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香港(余光中诗 费一轩曲)

别香港(余光中诗 费一轩曲)

2021-03-28    01'20''

主播: 费一轩原创歌曲

298 0

介绍:
别香港 . 诗:余光中 曲:费一轩 . 如果离别是一把快刀 青锋一闪而过 就将我剖了吧,剖 剖成两段呼痛的断藕 一段,叫从此 一段,叫从前 断不了的一条丝在中间 就牵成渺渺的水平线 一头牵着你的山 一头牵着我的眼 一头牵着你的楼 一头牵着我的愁 . 【备注】 (1)这首《别香港》,余光中先生创作于1985年8月20日,收载于先生的诗文合集《春来半岛》(1985年第1版),又收载于《余光中自选集》(余光中著,伊犁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第390页。先生曾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不但是那片后土,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歇下的,所有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台湾是妻子,因为我在这岛上从男友变成丈夫再变成父亲,从青涩的讲师变成沧桑的老教授,从投稿的‘新秀’变成写序的‘前辈’,已经度过了大半个人生。……海峡虽然壮丽,却像一柄无情的蓝刀,把我的生命剖成两半,无论我写了多少怀乡的诗,也难将伤口缝合。……然而今日的台湾,在不少场合,谁要做中国人,简直就负有‘原罪’。明明全都是马,却要说白马非马。这矛盾说来话长,我只有一个天真的希望:‘莫为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五千年的文化。’香港是情人,因为我和她曾有十二年的缘分,最后虽然分了手,却不是为了争端。初见她时,我才二十一岁,北顾茫茫,是大陆出来的流亡学生,一年后便东渡台湾。再见她时,我早已中年,成了中文大学的教授,而她,风华绝代,正当惊艳的盛时。我为她写了不少诗,和更多的美文,害得台湾的朋友艳羡之余纷纷西游,要去当场求证。所以那十一年也是我‘后期’创作的盛岁,加上当时学府的同道多为文苑的知己,弟子之中也新秀辈出,蔚然乃成沙田文风。”先生认为:“凡有中文处,唐山永在,汉魂不朽。”情感魂魄何所寄?依托家国乡土也。 (2)香港久为国际气派的通都大邑,不但东西对比、左右共存,而且南北交通,城乡兼胜,不愧是一位混血美人。观光客多半目眩于她的闹市繁华,而无视于她的海山美景。九龙与香港隔水相望,两岸的灯火争妍,已经璀璨耀眼,再加上波光倒映,盛况更翻一倍。至于地势,伸之则为半岛,缩之则为港湾,聚之则为峰峦,撒之则为洲屿,加上舟楫来去,变化之多,乃使海景奇幻无穷,我看了十年,仍然馋目未餍。我一直庆幸能在香港无限好的岁月去沙田任教,庆幸那琅寰福地坐拥海山之美,安静的校园,自由的学风,让我能在文革的嚣乱之外,登上大陆后门口这一座幸免的象牙塔,定定心心写了好几本书。于是我这“台湾作家”竟然留下了“香港时期”。——余光中 (3)在余光中的诗歌中,乡愁之“乡”,并不惟一固定。他停留过很多地方,四川、南京、厦门、香港……曾经踏足的地域,但凡哺育灵魂,滋养生命,扎根记忆,便都进入过他的乡愁体系。在《别香港》中,“如果离别是一把快刀/青锋一闪而过/就将我刨了吧,刨/刨成两段呼痛的断藕/一段,叫从此/一段,叫从前”。时间的分割在肉体上发生作用,离别带来的不止是精神上的愁,更是身体的割裂。——《文艺报》评论文章《物中时空与身体之痛——余光中诗歌中的乡愁》(作者:张林)。 (4)离港归台前二十日,先向香港道别,写了此诗。诗中的你,乃指香港。诗人借来成语藕断丝连,加以点染,洇散成篇。藕,偶也。丝,思也。古人常这样用。余光中致力于藕丝意象经营,而不看重谐声暗示。古今不同如此。《别香港》发表在《香港文艺季刊》第6期,只有十行。后来编入书中,在此诗结尾处添上“一头牵着你的楼/一头牵着我的愁”两行,成十二行。余光中这两行添得好。香港不但多山,而且多楼,此其一。眼牵香港,愁牵香港,表情与心情都照应到了。此其二。从音韵求之,添上这两行,更具有低沉的叹息感。此其三。——《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第254页。 (5)封面来自网络,为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维多利亚港位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6)谱曲时间:202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