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件文物中国史No.18 红山青玉龙的传奇

365件文物中国史No.18 红山青玉龙的传奇

2016-09-18    07'29''

主播: 耳朵里的博物馆

137 16

介绍:
文 字:傅丫姐姐&朋朋哥哥 声 音:朋朋哥哥 早在旧石器时代, 远古先民们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聚居群体。 到了新石器时代, 除了依然作为纽带的血缘之外, 一定的规则也需要在群体中建立和执行, 这些规则在后来很长的历史时期里, 被人们称作是“礼制”。 今天,朋朋哥哥选择用红山青玉龙, 讲述体现在北方先民们生活中的礼制。 我们首先来认识下这件珍贵的文物吧。 它是用岫岩玉雕琢而成的, 整体造型呈现出勾曲形, 从平面上看很像一个字母“C”, 所以很多人也把它叫做C形玉龙。 在玉龙身上最引人夺目的, 还要数它的发型了。 龙的脖子上长有长长的鬃毛 小朋友们有没有觉得这个发型很酷呢? 这件文物的出土还有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呢。 那是1971年8月的一天, 三星他拉村的农民张凤祥在地里劳动时, 在石洞发现一块像铁钩的东西, 就拿回家给弟弟玩, 弟弟找了绳子绑住铁钩四处拖拉, 过了七八天,铁钩竟然被拖出光泽来, 原来呀,这铁钩是一块玉! 当地文化馆征集了这件文物就锁在箱子里了。 然后时间到了八十年代, 文馆的负责人把锁在箱子里玉龙上交国家, 才最终确定了它珍贵的文物价值。 这玉器那时的用途到底是什么呢? 这要从一个小小的细节讲起, 玉龙的背上中央有个小孔, 如果从这孔穿绳悬起的话, 玉龙的头尾两端恰好在平衡。 所以很多学者认为: 红山青玉龙也许是祭祀用的某种礼器。 也不少人认为这个造型用来代表某个部落, 小朋友们觉得呢? 早在新石器早期, 人们把玉做成装饰品美化生活, 做成礼器告祭神明等等。 在后来很多人的眼中, 玉石更蕴含着古人所追求的美好品德。 南方的良渚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玉器。 虽然出土的地方不一样, 造型形象也不一样, 但却都向我们展示着在文明化进程中, 宗教礼制制度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明天的节目里,朋朋哥哥再为大家讲吧。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 请小朋友们想想, 这条龙和你认识到的龙长得一样吗? 你心中的龙应该是什么形象呢? 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