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044.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赞柔奴)

词044.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赞柔奴)

2022-04-14    06'30''

主播: 长水退士(古诗词)

147 1

介绍: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赞柔奴) 北宋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注释:⑴.琢玉郎:如玉雕琢成一般丰神俊朗的男子。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泛指男子青年。⑵.天应(yīng):答应,应允。点酥娘,柔美聪慧的佳人。⑶.皓齿:雪白的牙齿。⑷.炎海:喻酷热。⑸.岭:这里指岭南,即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梅香:梅花的香气。⑹.试问: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应:应该。⑺.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译文: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寓娘)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背景: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白居易有诗云:“无论海角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该词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并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