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2016-07-31    07'01''

主播: 柳醉春烟

355 13

介绍: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人,唐代诗人。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历任县尉、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静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现存诗3000多首。 孤山(1)寺北贾亭(2)西, 水面初平(3)云脚低(4)。 几处早莺争暖树(5),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6), 绿杨阴里白沙堤(7)。 [注释]   (1)孤山: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2)贾亭:又叫贾公亭。唐贞元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西湖建亭。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   (4)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   (5)暖树:向阳的树。   (6)不足:不够。   (7)白沙堤:指西湖的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   [译文]   在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在天空的低处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是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春花竞相开放,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总感觉到游赏得不够,那笼在绿色杨柳荫里的白沙堤多么富有春天意。 [赏析]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其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晚年与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诗歌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也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这首诗寄情于景,注重描绘早春景色,并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之中。诗中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使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