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者,⼈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德者,⼈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2022-08-25    05'02''

主播: @心语@

44 0

介绍:
原典 德者,⼈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所谓德,就是⼈的所得,就是让世间万物各得其所,得到它所希望得到的。 注释 注⽈:有求之谓欲。欲⽽不得,⾮德之⾄也。有所求就是欲望,有欲望⽽不能实现,就不是德。求于规矩者,得⽅圆⽽已矣;求于权衡者,得轻重⽽已矣。求于德者,⽆所欲⽽不得。可见所谓的“德”,就 是“得”,就是使⼴⼤民众各得其所,各得其位,各尽其材,使世间的万事万物充分发挥⾃⼰的长处,满⾜⾃⼰的愿望,⽽绝对不是据为⼰有的意思。君⾂⽗⼦得之,以为君⾂⽗⼦; 昆⾍草⽊得之,以为昆⾍草⽊。⼤得以成⼤,⼩得以成⼩。迩之⼀⾝,远之万物,⽆所欲⽽不得也。 也就是孔⼦所希望的“⽼有所终,壮有所⽤,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境界。但是欲望的实现必须遵循⼀定的规则,不能疯狂地没有原则地索取,所谓没有规矩不成⽅圆,不讲道德的⼈,尽管费尽⼼机,他的欲望终将落空,只有以道德为⽴⾝处世 的根基,才能有求必应、⼼想事成,君⾂⽗⼦才会各尽其责、各得其位,鱼⾍草⽊才能依从⾃然规律⽣息繁荣。只要遵从这样的法则,⼤欲求必有⼤成就,⼩欲求也有⼩成就,从⾃⾝的修养到万事万物,没有不能得到的。这就是⼈世间最⼤的功德、最⼤的谋略!反过来,如果⼼胸狭窄、⽬光短浅,只追求个⼈的、眼前的蝇头⼩利,其结果则是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不能成就。 天之德也。天地草⽊各得所产,飞禽、王⽒⽈:“阴阳、寒暑运在四时,风⾬顺序,润滋万物,是天之德 ⾛兽,各安其居;⼭川万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 地之德也。讲明圣⼈经书,通晓古今事理。安居养性, ⼈之德也。” 正⼼修⾝,忠于君主,孝于⽗母,诚信于朋友,是⼈之德也。” [译文]德,即人顺应自然的安排而使欲求得到满足的能力,它支配世间万物,使他们各自的欲求得到满足。 [释评]老子是我国历史 上的大智者,他曾与-位 老翁探讨过有关寿命长短和人生意义的问题。 那位老翁是个长寿的人,他得意地对老子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屑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到现在,一直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良田却没有一一席之地,盖了豪华的屋宇却落身润。于郊外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制作只砖片无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却只勿给自己换来早逝。这难道不可笑吗?” 老子听了,微微笑,吩咐-名弟子说:“找一 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仙翁您是愿是意要砖头还是愿意要石头?”老翁得意地取过砖头放在自己面前,说:“我当然选择砖头。”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校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能够砌墙盖房,大有用场。”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众人纷纷说要砖头而不要石头。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还是砖头寿命长呢?”老翁说:“当然是石头的寿命长。”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族忽忘之,长亦不长啊”。听罢老子的一番宏论,老翁无地自容。 可见,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不在于索取多少,而在于是否为他人和社会所用。如果仅仅是向社会和他人索取,那么这样的人生毫无价值。“奉献”即是《素书》中所说的“德”。 奉献是一种精神,但首先应体现在行动上。奉献的具体行为表现各异,但其精神实质都是无私和忘我。奉献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个人的工作如何、能力大小,都在有意无意地自我奉献着,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他人奉献的成果,实践着“各有所得,各得其所欲”的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