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戚氏》(最相思莫如宋词)

柳永《戚氏》(最相思莫如宋词)

2018-03-31    19'08''

主播: 张张读故事

102 4

介绍:
柳永·戚氏:白衣卿相,抱影无眠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晚秋时节,衰草连天,飞云黯淡,最容易让人伤神。对于柳永来说,每个秋天都是深渊。但他又必须面对,所有的雁过潇湘,所有的深院梧桐,都能让他悲从中来,却又无处躲避。他就在荒凉的人间,萧瑟度日。那些看似潇洒的日子,实则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这个秋天,他仍身处异乡。或者说,他永远都在异乡,毕竟,红尘深处,每个人都是游子,都在寻找归途。漫长无际的路上,无论是夏花绚烂还是秋叶静美,无论是天高云淡还是雾霭漫天,我们都必须安静地面对。所有的浮沉起落,所有的花谢云飞,都是我们必经的风景。 总是这样,几缕风就能送我们回到从前,几片云就能让我们忆起曾经。这样的秋天,那阵悄然洒落的微雨,或许不经意,却让柳永突然沉默下来。眼前的秋景,仍如往昔般萧条冷落。于是,在遥远的路上,断肠的天涯,他回望来时的路,看到了无尽的荒凉。 印象中的柳永,几分孤傲,几分不羁,几分孤独。他喜欢自创自拍,不喜欢任何拘束。有时候甚至擅改词格,还能恰到好处,他大大丰富了词作为抒怀文体的内涵。他万事随心恣性,视世俗礼教为无物,敢为人所不敢为,能言人所不能言,如他的《鹤冲天》《凤归云》《定风波》《宣清》《尉迟杯》等。 《戚氏》调是柳永创立的长调慢词,全词二百一十二字,是长调中最长的体制之一,为词史上第二长词,仅次于南宋时吴文英的《莺啼序》。当时,人们对这首词有“《离骚》寂寞千年后,《戚氏》凄凉一曲终”的评价。与很多长调不同,这首词虽然更像散文,却音律谐协,句法活泼,平仄韵位错落有致。读来从不觉冗长,倒总是心为之动、情为之伤。柳永的词,总有这样的力量,充满凄凉,却又让人爱不释手。 不管怎样,他仍在路上,异乡的路上,红尘的路上,总是那样放浪形骸,总是那样纵情恣意。心底的悲伤,时常无人问起,于是他只好独自面对。徘徊月下时,独步天涯时,午夜梦回时,孤枕难眠时,他只能用文字,写下平平仄仄的心事,写下起起伏伏的悲伤。 微雨刚停,夕阳西下。这样的秋天,他在红尘深处,仍是孤寂的行客,仍是悲凉的身影。眼前所见的秋景,不能给他任何慰藉。从秋雨梧桐到西风寒菊,从荒寂驿馆到散漫残烟,都让这远方的行人凄凄惨惨。事实上,若是心境恬淡,此时也有秋水潺湲,天高云淡,可是这个感伤的词人,却不能如王摩诘那样,拄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他早已将自己放逐在秋天深处,与满世界的凄凉形影相随。 此时,在柳永眼中,云也黯淡,路也迢递,水也冰冷。追思当年此刻,宋玉多情悲感,面对消逝的秋色,曾俯临秋水、仰登青山。常常以宋玉自比的柳永,何尝不是多愁多感,登山也好,临水也好,秋天就在那里,秋意挥之不去,他拥有的总是冷落悲愁。 云正憔悴,夕阳西坠,于是柳永想起了悲伤的宋玉。其实,不只是宋玉,登秋山、临秋水,向来是古代文人念远伤别的悲情时刻。词人由今怀古,也无非是感叹:逢秋而悲感,此情通今古。这笔锋已转得太远,可是只在瞬间,柳永又将思绪拉回到现实,眼前又是真实的秋天。从宋玉悲感、远道迢递,到秋水潺潺、寒蝉凄切,突然的远近过度,却又不着痕迹,天衣无缝,这就是柳永的笔法。 从日暮到更阑,风清露冷,天气渐变,人声悄然,词人就在这萧索的画面里,孤独无依。无论是驿馆还是庭轩,都不过是他旅途中歇脚之地。独在异地,遥望江关,心中的凄然之情,可想而知。此时,回想来时之路,人生寥落,仕途坎坷,怎能让他不悲伤! 孤馆,度日如年。寻常的浮沉和起落,纵然让人疲惫和感慨,也应该不会让人产生度日如年的感觉。可是此时,数点自己的人生得失,柳永的感觉就是如此。生活对于他来说,就如这个荒凉萧瑟的秋天,只见衰草败叶,不见绿树清泉。没办法,他真的做不到旷达。许多人都是这样,明知不该总是多愁善感,不该总是沉湎悲伤,却又总是无法自拔。天性伤感的人,又怎能轻易远离荒野? 词人终是不堪寂寞的,失了“针线闲拈伴伊坐”的知己,他也只能寄望于与知己红颜共沐夜空了。可是这孤索之夜,竟已渐深,他却形单影只。莫名地仰望,他再次逢着那片空有亮白色温馨却又无情至极的绛河。 “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难耐凄凉,心事黯淡。可是,柳永却偏偏故作坚强,说寂寞只是表象,天边明月不正诉说着团圆吗?可惜,他心中所感,早已暴露无遗。夜色正好,月光如银,却不属于这个悲情的才子。所谓的千里婵娟,也不过是勾起更长的思量、更深的悲愁。 “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月色之下,柳永开始了漫长的情感宣泄,字字句句都是他对命运的质问。此时的他,已到了风中之烛的残年,没了少时的轻狂不羁,所以这怨世的情感,他也只从自身写起。在此时的柳永心里,不堪回首的,究竟是烟街柳巷的恣狂踪迹,还是为那蝇头利禄而受人驱驰呢?他没有说。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看上去,这倒像柳永对自己人生的检讨。似乎,他对于自己恣意任性,时常缠绵于绮陌红楼,终于有些悔意。可是纵观柳永的生平,我们又蓦然发现,他实在没有这样的觉悟。 天性已然如此,注定要放荡不羁,又怎会轻易后悔?这几句,听起来更像自我解嘲。选择了怎样的人生,就会有怎样的结局,又何须后悔。人生匆匆,与其总是计较得失,不如寄情风景,去留随意。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本已词尽意歇,却又峰回路转。这样的秋夜,他是注定要忆旧的。我们都知道,柳永的一生都与红颜脂粉脱不了关系。可是此时,词人年近花甲,忆起的不是小楼女子,却是自己走过的路、历过的事。这个夜晚,柳永对自己的人生,做了认真的归结。 他想起了那些年少轻狂的岁月,想起了那些对酒当歌的迷醉时光。那样的生活,柳永曾经无比陶醉,如今想起仍历历在目。他不曾后悔那些不羁的青春岁月,他只是慨叹人生太过匆匆。时光易逝、年华似水,不管是谁,都会莫名感伤,何况是多愁善感的柳永。于是,他如实地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迅景如梭,旧游似梦。没错,就像人们常说的,岁月如梭,往事如烟。逝去的日子如云烟,被岁月这柔沐温和却又狰狞至极的风吹得杳无踪迹。柳永的长叹,我们终究也会有。 “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有时候,我们也会突然问自己:这样的奔波劳碌,到底何时才是尽头。在归结人生的时候,柳永终于明白,所有的寂寞寥落,所有的飘零憔悴,皆因“名利”二字。世间之人,都愿意为名利而奔走,甚至不惜舍弃曾经的纯净真实。多年以后,当人们终于明白,名缰利锁都只会让人不得自由,却发现年华已老,再也找不回最初的美好。 不知不觉间,词人已在前尘往事中辗转许久。时间已是接近拂晓,又听见远处画角声残。秋夜过后,仍有秋夜;秋天过后,仍有秋天。有生之年,他总要在同样的时节里愁肠百结。那样的清秋,那样的寒意,想来也是入情入心地难以承受。当然,此时抱臂“对闲窗畔”的词人,终于还是趋于平静。无论有再多不甘,无论有再多憾恨,他也只能继续上路。停灯向晓,抱影无眠,这样的夜晚,只是他千万个难眠之夜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