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机与自我照顾 1

职业危机与自我照顾 1

2021-07-19    08'48''

主播: 知了梦心理工作坊

125 0

介绍:
大家好,我是知了,今天开始第三讲《自恋的发展和满足》。 当初选择这个主题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起自己的经历,一段关于我作为爱好者、来访者以及后来成为精神分析师接受精神分析培训、从业的经历。我并非科班出生,之前在一家金融单位里从事中层管理工作,工作中常常面临与上级和下属,以及客户三方沟通协调的情况,面对工作中的问题以及自己对于原生家庭等等的困惑,我开始寻找解决之路,直到很偶然地看到一则心理咨询师取证考试的广告,于是慕名前去。这样的取证课程本身非常的枯燥,但幸运的是在此遇到了我的精神分析启蒙老师:付丽娟老师,在所有的课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听付老师讲关于精神分析的临床案例,我觉得这才是我内心想要的那条路。于是每个周六日早上8:00上课,18:00下课,我从未迟到、缺席过,现在想来支撑我的,就是那份内心深处对精神分析的热爱,而这也是我后面要谈及到的当我面临职业危机的时候,支撑我穿越困境的力量。 这之后我加入了付老师带领的精神分析实操学习小组以及后续的动力性团体小组、一对一个人体验。在整个学习和做体验的过程中,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体验师,他们成为了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团体成员与咨询师的相互移情关系的发展,我逐渐理解了我的所谓潜意识的内容,也逐渐理解那些自己内心未能解决的冲突,我的既往经历如何深深地影响着我的内心生活和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一点点地明白如何更好地了解自己、帮助自己。在工作中我能从容地胜任工作,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我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正是这些生命里的变化让我决定转行做一名全职咨询师。 在和同行交流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问及到为何要做心理咨询师这一个问题,有人觉得心理咨询行业是个朝阳的行业、有人觉得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助人,体现自我价值、还有的人想要从事心理咨询养老等等,我们看到虽然每个人的初心都不同,可是我听到的都是一片和谐之声,美好的、温暖的。而从来没有人说因为心理咨询师之路很辛苦,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所以我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而后者才是真实的职业之路,正所谓问道之路无坦途,在这条路上你还将遭遇职业危机。 有人可能觉得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心理咨询师哪有什么职业危机可言。通常人们看到的心理咨询师都是在影视作品里,而非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于是大家会觉得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就是仅仅坐在那里跟别人聊天,再给点鼓励和安慰,接下来就是收钱了。就我个人坐在来访者的椅子上的前后状态是很不同的,我在第一次去做咨询前脑海里想过很多的内容,可是当我坐下开始正式咨询的时候,我的脑袋一片空白,我不知道要说什么,就剩下一脸茫然地看着咨询师。没错,因为潜意识里的阻抗。假如咨询师就是“仅仅”坐在那里,通过他的鼓励我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勇气开始表达我的痛苦、安慰我之后就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之路、最后通过聊天我还可以增加自信和找到自己的主体感,那么显然我不必待4年,应该4次甚至不到就可以了,但这不叫心理咨询,而应该叫魔法。因此我要谈及的关于职业危机的第一点就是情感的消耗。 我们说在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咨询师主要通过两个过程带来行为的改变,即理解来访者的防御机制和察觉咨访关系当下移情和反移情呈现。每个50分钟的时间里,咨询师需要一直来回移动:试图进入来访者的主观世界,并替代来访者去感受曾经的他的体会;然后出来,回到咨询师的位置上,运用理论、经验去思考和理解,最后将这些体会转化成匹配来访者心理状态的解释反馈给他们,如此循环往复地工作。有种说法是“为了帮助来访者,体验到他的痛苦,我们必须在自己身上寻找他”,所以每次咨询都是深度体会和高度专注思考的结合状态,而这个过程使人精疲力竭。在一天的工作当中咨询师吸收各种情感纠结的信息是很累的,而这种疲惫在工作中是完全意识不到的,咨询师全然地投入在和来访者的对话中、自由联想中、情感状态来回穿梭中,就好像运动员直到比赛结束之后才意识到感觉疲惫一样。 我有时也会在完成一天的工作之后,很难立即起身去打开咨询室的门并愉快地投入生活,通常我会关掉一切外界刺激源,让自己独处一会,如此才能从那种消耗疲惫的状态慢慢恢复,回到生活的状态中。因此,情感的消耗是一个很潜藏的职业危机,它不易察觉却时刻让咨询师倍感消耗。 第二个我想谈谈的是关于咨询师的内疚感。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也好,亦或是其他学派的心理咨询也好,都需要面对的一个实际情况就是,心理咨询并不能影响每一个人,也不是总能对每一个寻求帮助的人都有效,咨询效果关乎很多的复杂因素。一个来访者的咨询脱落、离开对咨询师来说是很伤痛的,尤其是在投入很长的时间和巨大的情感之后,因为往往咨询师容易内归因:是我做的不好,是我的能力不够等等开始自责,并很想努力地挽留来访者继续咨询。例如在临床中和一个边缘的来访者一起工作,咨询师需要忍受大量的原始防御和负性移情,来访的眼中全是幻想的咨询师,上一分钟还觉得咨询师无比的好,下一分钟咨询师没照顾好他就立刻翻脸,无情地攻击并扬言要狠心抛弃咨询师;面对抑郁的来访者,他们的核心就是无意义感,咨询师在与其工作的过程中也会激起巨大的无意义感,甚至咨询设置开始晃动不稳定,咨询工作如履薄冰。 我知道这世上没有一个案例不艰难,正因为如此咨询师才要加深对自己的洞察和自我接纳,假如在我们努力去尝试了咨询师能力范围内可以为来访者做的一切,那么面对来访者的脱落、离开,我们也不必太过于自责和感到羞愧,过程中及时需求督导师和体验师的帮助。 对来访者而言,心理咨询只是他们了解和探索自己内心要走过的一段历程,而这段历程有不同的路可以走,最终都能达到目的地。咨询师需要放下全能自恋感,不是幻想自己有能力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成熟的咨询师的心态。 我在与一位有躯体症状的来访者工作多年后,一天他告诉我说自己开始学习宗教,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感到宁静平和,身体的疼痛也明显有改善,再加上那些我们工作中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他觉得自己不再需要我的陪伴了。我们在对咨访关系做了深入的讨论后结束了咨询。因此,精神分析从来没有承诺说要把来访者治得没有烦恼,精神分析真正的咨询目标在于我们帮助一个人把他现实的那个冲突或者伤害,局限在它应有的范围不扩散,他的现实的生活状态不受干扰,这就是很大的成功。假如咨询师硬是要给人咨询得没一点毛病,这本身就是问题,正如比昂说的“不能忍受疾病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疾病”。同时这也存在救助风险,因为咨访双方都开始滑向不可控的深渊,最后只能是伤人伤己的。 好了,感谢收听,我们很快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