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彼乐土(下)

适彼乐土(下)

2021-08-05    16'05''

主播: 播客 郑浩

225 2

介绍:
适彼乐土(下)   作者:阚乃庆五百无聊赖中,最讨厌无聊聚会的我竟然张罗了一个饭局,一个熟人的饭局,想热闹一下。大家年龄差不多,也曾在一起度过几年的青春时光,现在大家处在一个城市里,反而很少往来。互不干涉、互不羡慕,没有愤怒,没有苦难,但是生活方式和观念不同,不在一个辙上,聊起天来如同隔代人。生活呼啸向前,大家各得其所,尘埃落定,脸上的淡然从容和麻木颓丧那么奇怪而和谐地混合在一起,我知道,那是生活的包浆味。晚上,我独自开车,在车影寥寥的长江大桥上,我打开了车窗,横吹的江风撞上了脸,我感到清醒而懵懂。忙了一段应时的主题,也收获了俗世的好处。但是值得告慰你的是,你生前看过的《高湾史记》经过2年多的折腾,终于出版了。这是我对乡愁的一次清算,也是一次心灵的回归。我补上了对你的悼文,我让我们的情感沉淀在这本小书上。承蒙继锋会长的厚爱,让我在江苏史学会口述史分会上演讲介绍,振羽先生、善庆教授、陈冰博士,还有青桐、春劼都写了很好的文章推荐,江苏省、无锡市、扬州大学,还有家乡的档案馆、图书馆陆续收藏了,我让高湾这个小小的地名好歹留在了册页中,可能也留在了一些人的心里,而这,不正是我写作的初心吗?我由此也痛感到写作于现世的巨大局限性,由此,我开始了虚拟写作。在博尔赫斯、卡尔维诺、马尔克斯、加缪、卡夫卡的世界里周游、沉浸,在还没完全消失的疫情下,我每天读一本书,我每天写下新鲜的句子。特别感谢史教授的推荐,昌平总编让我的《瘿瓢》作为头题发表在《鸭绿江》上,这么多年来,发表文章已经不新鲜了,新闻、评论、散文、诗歌……但是这是我的小说处女作也,虚拟的写作让我打开了一扇新门,我多了一方天地,这方天地是如此广阔,如此自由,如此让我向往。我敞开怀抱,拥抱每一个与众不同的灵魂。像是一次纵情的放飞,直到假期结束,回到了一成不变的撞钟拉磨的生活圈套之中。六窗外的藤花谢了,藤蔓就轰轰烈烈地长出来,柔韧的藤条在空气中微颤,试探着、摸索着,相互纠缠,相互生发,像无数只求告的小手,写满了溺者的神情,这是空气中的溺者,它们不知道救赎者来自何方,只有向四面八方求助。没有攀援物,便失去希望,它们便卷曲着收回,转向另一个方向,或者干脆枯萎、自行了断,就像无休无止的欲望,不断生长,不断寂灭。可一旦逮住了目标,那局面就完全不同了。无论是树竿篱桩,还是门窗墙垣,它们就紧攀牢攥,绝不松手,逶迤蔓延,载枝载叶地一路长过来,直至安营扎寨,蓬勃成它想要的另一个世界,开始下一轮不知所之的生长。枝也婆娑,叶也婆娑。淅沥的雨声中,布谷声动,似在问答。我要找一个庭院,感受底气,感受四季,可以籍此观复。晓明,你生前跟我说过,兄弟们要为未来布个局,找几处好地方一起抱团养老。我们去过养马岛,我们去过崇明岛,我们去过太湖边……去年从烟台看你,返程路上,我们兄弟路过青州古城,走在古今相照的石板路上,我当时就在想,你生前的这个梦想我们会延续,我相信,总会有个枕藉友情的地方在前面,等你,等我,等兄弟们。那是我们的乐土。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七一地鸡毛还没来得及收拾,就和峻兄从不同的方向奔到常州,和巨宗聚会。时间紧张不可控,车票先是改签,接着又退了重买,总算在开车前站到了站台上。看到早5分钟的前一趟车还没发出,就厕身上了车。热汗刚敛,窗外开始暗黑。风纠云集,一场豪雨骤然而至。巨宗小心翼翼地开车,在犹如河道的马路上乘风破浪。晚上,我们住在你曾经住过的饭店。房间里空空荡荡。晓明,我又梦见你了。梦里有云龙山,那是你最后的栖息地。梦里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关于你的人和事,那是你的爱人说给我们才知道的。你的正直,你的仁义,你的慷慨,你的厚道,错综成一天的锦绣,那是你留在人世间的好,留在后人心中的碑。我们兄弟定了个规矩,每年都要去和你见一面,和你聚聚,和你谈谈。周作人说过,路的终点是死,我们便挣扎着往那里去。有的以为是往天国去,正在歌哭;有的以为是下地狱去,正在悲哭;有的醉了,睡了。我们只想缓缓的走着,看沿途景色,听人家议论,尽量的享受这些应得的苦和乐。一代人承载了一代人,我们都走在通往生命终点的路上。电影《男孩别哭》里说,我害怕前面的路,但是一想到你,就有能力向前走了。大学时读过张承志的《北方的河》,当年的激动记忆还在。最让我感喟的是,这竟然是40年前的事情了,而下一个四十年,我们应该都不在这个人世间了。是啊,人,要有河的沉静,含蓄,宽容,河的坚忍,激情,力量。粗悍清新,动人心魄,但又不留痕迹,不动声色。一道道大河,塑造了人的品性。回忆如流,而这恰恰可能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果现在停止不前,就到回忆里去看看”,后来被拍成著名电影的法国作家冯金诺斯的小说《回忆》记录了一家三代人的爱与离别,讲述生活的沉痛与时间的残忍,亲密关系所拥有的力量不仅慰藉着当下,也滋养着回忆,延续了生命。是的,记忆。我们拥有共同的生命记忆。晓明,我知道我将离你远去,你也将与我渐行渐远。但我相信,我们一路行走,一路播发,我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是善意的香气。我们去了南禅寺,佛塔巍峨,市井热闹。这里的素餐难得的精致,各有滋味,让我想起我们在灵山吃过的素宴。饭后,兄弟们依次拈了香,燃了烛,向不在身边的你致意。香烟缭绕,我说不出话,只是在心中默祷:兄弟,你在那边要好好的,等我,等我们,有兄弟在的世界,就是天堂。八冷气隔开暑热,玻璃小屋外面是紫金山的梧桐,巍峨参天,如同军阵。我和陈将军在谈天说地。南京的好处不由一端,东边的紫金山自是最让人心仪的好去处。见到好友,拣得好书,久郁的心情为之一舒。回到钟山北麓的住处,少有人居的房子毕竟还是冷落了。等到收拾停当,已是午夜。骇人的新闻开始跳入屏幕:郑州遭遇千年未遇的水灾,更惊人的是,禄口机场出现新冠本土病例。赶紧给河南的朋友发消息慰问,南京的朋友纷纷来电,催我快走。好不容易挨到天亮,赶紧拼车,逃到扬州。晚上,在明月湖的灯火水色中,我陷在半是无奈、半是庆幸的情绪中,上次湖北遭疫,我因故没有去汉口,这一回,我再次与看不见的病毒擦身而过。上天佑我,不可辜负。面对窗前的朴树,借此顶天立地,物我两忘,感受久违了的安全和安逸。就这样,在扬州开始了我的书斋生活。读书,写作,锻炼,几乎成为生活的全部。“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再读楚辞,竟然感同身受。一边是看得见的台风烟花,一边是看不见的新冠病毒。互为表里,夹攻人间。我暂时不能离开这座江边的小城了。阴晴晨昏在玻璃之外的天地间枉自循环,往复不已。我心思无极,神游八荒。但我相信,我会带着你的眼睛,带着你的口味,带着你的全部感受,走不同的地方,趟不一样的路,看不同的景,尝试不同的况味,感受不同的人生。我相信,这也是你的希望,你的愿想。不知不觉,夜又深了。满月空悬,无着无落。星星寂灭,可光仍在前行。世界如其所是。这个世界有多少遗憾,就有多少无奈。“人生若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不由想起300年前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一句话,他说,他的俳句就像是夏炉冬扇,与众相反,没什么用处。——我的这些文字大概也是这样的吧,那就让它们化作缕缕风,霏霏雨,随你而去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