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件文物中国史NO. 56 召公的太保鼎

365件文物中国史NO. 56 召公的太保鼎

2016-11-23    08'33''

主播: 耳朵里的博物馆

127 6

介绍:
365件文物中国史NO. 56 召公的太保鼎 文字:朋朋哥哥&傅丫姐姐 声音:朋朋哥哥 一场生死决战后, 周武王成为了天下的主人, 他把土地,以及土地上的财富和百姓 分给可靠的人来管理。 这项制度就称作“分封制”。 周武王身边的亲人中, 一个是他的弟弟“旦”,就是我们熟悉的“姬旦” 一个是他族内的亲戚“奭[shì]”,也是我们几天的主人公 历史上把他们两人称作周公和召[shào]公。 周武王去世之前就设立了太师、太保、太傅等重要的官职, 为的是辅佐继位的周成王, 召公担任的就是太保的职位, 在天津博物馆收藏着一件青铜鼎, 这件青铜鼎的主人正是召公, 它的名字叫:太保鼎。 青铜器-太保鼎,藏于天津博物馆 青铜鼎上的铭文,可以猜一猜是什么字 这件青铜鼎的造型非常别致, 最特别的当属那四条又细又长的支腿了, 中间还装饰圆盘, 活脱脱就像踩了高跷一样。 太保鼎的流传充满波折。 当年太保鼎出土后, 在好几位收藏家手中流传, 最终在1917年时, 落到了一个叫做徐世昌的人手中, 他可是做过中华民国国务卿和大总统的大人物。 徐世昌的后人把太保鼎捐献给了国家, 成为今天天津博物馆最珍贵的收藏之一。 周成王在周公和召公等人的帮助下, 建造起一座气势恢宏的新都洛邑, 这里也被称为“中国”。 今天的互动小环节: 请小朋友们想想看, 假如你是周武王, 你会把土地和百姓分给商朝国王的后代去管理吗? 为什么呢? 不妨把你的猜想回复在忆空间微信公众账号下面, 分享给朋朋哥哥吧。 博物馆FM《365件文物中国史》就讲到这里, 明天见! 小档案: 文物年代:周代早期 距今约3000年 出土地点:清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出土于山东寿张县梁山 馆藏地点:天津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