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简说(之七)
原文: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大意:
对父母要讲求孝顺,但是父母也不免会犯过错,为人子女的可以劝谏吗?如果应劝谏,那要如何劝谏才恰当呢?经文说: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父母亲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怡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就要等到父母亲高兴时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遭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详解:
“亲有过,谏使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常人能知道过失,进而改过,就能走上希圣希贤的大道。如果身旁的至亲有了过失,为人子女的不忍心让父母犯过失而遭人耻笑,更盼望父母能成圣成贤,所以父母亲有了过错,一定要想办法劝谏改过。
“怡吾色,柔吾声。”“怡”是指脸色要表现出怡悦高兴的样子。“柔”是柔和、不粗暴、不恶言恶语。一般人总认为理直气壮是对的,所以得理不饶人,用气势压倒对方,令对方屈服改过。如果用这种方法来劝谏父母,常会得到反效果,不但不接受劝谏,亲子之间反而怒目相视,伤了感情。
《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事父母几谏”孔子教人劝谏父母要用“几谏”,“几”是什么呢?就是隐微的意思,当念头、想法还在心中,还未显现在外时,就是最隐微的时候。“怡色柔声”的态度,能让父母感受而有所警惕,不会造成反效果,是最隐微的方式。父母生我们养我们,为我们付出青春,用一生的精神培育我们,如果我们把父母当作一般人,随意发起脾气用训示的口气对着父母,父母会认为是子女忤逆他们,岂能听进劝谏的内容?欲速反而不达!所以劝谏一定要让父母觉得不是被指责,要“怡色柔声”让父母心中知道子女劝他改过是为他着想,才是有效的劝谏方法。
“谏不入,悦复谏。”如果父母亲仍然不采纳我们的劝谏,我们是不是就放弃劝谏,或是不管父母如何反应了呢?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声色俱厉地劝告呢?经文告诉我们要等父母心情高兴的时候再劝谏,我们依然要保持“怡吾色,柔吾声”的态度,如此反复劝谏一直到父母改正为止。
“号泣随,挞无怨。”父母仍然不听从我的劝谏,子女的心中必然感到难过,担心父母会再犯过错而遭人耻笑,或是受到伤害,自然会伤心而放声大哭,恳求父母改过。如果父母不了解我,动了怒出手打我,心中也毫无怨言。只希望双亲能体会我的真心,改正过失就值得了。
《论语·里仁篇》中说:“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就是说发现父母的志向,虽未能依从我们的建议,而此时言行更要恭敬不可乱来,并注意“怡色柔声。”“不违”就是不止,父母亲不听从我们的劝谏,就继续劝谏永不停止,一直到父母亲改过为止。如此,再忧劳辛苦也不生起怨恨之心。
名列二十四孝之首的大舜,他所处的家庭是──父亲个性顽固,眼晴看不清楚事物,母亲跋扈不讲理,弟弟又非常骄傲。舜处在其中,常常受到迫害,有时连性命几乎不保。但大舜仍然怡色柔声,希望父母改正行为,一点也不怀恨。经过多年的努力,父母改了恶行,家庭变得更加和乐。这种纯诚且有高度智慧的孝行,才能感动顽嚣的父母,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再看近来叫座的连续剧,标榜的是有血有泪、高潮迭起,在家庭里要当面反对父母,咆哮指责父母的不是才有看头,而后来竟演变成家庭破碎,悲哀凄惨的下场!这样为了讨好观众,由幕前演到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年轻人没有社会经验,又缺乏圣贤经典的教化,就在耳濡目染之下随着潮流有样学样,造成现在左邻右舍比比皆是不完整的家庭,社会人心为之不安。不管政治多么民主、经济多么繁荣,科技怎么进步,家的伤口是难以弥补的呀!
常念父母恩,力行孝道并讲究行孝的方法,让父母愿意改过,这是人间最善最美的功德!一个能让父母尊亲改恶修善的人,还有什么人不能调教呢?一个把家中大小调理得中规中矩,和气一团的人,还有什么事业不能成就呢?“家齐而后治国”,这是曾子用尽一生行孝的亲身印证,可见“孝”确实是百行之先,一切理想的根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