图腾之一,是民族理想的化身,民间吉祥愿望的寄托。《易经》首卦“乾”有“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之语。自古以龙塑壁,塑壁雕龙,将其作为皇宫、王宫、庙宇前的照壁,使得建筑物本身更加庄严、神圣。
我国现存最富盛名的三座九龙壁,分别为大同九龙壁、北海公园九龙壁和故宫九龙壁,北京的两座龙壁均建于清乾隆年间,较大同九龙壁要晚350至400年。
大同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端礼门前的一座琉璃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无论从雕塑时间、体量,还是造型艺术,大同九龙壁都独占鳌头,当之无愧为全国九龙壁之首。
大同九龙壁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采用426块黄、绿、蓝、紫、黑、白等五光十色的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巍峨壮观、光彩夺目。壁顶覆盖琉璃瓦,顶下由琉璃斗拱支撑。壁底为须弥座,高2.09米,敦实富丽,上雕41组二龙戏珠图案。
腰部由75块琉璃砖组成浮雕,有牛、马、羊、狗、鹿、兔等多种动物造型,奔跑跳跃,惟妙惟肖。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龙影映入壁前水池,阳光流照,池内似有真龙嬉水。而水光反射到龙壁,九条彩龙鳞闪甲耀,翼翼飞动。
大同龙壁雕艺精湛,种类繁多,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因而被称为龙壁之乡。
郑振铎在《游大同记》中说:“到了和阳街,便是九龙壁的所在……那九条龙张牙舞爪的显得很活泼……较之北海公园的那一座九龙壁来,这一座是够得上称作老前辈的了。”有首《七律·咏大同九龙壁》很形象:照壁琉璃塑九龙,身形恍惚跃云中;气势磅礴光绚丽,昂头摆尾奋腾冲。
代王府
历史上大同地区曾有过多个代王,代王府里的代王指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及其后世子孙。公元1392年,朱桂被封为代王。他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在辽、金西京国子监和元代府学的基础上兴建王府。
代王府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建成,是明代规模较大的一座藩王府邸。代王府呈长方形,南北长690m,东西宽260m,四面围有数米高的墙垣。
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承运殿、园殿、存心殿,是举行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长春宫、交泰殿、坤宁宫,是代王和代王妃居住的正宫。代王府建筑群分为三条主线,中轴线、东轴线、西轴线,占地19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二十多座,房屋八百余间,其豪华可与北京故宫媲美。建成后,先后有11位代王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
作为景点介绍,到此就可以了。如果要深挖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我们则还要探讨:代王作为一个藩王为何能修建不逊于故宫的奢华王府?偌大的一个代王府又是如何损毁到只剩一座照壁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了巩固中央统治,先后将他的25个皇子分封到全国各地为王。大同军事地位很显要,向来“非亲王不得主之”。朱桂被封为代王,镇守大同,为明初九藩王之一。
朱桂在大同生活了50多年,经历了六代皇帝。子孙繁衍旺盛,在他临终之前,大同城已有朱氏嫡系千人,而且多为王子、郡王、将军、郡主、诰命夫人等等。有些虽被封为广灵王、怀仁王、潞城王等,但仍久居大同城内。明代中叶大同城内大小王府处处皆是,如现在的十府街、三王府巷、稍竹巷、翠花宫等都是当时的皇亲国戚后妃居住之地。当年,大同朱氏贵族的集中度仅次于北京。
朱桂何许人?他曾被立为太子,后由于秉性愚顽,不爱学习,又被废太子之位,与巩固明朝基业的永乐皇帝朱棣是亲弟兄,与永乐皇帝同为开国大将军徐达的女婿(永乐皇帝娶了大女儿,朱桂娶了二女儿)。朱桂与朱棣关系更亲密于其他兄弟,这也许是这位代王后来在大同任藩王期间,横行乡里,称霸一方的重要原因。
朱桂在大同,颐指气使,横行霸道。皇帝对这个藩王长辈也无可奈何。一些受过朱桂责打和冤枉的官役上告到英宗皇帝,皇帝也只是下旨告诫:“曾叔祖春秋已高,宜在府内安享富贵,乐善循理,以表率诸王”。
如此代王,所建府邸自不一般,堪称“天下第一王府”。一是建得早,北京的故宫比代王府迟建25年;二是规模可观,总面积大约为故宫的40%,且建筑布局与故宫大同小异。据说,当年永乐皇帝建故宫时还特意派人前来参观学习了一番。
代王府见证了明王朝从立国至灭亡的过程,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偌大一个代王府是如何被毁坏殆尽的?现有两种说法:一是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大军攻占大同时,末代代王朱传㸄(jì )父子因守城被杀,李自成大军撤离后,留下的守军在府内埋锅造饭时不慎引发大火,王府被毁;二是1648年清军大举入关,多尔衮在大同“屠城”,代王府遭到毁灭。我曾咨询专业人士,他们也没有准确的结论。我推测这两种说法均事出有因。大概李自成离开大同时,代王府还有不少遗存,及至4年后多尔衮“屠城”时,代王府遭到了灭顶之灾。
往来成古今。王府内的殿宇楼阁随战火灰飞烟灭,府路禁道已成寻常巷陌,如今只有大同正殿街、皇城街、后宰门等地名昭示着往日的繁华,钱局巷的钱币、玄真观的遗迹、古戏台以及出土的一些明建筑猫头、滴水等文物记录着王府的过去。
清代玄真观遗迹,在其台基门券的砖雕上镌刻着“广智门”三个字,即代王府北门
与明史记载“王城四门,北曰广智”完全吻合
2011年大同市启动了复建代王府的浩大工程,为大同文化复兴的恢弘巨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以“小故宫”著称的明代王府复建已近尾声,代王府建筑群孔雀蓝的琉璃瓦熠熠生辉,展露出气宇轩昂的王城气象。
明堂
明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礼制性建筑,是古代帝王祭天祀祖、举行朝会、庆赏等大典的场所,是礼制文化的载体。明堂既是一组建筑群的总称,也为其中一堂之名。其特征是圆顶方体,即所谓“天道之堂”。《人间训》有释:“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古人认为,明堂上通天象,下统万物,是体现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
北魏平城明堂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明堂(汉长安城明堂、北魏平城明堂、唐洛阳城紫微宫正殿、北宋汴梁明堂)之一,是目前唯一在原址修复完成的明堂,是平城遗址的城内标志。
北魏平城明堂是当时鲜卑拓跋氏主导建设的,孝文帝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下诏开始建造,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完工。由尚书李冲主持,采武周山之石修建。北魏明堂规模宏大,是北京天坛的三倍。北魏平城明堂在建设过程中,并非简单照搬汉魏礼制文化,而是大胆创新,吸收多元文化,既体现了两汉与魏晋历代儒家文化精髓,又将汉文化、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有机结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祭祀是北魏礼制生活的重要内容,北魏祭祀采用鲜卑族传统祭祀和汉制祭祀混杂并行的方式,既有鲜卑特色的西部祭天,也有中原汉地的祭祀文化。作为祭天祀祖的建筑,明堂在孝文帝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明堂建成是北魏文化渐趋成熟的一大标志,它引领着今人去凭吊北魏王朝的文化建构。而且明堂的发现成为一个坐标点,由此,可以准确地判断,现存的大同城,就是北魏都城平城的所在地。
文瀛湖
一个城市,有水就有灵气。大同的灵气源于御河、十里河和文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