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节目《芳菲》

第六期节目《芳菲》

2016-03-17    18'59''

主播: 夏文学社

1041 31

介绍:
芳菲开,桃花盛,春来 春来了,草绿了,花红了。你也唤上了春的气息。而我心中的你,是春天的样子,是一剪相思落在季节深处的情话,你的眸光,穿越在这漫漫风月的世间,让我心生欢喜。季节转暖,春风吹起一树花开,我知城外那株桃花,就会春风十里满目香,你的微笑,如花朵展妍,便是定格在我心中最美的画面。 他们说春天会花红柳绿,我说有你的春天自然是晴好的,阳光流动在花枝上,所有的深情,无需刻意,心上有了温度,便有了彼此的季节。总觉得自己与繁华离的很远,幸好还有你,尘世千姿百态万种风情,酒水茶间,不过是最美的一场醉,你在,方知红尘终是温柔善待我。 东风催柳信,门前这条路,不知走了岁少次,却没有认真的看过,踏过季节的门槛,一夜之间,春仿若娇柔的女子,盈盈粉面姗姗而来。花影扶疏的安静里,春色淡淡地投到窗上,光影交错,生生坐成一首词。推开窗,与三月春光相遇,但见清风与桃花铺就的小径伸向远方,一半是行色匆匆里,一半是深不可测的风尘与烟火,轻抚春色,看陌上花开,生命中还有多少微笑,能让我坐在春天的暖阳中想起? 突然觉得自己把自己禁锢在城池中太久了,以至于情淡了,字薄了,许多事情也都已经淡忘了。浮生那么凉,总有一抹感动,想想便润了眼,总有一处暖,是心底的那一抹春色,生命总要经历那么多,将喜欢的风景藏在心中,这一路,就不会感到孤寂。 很久了,就想写一些关于你的字句,时光辗转,终有那么多的来不及,而花开花落间,不变的是你的眉眼。隔着季节的温度,念及你,忽尔千树万树梨花开,心中的欢喜,仍如浅冬遇到的那场初雪般惊艳。岁月漫长,也许我们都习惯了孤独,在自己的光阴中打坐,写些零散的文字,别人看到的是繁似锦的句子,而文字背后的落寂,惟心知,无常的光阴,任你怎样向暖,也会染上寒凉,相逢不语,共春寒,若尘世荒芜,请与我,走在一卷书中,一阕词里,那些深情的段落,足够我们安放走失的灵魂。 也许是寒凉的太久了,便会向往春日万物生,想像着花开灼灼,春风十里的美好。折一枝花枝,等你在春天的路上,人生风景百味,最美不过,相思的夜,有明月照窗,安好的岁月,有一人可守,可念。剪一段山光水色,等你,在最初的地方,你眉眼间的暖意,就有如,经过春寒料峭,心里装着的那一壶春色。 总觉得有阳光的地方,便会有花香,也许是墙角悄然开着野菊的暗香,或是窗台上精心伺弄的玉兰的清香,亦或是桃花灼灼的惊艳。有阳光和花香的日子,心怀一抹温度,不语,也是深情。时光破晒柔软的地方,就会有欢喜,只要你一想我,就是快乐的,多好。我在葱茏的句子中辗转,为你落笔成诗,依然是,诗心如画。 光阴,将日子描摹成一朵花的模样,留一抹春色于心底,便会有一隅温暖,收留我的漂泊。许一段寻常的时光,与你在一枚旧词里,用寂寂的字符,写风花雪月,亦写柴米油盐,将最深的情,私藏在心中,安放于最远的天涯。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总觉得,春天适合奔赴一场万水千山的约会,寻一个念念不忘的人,遇见,便是温暖,即便山远水长,只要心中有期盼,也终会抵达。人世间最美的穿越,是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最美的情,是初心若雪的通透,多远的路,都挡不住思念的脚步,我邀春风唤醒一树桃花,只为与你,在春天相遇。 总想,在似水流年中寻一份永远,永远有多远?是经过百转千回后的那一抹眷恋,是与你走过长长岁月后写下的那一首诗,是千帆过后你为我写就最安稳的落笔。沈从文说,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一头是青丝,这里头是白发。 岁月无声,且以深情共余生。虽说北方的现在还是晓寒,若你在我身旁时,便会百花齐放,鸟鸣蝉唱。世间浮华,都不及你的陪伴,无论是春暖花开,还是落英缤纷,你在,便是此生圆满。灵魂的相悦,在爱的原乡,想与你午后听风,看同样的月亮,任时光流转,无关风月,只关季节。 不是所有的光阴,都能开出意念里的花朵,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有的时候真的觉得累了,就想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里有云水禅心的庭院,有清风流水照花溪,又或者,什么都没有,只有你的那句,我会一直陪着你,便足够了。 如果你愿意,我想春水装点你不老的容颜,我想今生只为你煮茶,只为你写诗,然后,等你送我一场盛大的春天,看桃花依旧笑春风,于暖暖的茶香中,用一只瘦笔,临摹与你初见的模样。 将一份美好的情愫,安放在春的眉眼,是否能开出繁花朵朵?寻常的岁月里,鸟儿在窗外欢快的鸣叫,枝头一点绿,都会让人心生欢喜。春天应该很好,倘若你能在场,沐着明媚的阳光,好想写一封温暖的情书给你,不写相思词,不赋缠绵曲,只著一纸春色,诉一份心语。总是相信,有清风和花朵的地方,也一定会有诗和远方,如此,我愿于百花深处,把每个朴素的日子都过成良辰,与你,一生如沐春风。 看见真相 如今,谎言往往比真相更受人欢迎,是因为人们愿意相信他们已经相信的东西。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因此停止对真相的探寻。 春节前夕,“六小龄童春晚节目被毙”占满各大头条,其原因在于六小龄童在微博发布了一张晚会剧照,而网友发现春晚节目单里并没有六小龄童,于是网友一时间炸开了锅,纷纷传言“六小龄童节目被毙”。这件事持续了好几天,后来,人们发现六小龄童参加的是央视戏曲春晚,而他本人也说未接到春晚邀请,“毙节目”这事纯属胡诌。闹了这么久,猴哥还是没上春晚。 如今是一个网络全球化的时代,信息飞速传播以至于谣言也可以在传播的过程中成为事实。而可怕的是没有人愿意关注一个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一个观点而不是事实,这使人们容易被事情的表象蒙蔽。如今常常可见一些观点鲜明的文章,它讲述的不是事实而只是作者的一些观点。这样下去没有人关注事实,所写的文章也不过起来一种无用的宣泄。前几天看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感慨良多,一篇新闻报道要花上成月的时间取证,采访,编辑,直到发表。记者们不分日夜,心系这篇报道,可以说它花费记者们很大的心血。我想说,这种新闻工作者的求真态度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切,为了真相。 也是不久前,“中国诺贝尔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起因在于几年前一个工人郭英森在节目上谈论引力波,反而被方舟子等人嘲笑。那几天刚好引力波被证实存在,于是几年前的这个视频被翻出来,人们纷纷讽刺“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还有人说“不要歧视一个有梦想的人”。每个人都义愤填膺,可是义愤填膺了然后呢,没有人关注这个事件的真实性,没有人去了解这个工人到底懂不懂引力波。看了一些资料发现郭说自己的理论无懈可击,但是却从来没有给出数学证明。后来发现这只是民科的营销活动,是炒作,可以说方舟子的批评是对的。 蔡康永讲过一个例子说秦桧是被误解的人。人们误解是秦桧杀了岳飞,还做了一尊雕像让他永远跪着。而实际上想要杀害岳飞的是宋高宗,因为宋高宗不愿意让自己的老爸回来执政,而岳飞刚好是赞同让老皇帝回来的人,所以宋高宗就把他杀了,万人唾骂的秦桧只不过是做了宋高宗的手套。我们所眼看的甚至我们一直相信的都不一定是事实,真相永远是笼罩在迷雾之后的。我们很容易相信一些看似正确的信息,并作了这些信息的传播者,然后有更多的人相信这些信息。这个时代相信太容易了,我们要学会不相信,这样才能更好地追寻一个事件本身的意义。谣言就是谣言,永远也不可能变成事实。当每个人都去相信谣言的时候,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因得罪宙斯被判处在地狱受罚,他必须每天推一块石头上山,但是每当他要推到山顶的时候,石头就会滚落下来 。这个时候,一切又重新开始。历史如此,现实如此,一切不过是无意义的轮回。误解永远存在,而真相总是不被相信的那一个。 还有,央视在很久以前就发布微博公开征询民意,每个人都可以向春晚推荐节目或者想让谁上春晚。而可笑的是,当时央视的微博评论没有一个是“猴哥就上去不表演节目,说一声俺老孙去也,我就能泪奔。”对了,那个时候,他们想听刘德华唱《屯儿》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