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望岳 唐 杜甫 五言古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岱宗:即泰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亦名岱山或岱岳,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泰山。夫(fú):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②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齐、鲁原是春秋时代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③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神奇秀美。④阴阳:指泰山的南北两边。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割:分。夸张的说法。昏晓:黄昏和早晨。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⑤ 荡胸:指层云飘荡在胸前。一说指心胸摇荡。层:一作“曾”,重叠。⑥决眦(zì):眼角(几乎)要裂开。决,裂开。眦,眼角。指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入:收入眼底,即看到。⑦会当:真应当,定要。凌:登上。绝顶:最高峰。⑧小:以(显示)……为小。 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真应该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周围的群山,那时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背景:公元735 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落第而归。第二年,开始不羁的漫游生活。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游览,本诗就作于漫游途中,为集中第一首。后两首分别作于中年和晚年。第二首咏华山,流露出官场失意之情。第三首咏衡山,流露作者爱国忠君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páng bó);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