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我如何度过20-30岁最丧的十年

村上春树:我如何度过20-30岁最丧的十年

2019-08-29    07'51''

主播: 羊男君

2319 21

介绍:
村上春树在写小说之前,或者说在成名之前,他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所谓成功的人,如果要比丧的程度,比穷困潦倒的状态,估计很多90后们是接受不了和妻子为了交房租而在路边捡钱的村上春树的生活。 村上春树出生在京都这个古老的城市,一直有着大阪口音,是所有出生在战后的那一代孩子中极其普通的那一个。他极其讨厌关于学校的一切,导致很多课程都没有完成,没能毕业。即使如此,他还是先结了婚,又被现实逼着开始工作,再后来才从学校毕业,和按部就班毕业、工作、结婚的我们顺序完全相反,他说自己绝对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不知不觉”就变成那个样子,这种认命般的随波逐流估计很多人不丧到一定程度绝对接受不来。 不喜欢学校的体制,自然也无法接受到公司去上班的朝九晚五被管理的生活,村上春树决定自己开店。他开了一家小酒吧,爵士乐为主,自己每天不停地销土豆,煮咖啡,调酒。倒不是说他有什么开酒吧的情怀,当初他想的就是“只要能够从早到晚听音乐就好了”,因为这个想法,酒吧成了最好的选择。想法想想容易,但真的经营却很难,甚至开店的钱他都没有。确定了这个目标,他和太太连续三年打好几份工,拼命的攒钱,终于凑够了开酒吧的启动资金,当然,酒吧是非常非常小的不起眼的那种,而那是1974年的事情,那时开店的钱也远比现在要少得多。 不想当上班族,不想看上司脸色,想每天听音乐,让他开启了酒吧小老板的生涯,酒吧的名字叫“彼得猫”。在它的隔壁也有很多有着同样想法的年轻人开的书店,餐厅,咖啡馆,杂货店。 开店没赚到钱,倒是欠下一屁股债,每个月被还债压得压得透不过气。除了向银行借钱,也向朋友借钱,还好最后连本带利都还上了。从早到晚的忙活一个小店,几乎没有任何所谓的娱乐时间,几乎过着斯巴达式的生活,家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 甚至连闹钟都没有,冬天连暖气都没有,每个寒冷的夜晚只能紧紧抱着猫咪睡觉,猫也拼命抓着他。 二十多岁的岁月对他来说,是极其残酷的。好在他有音乐,可以不用在公司看老板脸色,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每个月只是为了还贷款而奔波着,不去想其他无关的事情。虽然清贫,但他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虽然一无所有,但他找到了妻子和猫咪,还有生活的意义:听音乐,搂猫咪,还贷款。 多年之后村上春树回首往事,他不认为生活只有吃苦之后才会甜,如果一开始能从头甜到尾,倒也蛮好,这就看命运了。面对在生活中鼓不起勇气的读者,他说:现在可能很辛苦,不过以后可能会有好的结果。他不知道这句话算不算是安慰,但希望每一个此刻深陷某种痛苦的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努力向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