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五言古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①寻隐者不遇:题目一作“访隐者不遇”。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②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③言:回答,说。④处:行踪,所在。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背景:这首诗是中唐时期诗僧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隐者不详何人,有人认为是贾岛的山友长孙霞。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义丰之作。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阆(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zhuō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
贾岛30岁前累举不中第,后为生计所迫出家为僧。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经举荐做过一些小官。
其诗以五言律诗见长,精于雕琢,曾因诗句“僧敲(推)月下门”中推敲二字受教于韩愈。因僧侣经历,造成他喜写荒凉、枯寂之境的特点,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