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笔记之九】(2/3)
《日俄战争中的马卡洛夫和俄罗斯以及大连》
~3~.
马卡洛夫雷厉风行的作风也触犯了一些海军军官们的利益。这些军官不愿意呆在军舰上,而热衷于上岸到旅顺的酒店妓院去寻欢作乐,更不愿意出海与日军舰队周旋作战。马卡洛夫于是又撤换了一批不称职的舰长,提拔了艾森等一批年轻有为的新舰长,在短时间内就使旅顺口的太平洋分舰队大有起色。
总之,马卡洛夫赴旅顺就职后采取了一系列紧急补救措施,给沙俄旅顺要塞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短短几周便产生奇效,完全恢复了俄军士气,扭转了战争中俄方被动应战的局面。
3月11日,他到任第3天便率舰队出港。自3月22日起,他率舰队几次打退日(本)海军的进攻。自4月11日起,一反过去消极防御为主动出击。
马卡洛夫还发现在很多问题上,陆军方面的一把手即斯特塞尔中将等人并不配合他,甚至处处为难他,十分掣肘。马卡洛夫决定请求把俄罗斯关东(的)全(部)军(队)即海军和步兵师团及野战炮队都交给他来统一指挥。他认为,旅顺首先是俄罗斯的海军基地,一切防务应该围绕海军来进行,指挥也应该交给海军司令统一执行。而且他已经决定让少将康特拉琴珂来当他的参谋长,柏勒当炮兵司令。
如果在旅顺的俄军是这样一个指挥架构,日军想攻下旅顺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俄远东总督阿列克赛耶夫尽管与马卡洛夫面和心不和,但出于对整个战局的考虑,也基本同意了他的意见。
所以我说,单纯从战争的角度来分析,只有马卡洛夫才是日军方面东乡平八郎和乃木希典的对手,才是最有可能扭转旅顺日俄战局的人。
但是,就在马卡洛夫运筹帷幄,踌躇满志准备和日本人大战一场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4月11日,马卡洛夫乘坐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在旅顺触上了日军水雷,马卡洛夫与27名军官620名水兵一起遇难,后来的搜救舰只找到了他的一件外套,他的尸骨现在还埋藏在旅顺口老虎尾附近冰冷的海水深处。
实际上,他在旅顺指挥太平洋分舰队仅仅只有36天。
俄罗斯最杰出的一颗将星陨落了。日俄战争也由此出现了一个拐点,命运的天平开始向日本倾斜了。
马卡洛夫如果不是在旅顺口突然遭遇鱼雷,那么日俄战争的结局甚至有可能改写,就像当年库图佐夫改写了俄法战争的结局一样。如果日俄战争的结局被改写,实际(上)整个世界的格局也(会)被改写,包括中国,包括大连。
但是这个世界不承认如果,只有结果。结果就是旅顺口和大连包括东北,先后被俄日两个强盗所占领。
曾经发生在旅顺的两次战争值得我们深思。
1894年的甲午战争,作为北洋(水师)的第一军港,拥有20余座海陆炮台又苦心经营十年的旅顺,竟然在一夜之间就被日军旅团长乃木希典攻破了,敢于抵抗的将领只有一个徐邦道,日军一路攻城仅伤亡288人。
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旅顺守军换成了俄罗斯人,进攻方依然是日本,指挥官依然是这个乃木希典。陆战从1904年5月26日一直打到1905年的1月2日,俄罗斯军队在大部分将领昏庸腐败内部不和的情况下,还坚守了222天,日军为攻城而累计投入兵力13万人,伤亡总数达6万余人。
如果俄军再多几个马卡洛夫又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