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 蔡文姬:一代才女名扬千古】

【人物志 | 蔡文姬:一代才女名扬千古】

2022-06-11    08'19''

主播: 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4683 16

介绍:
蔡文姬:一代才女名扬千古 本期主播:周翊翎 文字编辑:莫丽丘 文稿审核:杨轩 图片编辑:周翊翎 背景音乐:My Soul——JULY 官方weibo: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作品能够流传下来的女诗人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她们均是“文二代”或“文三代”。比如唐朝著名才女上官婉儿的爷爷就是宰相文豪上官仪;宋朝最牛女词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有名的词作家;而东汉的蔡文姬也不例外,她的父亲是名扬千古的大文学家蔡邕(yōng)。 蔡邕,字伯喈(jiē),是东汉时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文学家、书法家,因官至左中郎将,后人称他为“蔡中郎”。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他通经史、善辞赋,书法精于篆(zhuàn)、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世人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的评价。他还自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当时,蔡邕与曹操、王粲等人都比较友好,受到时人的推崇和赞美。 蔡文姬除了继承了父亲优秀的遗传基因外,还得到了不少精髓的指点,再加上她本身聪慧,刻苦,其文学和音乐方面的造诣更是惊人。有史料记载(zǎi),蔡文姬6岁时,有一次听父亲蔡邕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她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此事在当时广为流传,蔡文姬精通音乐的名声自小也就远播四方,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才女。 只可惜生不逢时,如此优秀的蔡文姬却生于战乱年代。如果没有战争,蔡文姬或许会成为一位只写风月的旷世奇女,她的生活也会悠闲而快乐。但是,蔡文姬遇到了三国战乱,她的命运也不得不因此而改变。 长大后的蔡文姬经媒妁之言,嫁给了河东卫家,丈夫卫仲道是大学出色的士子。卫仲道是汉代将军卫青的后人,也是名门望族。蔡文姬本以为能和丈夫享受幸福人生,哪里知道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kǎ)血而死。两人还没来得及生子女,卫仲道便撒手人寰。守寡的蔡文姬遭到卫家人嫌弃,最后便不顾父亲的反对,愤然回到了娘家。 不料蔡文姬在娘家也没过上几天平静的日子。在回娘家后不久,一代大奸臣董卓就被贪恋女色的吕布斩首,他的部将李傕(jué)等人在贾诩的建议下绝地反击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自此形成。羌胡番兵趁机掠掳中原一带,蔡文姬与许多被掳的妇女一齐被带到了南匈奴,这一年蔡文姬23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可她哪里知道,这一去,就是整整12年。在胡地,蔡文姬日夜思念故土,后来回到汉地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还专门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 待在南匈奴的12年里,中原也发生了剧变。汉献帝被曹操迎到许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基本扫平了北方群雄,当上丞相。当他得知自己的好友蔡邕的女儿被掠到了南匈奴后,便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将蔡文姬赎了回来。 蔡文姬在使者周近的卫护下回到了故乡陈留郡,但是因为常年战争,家乡早已断壁残垣,再无栖身之所。无奈之下,只有接受曹操的安排,嫁给了屯田校尉董祀,这一年她35岁。嫁给董祀不久,赤壁之战爆发,曹操在战争中惨败。蔡文姬触景生情,感伤乱世,写下了著名的《悲愤诗》,该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夺人民的血(xiě)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其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奠定了蔡文姬崇高的文坛地位。 战乱的影响让蔡文姬心情悲愤,又加上再婚后她和董祀的感情并不和谐,也导致蔡文姬神思恍惚,有苦难言。其实,董祀并不喜欢蔡文姬,毕竟当时他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又通书史,谙音律,在军中也是高级将领,自视甚高,对于已满35岁的蔡文姬也没有多少好感了。但是,不久之后,因为一场变故,董祀彻底改变了自己当初的看法。史料记载董祀犯了大罪,依法该当处(chǔ)死。蔡文姬顾不得嫌隙,蓬首跣(xiǎn)足去了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的悲惨身世,便宽宥了董祀。救下丈夫董祀后,夫妻俩的感情也发生了细微变化。后来夫妻俩人看透了世事,便溯洛水而上,隐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并生下了一儿一女,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 不仅如此,蔡文姬的故事还传到了国外。197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颁布了310座水星环形山的专有名称。它们的命名借用了世界历代著名文学艺术家的名字,中国有15位杰出文学艺术家的名字登上了水星环形山,蔡琰(yǎn)(蔡文姬)环形山就是其中之一。 (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