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春望
唐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望海楼明照曙霞 ,护江堤白踏晴沙 。
涛声夜入伍员庙 ,柳色春藏苏小家 。
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
注释:
⑴望海楼: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曙(shǔ):天刚亮。
⑵堤:即白沙堤。
⑶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其父兄皆被楚平王杀害。伍员逃到吴国,佐吴王阖庐(hé lú)打败楚国,又佐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受谗毁,为夫差所杀。民间传说伍员死后封为涛神,钱塘江潮为其怨怒所兴,因称“子胥涛”。历代立祠纪念,叫伍公庙。连立庙的胥山也称为“伍公山”。
⑷苏小:即苏小小,为南朝钱塘名妓。西湖冷桥畔旧有苏小小墓。
⑸红袖:指织绫女。绫:丝织物的一种。 用桑蚕丝或桑蚕丝同人造丝交织而成。质地较缎轻薄。柿蒂:“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一八说:“杭土产绫曰柿蒂、狗脚,……皆花纹特起,色样织造不一。”
⑹青旗:指酒铺门前的酒旗。沽酒:买酒。梨花:酒名。作者原注云:“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案此二句写杭州的风俗特产:夸耀杭州产土绫“柿蒂”花色好,市民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
⑺裙腰:比喻狭长的小路。
译文:
望海楼沐浴着明丽的朝霞,晴日下走在白沙堤上。
海涛声声深夜传入伍子胥庙中,春意盎然杨柳青青春飘荡在苏小小墓旁。
巧手的绣女织出柿蒂花纹的绫布,买来佳酿对着早春的梨花畅饮。
是谁筑起西南通向湖寺的路?绿草一带似美人裙腰横斜。
创作背景
白居易自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秋至长庆四年(824)春任杭州刺史,此诗当作于长庆三年(823)或四年(824)春。
此诗对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面的描写,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铸在一篇之中,就像用五色彩笔,画出一幅工丽雅致的画图,流溢着浓郁活泼的生活情趣。全诗八句,前六句一句一景,最后两句为一景。七处景色都靠“望”字把它们联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