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共读32】《公众舆论》:公众事务的处理方法

【听书共读32】《公众舆论》:公众事务的处理方法

2017-02-26    05'14''

主播: 觅游考研

703 80

介绍:
【听书共读32】《公众舆论》:公众事务的处理方法 好书共读,分享感悟。 今天是【听书共读】栏目第32天,我们一起阅读《公众舆论》。 本期主题分享:公众事务的处理方法 文摘: 人不可能明明知道同环境产生了矛盾而又长期采取同环境相抵触的行动 。 如果决意采取行动,那就必须重新认识环境、审时度势、找到行动的合理性 。 但是,如果眼前存在着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的事实,那么有三条出路可供选择 。 人们可以只当它不存在,但会因此而失败。 他们也可以予以考虑,但拒绝行动 。 其代价是内心的不安和煎熬。 但我相信最常见的情况是他们会调整整个行为,以适应放大了的环境。 除了坚持基本的职责分离原则外,强调具体使用何种方式实现这一原则,就显得有点过分了 。 有些人相信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愿意接受它;有些人对此不理解,但又离不开它,另外还有些人会予以抵制 。 但只要这一原则在每个社会机构中有了一席立足之地,它就会取得进步 。 要开始这一进程就必须着手行动 。 情报机构首先是实干家的工具,是负有决策责任的代表的工具,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具 。 如果它对这些人无所助益,那么最终也不会对任何人有所助益 。 但是,它帮助他们了解了自己正在其中发挥影响的环境,就此而论,它能够让他们的所作所为变得显而易见。仅此就足以使他们对普通公众更加负责。 因此,这里的目的不在于用专家在每个问题上的意见加重公民的负担,而是将负担从公民那里转给肩负着责任的行政官员。情报系统作为综合信息的来源和一种对一般新闻机构的牵制,当然有其价值 。 但这是次要的 。 它的真正用途是在政治和产业这两个领域充当代议制政府和行政部门的助手。需要求助于会计师、统计人员、秘书等等专家报告的并不是公众,面是那些从事公共事务但已不能再凭粗糙经验行事的人。建立情报机构的初衷和理想都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公共事务,而不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共事务被处理到了何等糟糕的地步。 外部的一般公众只能根据事后的结果和事前的程序来判断他们的条件是否完备 。 公众與论得以持续下去的大原则根本上是程序的原则 。 局外人可以要求专家告诉自己有关事实是否已得到适当考虑,但在大部分情况下他自己并不能判断出何谓有关事实,何谓适当考虑 。 本期主题分享:公众事务的处理方法 第八个部分书中的内容是有机化情报,内容讲得很多,也比较复杂,飞飞读完之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个部分给消化成了一个点,这个部分主要就是在讲公众事务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