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海浪游 | 王菲与谢霆锋,以及杨千嬅

乐海浪游 | 王菲与谢霆锋,以及杨千嬅

2018-09-14    60'37''

主播: 小游123

27 1

介绍:
主播 | 小树嘉宾 | July Chan ——《我见过银河,却只爱你这颗星》的作者剪辑 | 大卫设计 | 长乐[图片]这次的节目是在七月的盛夏录制的,当时我们重点聊了“死亡迟早都找你,切勿凭自己”(《黑择明》);聊到二十出头,为《亲爱的玛嘉烈》作曲的惨绿青年卢凯彤;聊了港乐的救赎之用与词人的慈悲之心。 然而节目还没来得及播出,黄外文当初对惨绿青年“诚心祝福你捱得到新天地”的愿望却随八月的风吹散在港岛的上空。这件事对July和我触动都很大,事情发生后,我们也曾互相交流过彼此的感触。回望每个人的人生,哪怕我们无心留恋儿女情长,也不愿为情所困,只不过想在大时代的浪潮中寻得现世安稳,只不过想要安居,更愿乐业。然而,无论寻觅爱侣或独善其身,无论遗传基因或只此一生,可能生活的烦恼、恐惧依然会找你。有人怕死贪生,担心老无所依,病无钱医,更怕天灾人祸意外降临;有人生无可恋,一无所有,失无可失;有人发出“这个世界会好吗?”的质问;有人喊出“救救孩子!”的诚恳。当然,也有人无论顺境逆境,总是默然前行,如萤火夜灯,如草木长生,不减热情,积极行动,友善爱人,珍视确幸,笑容常盛,如渡春风;也有人世事洞达,快意人生,潇洒不羁,乐观英明。从小到大,似乎没什么人教过我们如何与最日常、最个人化的情绪共存,也不曾学习过如何在烦恼中体悟洞明。很多家长与老师甚至自身都难保,更有人,甚至一生都未必学会适恰地安放焦虑的神经。平日里,一切都波澜不惊,但生活的表象下常常暗流涌动,很多潜意识里的洪水,可能在触底时刻突然发难,险象环生,细思极恐。当事人则如鬼使神差,被驱使着奔涌,在恐惧中逃生,在绝望处投诚。或许我们需要不停地在生活的遭际与磨砺中练习,正视残缺与残忍,接受真实与真诚,化解苦恼与困境,体悟豁达与潇洒,一切不过为了让自己更像一个自然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我们可能会求助于艺术,抑或哲学与宗教。而在艺术面前,某种程度上,其实还是有一定门槛的,需要有敏锐的感受力与一定的艺术素养。相比之下,流行歌可能算艺术里门槛最低、最大众化的了吧,相比图书、电影、戏剧、画展、音乐会等需要你主动走近的艺术,很多流行歌可能会在你路过的咖啡店、音像店甚至理发店、商业街主动出现,变为环境的一部分,让你在无意中听见。当然,这里想要讨论的,是可以被划归到艺术大类的用心做出的流行乐。因为这些,我一直非常重视流行歌对普通人日常情感的抒发与表达作用,因为在众多的艺术样式中,它可能最亲民,最接近个体的情感体验,最关心那些原本以为“微不足道”的情绪颤动,也离普罗大众最近。所以,不妨从流行音乐听起吧,那是创作者为普通人撰写的心灵生活秘史。只要你用心聆听,音乐就会聆听你心,如光照见你身。这期,我们重点聊了与林夕合作过的三位歌手:王菲和谢霆锋,以及杨千嬅。在林夕自身的创作脉络里,情歌从抒发、描摹我们私人情感中最微妙、最隐忧的情绪,逐渐走向慈悲爱人,解救众生的大格局。一方面,他用“出外景”的手法,让很多情歌拥有了故事性与画面感,活脱脱像一部声色俱佳、气氛十足的电影短片,比如《约定》《再见二丁目》,甚至有了文学性、史诗性,比如《开到荼蘼》《百年孤独》《出埃及记》,让流行乐的歌词不再只是很多人刻板印象中的直白与俗浅;另一方面,他又用哲理、佛理加持流行音乐,借流行音乐教人破执去妄,化解烦恼,栽种快乐。比如《芬梨道上》《的士司机》。在这个意义上,流行音乐已经成了关心民间疾苦、解救听者内心的良药,成了由黑择明的密道,也是了解一个城市居民心灵史的重要采样。本期的嘉宾依然是后浪出版的新书《我见过银河,却只爱你这颗星》的作者July chan(豆瓣同名ID)。我们依然建议与歌单一起使用,逐首细品,逐张聆听。也会继续为大家提供私人订制的歌单,在歌单中列出本期节目提及的所有歌名,并请July为每一首歌做贴心的批注。下期节目,我们会聊陈奕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