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去的孩子经常挨打挨骂,
现在的孩子却打骂不得?
之一
昨天半夜11点,我接到了闺蜜的一通电话,上来就火急火燎地问我: “你看见文文了吗!有没有来你家?”
我表示否定,连忙问她怎么回事。
原来,这几天放假,闺蜜的儿子文文每天都沉迷于看直播,昨晚更是怎么喊他睡觉都不理人,闺蜜一气之下,忍不住扇了他一巴掌。
没想到文文含着眼泪跑出了家门,闺蜜以为文文只是出去转转,没想到孩子一直到半夜也没回来。
闺蜜这才慌了神,发动全家去找文文。
早上7点,闺蜜打来电话跟我报平安:“孩子找到了,跑附近的网吧里待了一宿,幸亏有认识的人看到了,吓死我了......”
末了,闺蜜忍不住抱怨: “你说我们小时候那会,三天两头的挨打,照样活蹦乱的,怎么现在的孩子就打也不行,骂也不行呢?”
我仔细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样。
近年来,因被父母打骂出现各种问题,甚至走上极端的孩子不在少数。
浙江的11岁男孩小波因为玩了半小时手机,被母亲大骂“不争气”,还被罚在院子里跪了2个小时。
结果小波毅然决然地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了。
今年暑假,哈尔滨一名15岁的男孩,因为与母亲拌嘴一气之下跳楼轻生,幸好卡在阳台上,被邻居和消防人员及时救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去年武汉那个14岁的男孩,因为在学校玩扑克,被他妈妈在学校走廊里当众指责、扇耳光。
2分钟之后,他爬上旁边的栏杆,从五楼纵身一跃,永远的失去了生命......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太玻璃心了。
别说动手打了,就连骂上两句都容易崩溃,不是抑郁就是要死要活的。
可是记得我们80、90后小时候那会,犯错误了,也会被父母拉过来揍一顿。
虽然简单粗暴,但也确实管用。
每次都是跟小伙伴出去疯玩一圈,一直到饭点才回家,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后,就啥事都没有了。
为什么同样是挨打挨骂,两代人的差距,却如此之大呢?
我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马斯洛有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一共分为五层。
下面的两层分别是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记得我小时候一有空就跟着父母去地里干农活,然后晚上全家兴致勃勃地一路唱着歌回家。
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今天晚饭是什么,我要吃的饱饱的。
那个时候的孩子,只要有家回、不饿肚子就很快乐、很满足了。
而现在的孩子生在一个物质生活丰盈,不愁吃饱穿暖的年代,一出生就基本满足了这两种需求。
所以他们开始往上面三层寻找更多的需求,比如爱与自由,比如尊重,比如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能轻易打骂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们的世界已经彻底变了,他们早已不满足于物质需求,更多的是考虑精神层面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