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诵读||琵琶老店藏品:慈禧花卉立轴赏析

香茗诵读||琵琶老店藏品:慈禧花卉立轴赏析

2020-12-30    17'37''

主播: 播 客 香 茗

538 2

介绍:
【琵琶老店 藏品】慈禧花卉立轴赏析 话:慈禧西逃大同留名成就一代名将“徐永昌” 慈禧花卉立轴是琵琶老店珍藏的一幅名人字画。这幅画芯纵78.5cm,宽52.5cm其画风柔美秀雅,具有一定的造诣。古人云:“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立轴字画悬挂于居室可以平添一种艺术气氛,是其它美化手段所不能取代的。 轻展画轴,呈现眼前的是一幅国画,一只彩绘牡丹古瓷彩花瓶,瓶内插粉色牡丹花枝,有盛开的也有含苞待放的。绘画上端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篆刻书体印章。右侧有御题:“光绪癸己年仲春上浣御笔”。右下方题写唐代裴说咏牡丹的七言诗:“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未尝貧处见,不似地中生,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落款:徐郙fu敬题。左下方题写唐代罗隐七言诗的前四句:“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落款:张百熙敬题。罗隐的《牡丹花》后四句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牡丹最初以“芍药“之名载入史册,自古有“花中之王”美称,端庄华贵的姿容被誉为国色天香。只有慈禧老佛爷这般美丽尊贵身份的女人才可以牡丹相比。 中国画历来讲究文学与书法修养,追求诗书画印四绝。这幅慈禧花卉立轴四绝皆备,实为精品。画面上的题款作为画意的补充,与画面形成和谐的整体,更增加了艺术魅力和欣赏趣味。 单从艺术角度评价,慈禧也是一代才女。她精娴文艺,歌声委婉动人;她博学多才,能书善画。书法长于行书、楷书,绘画有花卉等传世。此图有徐郙与张百熙二人题志。徐郙,字寿蘅,号颂阁,同治元年(1862年)状元,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等,精通书法。慈禧传世画作中多见徐郙行楷诗题。张百熙(1847—1907)字埜秋,一作冶秋,号潜斋。湖南长沙人。清末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等。张百熙行书千古孝诗,行云流水自然飘逸,誉为清代行书创作的巅峰。此图集大家之作,值得品鉴。 慈禧太后与大同的渊源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庚子这年慈禧扶植拳乱,她意气风发地向德、奥、比、西、美、法、英、意、日、荷、俄等11国宣战,让世界着实惊了一把;1900年8月14日(七月廿日),招致八国联军侵华攻入北京,第二天早晨, 慈禧太后被迫以“狩猎”的名义,扮乡间农妇,服蓝夏长衫,偕光绪皇帝仓皇从北门逃出皇宫。在匆匆离开皇宫前,慈禧太后还干了一件事,将光绪最宠爱的妃子珍妃推入井中淹死。后来,这口井被称为“珍妃井”。一行千人经朝阳门,从德胜门而去。因惧怕联军追至,平均每日逃奔85里之多。慈禧西逃路线图和昭君出塞路线大同到西安段相同,方向相反。一个是为民族大义从大同向西出塞到单于庭;一个是不顾百姓安危,从东北京仓皇出逃过大同去西安。虽然途经大同都留下了许多传说与故事,只因道义不同,耐人寻味。 慈禧途经大同留下的传说与故事集锦 之一、一顿饭逼死额知县、题写天镇慈云寺匾额。 1900年8月30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初六日)慈禧西逃一行抵达大同府天镇县。由于慈禧太后一行在上一个行程宣化县连住四天,未按预先行程抵达天镇县,时当伏天刚过,县里提前准备的熟食经过多天的存放,肉食早已馊腐,额腾知县又苦于再酬措,左右为难。负责后勤保障的前路粮台岑春煊很生气,恶狠狠地骂了县令一通。县令羞愤交加,于当晚自杀身亡。县太爷已去,杨守性县尉胆战心惊接着操办,直到慈禧住进慈云寺,饭菜尚未齐备。慈禧饥肠辘辘地在慈云寺一落脚,看到和尚晚课后正喝谷面糊糊,在方丈礼让下,慈禧端起糊糊就喝,竟喝得津津有味,还连连道出:好香!好香!也许是这餐糊糊难以忘怀,还是在寺中的许愿,一年后, 慈禧、光绪还京后,分别书写“英灵千古”、“山河闲气”两匾额赐给慈云寺。 之二、天镇“丧城”和“糊糊城”之称的来历 慈禧在天镇时,看到大街门市紧闭,门上都悬挂着麻纸条条。经宫人打听,才知是死了人的“告天纸”。原来按当地民俗,人死后,按故者的年龄剪相同的麻纸条,缠在木棍上,凡死者是男人,下面吊个破犁铧,死者是女人,下面吊个破炉盘或烧火棍。因县太爷刚死,县人为避兵祸,故有此举。慈禧见家家门前有这种“告天纸”,遂自言自语地说:真是座丧城!这就是天镇“丧城”和“糊糊城”的来历。据说当地有个民谣:“来了老佛爷,吓死额(鄂)知县 之三、慈禧阳高怒斩太监张天顺 8月31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初七日),两宫銮驾抵达阳高县,驻跸在将军巷任照祥院。次日启程, 下午在聚乐堡一户李姓大院住宿。慈禧刚刚吃了几口本地特产绿豆面条,以山蘑、木耳、香草、黄花等野菜做卤,忽然人声嘈杂,听说当地几个后生上山采摘野菜时摔断了腿,是来讨要医药费的。一询问才知道是太监张天顺为了讨好慈禧,暗令聚乐驿的行营逼着村民们上山采集而为。慈禧一怒斩了张天顺,人们这才退去。 之四、大同“福地宝城”的来历 9月2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初九日),过聚稼山(因更名为遇驾山),两宫銮驾下午抵达大同府。大同府县官员,于东门外御河岸迎圣驾。进入大同从和阳门入城,慈禧看到这座北方重镇,城楼、匾楼、望楼、角楼,楼楼相望,主城、瓮城、关城、月城,城城威仪,郛固城坚,固若金汤,有了种安全感。再看大同城内,街市规整,店面林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祥和繁荣的景象。当路过一个过街楼阁太平楼的时候,她一直以来绷着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太平了,终于太平了!”车驾经过四牌楼、钟楼,一路上楼阁、牌坊林立,雕梁画栋,气势不凡,慈禧不由得感叹道:真是一座福地宝城啊!这就是当地人津津乐道的老佛爷所封。车驾行至,总镇署慈禧与光绪就驻跸此楼,慈禧在大同城驻跸一日。 之五、久盛楼美食“金凤卧雪”和“百花稍麦” 慈禧在同期间她与光绪的膳食由大同知名酒家久盛楼(日占期改为料理店万盛馆,民国后期也可能因慈禧来同改名为凤临阁)名厨烹饪,该店的金牌菜油炸香酥鸡,美名“金凤卧雪"在鸡下面垫上一层炸粉条,形、色、香、味俱佳。当地百姓戏称这道菜为“凤爬窝”(这都是戏说了当时谁敢将店名和菜名中带有龙字凤字,龙凤乃皇家专用也,连王昭君的名称后人为避晋时皇帝司马昭改称明君)。还有烧麦“金钱底,荷叶边"远近驰名,为了让老佛爷吃得爽口,专门加工成多种花色,内包多种肉馅和海味,称“百花烧麦”,受到慈禧的赏识。 之六、成就一代名将徐永昌 徐永昌(1887年12月15日-1959年7月12日),字次宸,山西崞县人,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原大战晋绥军的总指挥、抗战时期的**会四巨头之一。代表****于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嗣任陆军大学校长、***长。 慈禧西逃时,毅军总统(军长)兼武卫左军总统宋庆,率部护驾沿路剿灭义和团,十二月到大同。一个营底(营本部)驻大西街钟楼曹叔车马大店内。师爷(书记官)徐椿龄老先生是营口人,尚乏子嗣,呼茶唤水,往往无人应声。徐永昌此时13岁父母刚刚双亡,成了孤儿,常为老先生提水泡茶。老先生喜其诚实勤谨,又怜他身服重孝,向店东打听清他的身世后,就问永昌:"你愿意跟我走吗?"永昌回答:"愿意。"于是在营部给他补了个名字。幼不成兵,也无力作夫,只是在徐师爷身边执勤而已。后来培养徐永昌当了马兵,考上了军校,成就今后的一番事业。徐永昌感恩怀德重情重义,显达之后,将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贵人徐师爷(徐椿龄)老人接到北平侍奉送终,1930年徐师爷去世,北平、天津的报纸都报道“徐主席(时任河北省主席)父亲去世”。 1959年,徐永昌在台湾去世。***送的挽联是“怆怀良辅”;阎锡山写的挽联是“事人忠而律己严”;白崇禧送挽联是“出总师干,入掌机枢,晚岁更荩劳,历危夷而一贯;行由正路,居处安宅,平生惟谨慎,淬德业以常新”。这些赞誉,实际上是徐永昌先生生前自立的丰碑。 其他故事:当时曾国藩的孙女婿怀来县知县吴永因迎驾有功,被慈禧提拔并命之随驾"西狩",日夕为两宫服务,目睹了此行全过程。后来,吴永口述经过,刘治襄写成见闻录《庚子西狩丛谈》,成为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慈禧"西狩"及回銮期间最权威的史料。 晋商故事:祁县的乔致庸送慈禧十万两银子,只求老佛爷四个字:“福种琅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