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贵人团"(作者:张恒溶,朗诵:张恒溶)

我的读书"贵人团"(作者:张恒溶,朗诵:张恒溶)

2020-06-16    16'19''

主播: 恒溶独步🍀

316 0

介绍:
我的读书“贵人团” 张恒溶 浸染一瓣书香,难忘一段时光。启开岁月尘封的大门,那些鲜活的读书画面在我脑海不断叠映,那一个个可爱的青春的身影缓缓向我走来,他们就是我的读书“贵人团”。-----题记 我爱读书,喜爱文学,从小就是一个沉醉在文学海洋里的书迷。我阅读的近千册的文艺书籍及画册中,绝大多数都是借来的或别人赠送的,主要是正读书的时候没钱买,可投资买书的时候,家里书柜和学校藏书室阅览室书多的看不完,电子书更是目不暇接。所以我读过的书籍多来源于外援,就像袁枚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女作家叶文玲把她青少年时期读的八百本书比作她的“长生果”,那我读的近千本书就是丰盈我人生之旅的美丽画卷,它们是陪伴我度过孤单寂寞的灵魂之友,它们是点燃我追求理想的成长导师,它们是激励我写作的灵感源泉。 一、闺蜜读书群 童年是一段悠远的牧歌,童年是田野大道的相拥而读。在文艺生活还不是很丰富的七八十年代,看课外书就是农村孩子们的一大乐趣。这不,我们村的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丫头就是小人书迷,什么四丫、艳儿、兰儿、英儿、芹儿啦,我们常在一起玩,也常在一起分享读书,讲新闻故事。 首先向我迎面走来的是我的小闺蜜四丫,她比我大一岁多。人长得瘦小精干,常年扎着高高的一对小刷子,留海带点天然卷;她做事麻利,伶牙俐齿,待人热心快肠,人小胆大,鬼点子多,是个女孩头儿。她除了会玩也爱看课外书,因为那时她家比我家读书还具有先天条件,她的幺妈是小学语文老师,最得天独厚的是她幺爹是镇图书管理员。她幺爹爱看书,也爱给自己四个儿女和一堆侄儿侄女们带些书籍回来看。开始四丫拿来看的都是画本、故事会、大众电影等通俗读物,总是会被我们几个闺蜜跟她抢来一睹为快。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天,我发现四丫拿了两本《儿童文学》和《少年文艺》在手里看得津津有味。撩得我的书瘾大发,我好奇地飞跑到她身边,紧挨着她站在上学的大路上。两个人就肩并肩头挨头地看着,走着,眼看上学的时间要到了,四丫迅速把两本书塞进帆布书包。我正被书中情节吸引,不禁连声疾呼:“哎呀,正好看,还看会儿!”,四丫急道:“上学要迟到了,要打铃了,快跑!”这时太阳已日上三竿,四丫背着书包在公路上飞跑起来,我在后边紧跟急追,大书包在身后一甩一甩,一时情急,大声叫喊她的学名:“某某,你记得看完后借我看一下呀!”“好!”我们两个终于在催命的上课铃声落地前,相跟着急吼吼地跑进了教室。 像这样四丫源源不断地拿书出来与我们共享,当然我也会把我家书橱的画本、杂志啦、小说啦拿出来与她们交换看。艳儿、芹儿也会把他们各自哥哥们的书,英儿把哥哥姐姐们的书,兰儿把自己父母给钱买的书拿来与大家交换分享,就这样,我们这个闺蜜读书群里,手里流动看的书也不少:有的书都旧的泛黄了,有的书都摸起卷角了,有的书都磨掉皮了,这些书不知经历了多少求知若渴的读者,有的书还带着小主人的手温就迫不及待地传到了下一个想看的小手手里,拿到心仪书的小脸上随即漾出幸福的笑花。那时阅读虽然是囫囵吞枣、狼吞虎咽的,但绝对是整本书都被翻阅了一遍之后才会还给书主。 在九岁时,我在自家公路后边萌生了一个远大的读书理想,不能不说与我那时大肆地自由自在地阅读有关,是读书点燃了一只雏鹰飞翔蓝天的梦想! 二、偷看姐姐书的小妹妹 少年时,二姐高中毕业没有到小学教书前,在家务农的一两年正好照顾我上初中读书。 那时村里有几个高考落榜还暂时没到单位或镇上上班的文艺青年很爱好文学,经常在家阅读世界名著或中国当时最时新的小说,我二姐和我家屋后边住的那个风流倜傥的表兄就是这种状况。近水楼台先得月,正是因为有这两位读书贵人,我的视野又大为开阔。在那时我看了许多中外名著,比如大量的俄国、法国、英国、中国小说,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这儿的黎明静悄悄》、《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茶花女》、《三个火枪手》、《悲惨世界》、《莎士比亚戏剧选》、《雾都孤儿》、《红楼梦》、《西游记》、《苦菜花》、《三家巷》、《家》、《早春二月》、《子夜》、《全国获奖优秀中篇小说精选》等等。当然能够阅读大量外国小说,主要是借的这位洋派时尚的表哥家的藏书,他在同学间交游甚广,借书渠道很多。中国小说主要得益于我二姐弄来的书,我最喜欢看的是她找别人借的崭新的两本上下册山西省精编的《全国获奖优秀中篇小说精选》,我记得这里边我看过的小说,很多后来都拍成了影视剧。印象最深的有两部:一部是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另一部是反映陈毅元帅领导新四军打游击抗日的中篇小说《红线内外》。 不过要看我二姐的小说可不能名正言顺地借,她反对我看小说,怕影响我学习。 为了看这两本精编的全国获奖的小说集,我和二姐还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起初我并没有发现二姐看这两本小说,是有一次,我偶尔在衣柜里找衣服换,发现大红衣柜的上格赫然藏着两本崭新的、像语文书大小的、白底黄边的精装的书。我悄悄地把它们拿在手里摸了摸,纸张光滑很舒服,一翻目录,都是全国获奖的中篇小说。我惊喜地睁大眼睛,不禁欣喜若狂,正像饥饿的人陡然看到了心仪的美味佳肴,心理别提多惬意。够我饱餐一顿精神食粮了!仔细听了听屋里的动静,没人,二姐出去干活去了,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我情不自禁地拿着书,迅速坐在床边急切地翻看起来,这真有点像电影里特工窃取情报样有点做贼心虚,心跳加速。才看了一篇多点,就听到二姐“吱呀”一声推开厚重的大门回家的声音,紧接着传来她放锄头的声音,还有她到厨房去的脚步声。我赶紧起身,轻轻拉开红衣柜的门,轻手轻脚地不敢发出半点响声,踮着脚把书藏到衣柜最上格二姐原来放书的地方。不敢在卧室呆着,怕二姐怀疑我偷看她的书,我赶快出屋找事做。 这样的剧情大概发生了两三次,每次都有惊无险,就是这样神经高度紧张、偷偷摸摸地看完了她借的第一本小说。在看第二本小说之时,有一天,二姐冷着脸、严肃地对我说:“不能偷看我的书啊”,“没有,我没看见你哪里有书?”我笑着心虚地连忙掩饰。好在二姐威慑过后并没有把书转移,后来我断断续续地把第二本书也偷看完了。 真是有点惊心动魄,好在没被二姐抓住我偷看她心爱的小说。 三、淹没在杂志、小说堆里的书迷 当然,我的读书贵人还有我的幺姐、幺姐夫等,在初三和高中我跟着幺姐读书的岁月里,读了大量优秀期刊。 因为幺姐中专毕业分到镇医院,正年轻又爱好文学,就意气风发订了几种当时很流行的优秀文学期刊,如《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选刊》、《十月》等,几乎每月一厚本,简直让人大饱眼福。在那个一月工资才38块5毛的低工资时代,不能不说幺姐是很酷爱文学又舍得投资的。除此以外,她还喜欢找她的同学同事借小说和杂志回家看,如:《今古传奇》、《啄木鸟》、《知音》、《大众电影》、《读者》等,拿到寝室,自然我又沾光翻一翻了。 我幺姐跟二姐对我看课外书的态度截然不同,她提供了大量文学书籍给我看,从不反对。所以,我的业余时间除了写作业,就完全掉到文学大海里去了,就像一条鱼放归大海,想怎么游就怎么游了。一下子,鸟枪换炮,这么多带着油墨香的新书拿在手里,那简直让人脑洞大开,眼花缭乱,看得昏天黑地了。以致初三那年,每次中午去上学,我大脑都昏昏沉沉的,因为中午午休期间我正在狂看这些小说杂志,没有睡过午觉;以致走在街上上学,人都是头重脚轻的,有时眼睛都是在半睡半醒之间。虽然,走在路上我会很后悔自己没有控制自己看小说杂志的欲望,会影响下午的学习,会影响考试成绩。但每次一看到幺姐放在家里的书刊,我又像馋虫忍不住把书拿起来翻一翻。一翻,结果想早点上学的腿在凳子上坐着就迈不开步了,不看完、不把书瘾过足舍不得上学。结果就淹没在书海里爬不出来了,所有考重点高中的理想壮志都被小说绊住了脚。当然这是自己没有处理好学习与看课外书的关系,本末倒置,乐极生悲了。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在满足看书欲望的同时,失去了时间去补偿学习,去投资未来。在那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没有节制地看课外书注定会影响学习精力。自控能力和读书度的把握确实很重要。 没想到理工科男三姐夫在跟幺姐处对象时也是个文学青年,他买了很多世界名著在家,以至于我又看到了很多我以前没有看过的小说,什么《死魂灵》、《复活》等。 这些国内外经典小说的阅读,不禁让我和书中的人物同悲欢共命运,虽然海量阅读也占用了我大量业余时间,但是强烈地想走出家乡想进一步深造读书的愿望在心里愈演愈烈,要读书,要学习,它们就相互纠缠着陪我走在成长的路上。读课外书是一柄双刃剑,不沉溺于幻想付诸行动追求理想了,它就发挥了正能量! 当然,回望我的成长之旅,我还是要衷心地感谢我的读书贵人们,是他们把我引进了文学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