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

2019-06-21    10'11''

主播: 柳醉春烟

435 2

介绍: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赏析】 宋神宗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这天晚上,苏轼正打算脱了衣服睡觉,忽然看到一缕月光照进房间。一时来了兴致,站起身来就往外走。一边想着一边走着说,谁能与我一起来分享这美好的月光之夜呢?不知不觉地他来到了黄州城内的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睡,于是两个人一起在承天寺的中庭大院散步。月光照在庭院中,好像流水一样空灵,明亮而清澈。在这月光当中,苏轼看到水草了,他说有水藻、有荇菜相互交织。他和张怀民仿佛变成了两条鱼,就像庄子笔下的两条鱼,“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其实这根本不是水草,是院子里的竹子和松柏的影子。苏轼大发感慨,哪个晚上没月亮呢?都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呢?都有,不是稀罕物。但是为什么写在“我”的文章里头变得很稀罕了呢?因为全世界就我们两个闲人,我们两个没事深更半夜的不睡觉,爬起来迎着月光,俩人在寺院的这个院子里散步。      这天晚上,作者本来要睡了,忽然一缕月光照进屋内,他为什么看见月亮就欣然起行了呢?因为对于苏轼、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明月就是一种召唤,看到月光,就能感到自己的心情,像这个美好的月夜一样,就想要与人分享。没人跟李白分享,他只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但李白仍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光对他很重要。苏轼这时被贬黄州已经四、五年了,月光早已经成了他的老朋友了。苏轼虽然自己欣然起行,月亮走我也走,可是具体的感受还是想和别人分享。能够在此刻深更半夜不睡觉,跟自己分享月光的人,应该是知己。什么样的人会是他的知己?首先,苏轼被贬谪到了黄州,那这知己必然也是一个被贬谪的人,才能对苏轼的遭际感同身受。第二,苏轼还是个有学问的人,有情怀有情思的人,那这被贬的人也得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情思才行。这人是谁?苏轼一边想着一边走出去了,也许他脚迈出去的时候,这人还没想好。后来想到张怀民。张怀民是官员,这一年刚刚被贬谪到黄州。苏轼来到了承天寺,用轻描淡写的短短五个字,印证了自己的推测:“怀民亦未寝”。张怀民果然没有睡,不仅没有睡,而且张怀民显然也被这一缕月光给打动,也正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许张怀民此刻也在想,到底谁能与我共享月光呢?这真是一拍即合,不谋而合!      今晚有知己,有月光,有承天寺,有承天寺的中庭,而且在承天寺的中庭里,月光已经幻化成了流水,流水当中还有很多的水藻,而苏轼和张怀民已经变成了这水中的两条快乐的相知相得的鱼儿。这一刻,苏轼早就忘了自己是被贬之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刻庭院里的月光好像平静的湖水。院中的竹柏在地上投射的影子,好像水草往来揺曳、曲折纵横。如此美景怎不令人神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今夜两个人之间有了情感的共鸣,成了永久的知己。作者说的好:“何夜无月?”,辽阔大地处处有明月;“何处无松柏?”,何处无竹柏呢,到处都有,都不稀罕,不是罕见之景,也不是罕见之物。为什么我们觉得月色如此美好?为什么我们觉得月夜如此美丽?因为我们两个是“闲人”是没事的人。被贬谪之人,手头可能没事,但心中有事,如果你心中常常挂着这流放之事、贬谪之事,那你的心中一刻也不得闲,不得放松,又哪来的心情,欣赏这如流水般的月光呢? 苏东坡在这说的“闲”并不是因为被贬谪没事闲得发慌而引发的自嘲,“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我只有把我的心放得安定、安闲了,让我自己处在超然的状态,我才能真正洞见自己的本性,才能摆脱名利的诱惑,才能把这颗安静的心真正放下来,才能关注到身边那些以前看似细碎不关注实际却有着巨大美感的事物。这就像王维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不是人闲得发慌的时候花才调落,而是说人只有真正地静下心来,才能关注到花开花落这等闲之事,才能意识到世间之美往往在于心静的这一刻。夜静下来了,春山才显得如此的空旷了。苏轼和张怀民的安闲当然是被迫的,不是他们主动的选择,但是即便是被动的选择,也要努力地、主动地在这安闲当中寻找一份美的情绪,享受这份安逸和安闲。这正是苏轼的可爱之处,也正是我们喜欢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