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家庭》:当你老了,婚姻会不会让你感到幸福?

《婚姻与家庭》:当你老了,婚姻会不会让你感到幸福?

2017-01-13    05'19''

主播: 中国心理

129 6

介绍:
微信公众号:心心点灯PSY 各位好,欢迎收听《知识新闻》,我是许诺。 这条我来给大家介绍一项心理学的新研究,那就是当你老了,婚姻会不会让你感到更幸福。 咱们可能都听过这种说法,叫“千金难买老来伴”,也就是说,等你老了,身边有个相互扶持的伴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2016年9月发表在美国老牌杂志《婚姻与家庭》上的一篇研究就指出,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当你老了,婚姻并不会使你感到更幸福。 进入正题之前,咱们先来介绍一下《婚姻与家庭》这本杂志。这本创刊于1939年的杂志,是美国家庭关系协会旗下的一本严肃的学术刊物,主要讨论的是关于婚姻、两性关系、家庭这样的议题。 今天要介绍的发表在《婚姻与家庭》上的文章,讨论了这么一个话题,那就是:当你老了,婚姻会不会让你感到更幸福?我们通常认为,婚姻是我们走向幸福的必经道路,而这也是心理学家在开始进行调查之前所预想的。 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的两位教授带着这样的预想,着手进行了调查。他们先找了一千多名上了年纪的人,他们的年龄在57岁到85岁之间,根据人们的婚恋状态,把调查对象分为四种:已婚者、同居者、约会者和单身者。研究人员预测,已婚者应该是幸福水平最高的,其次是同居者,排第三的是约会者,最后,最不幸福的是单身的人。 在这儿咱们先来说说,心理学家是如何定义幸福的。幸福在心理学上可以被表述为“心理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包含着一系列的指标,研究者们依据心理幸福感的指标,设计了问卷。他们问了一些问题来测量被试者的压力感,比如“生活中有好多困难,我觉得我根本没办法战胜它们”;然后又问了一些问题测量被试者的孤独感;还问了一些问题来测量被试者的抑郁感。就这样,从压力感、孤独感和抑郁感三个方向,对测试者的心理幸福感进行了衡量。最终的结果出人意料。已婚者并不是心理幸福水平最高的。 先来说明这么一件事儿,那就是四类人群在三项指标上的表现,各有高低,所以研究没能给出一个综合评价,给四种人群的幸福感排个一二三四,但观察研究结果你会发现一些规律。首先是对老龄女性而言,婚恋状态对幸福感并没有什么显著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在婚姻关系中,一直在扮演着奉献者的角色,所以结不结婚对幸福影响没那么大。 男性是婚姻里的接受者,伴侣对男性而言很重要,不过并不是结了婚的老年男性就最幸福。在这四类人群里,同居的老年男性,压力感、孤独感和抑郁感三项指标都是最低的,也就是说同居者的幸福感最高,这就和人们之前的设想——结了婚的更幸福——很不一样。 但是为什么同居者的男性幸福感却是最高的呢?研究人员解释说,可能是因为,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想要的只是一种简简单单的陪伴,同居正好能满足这样的需要,他们已经不像年轻人那样满眼都是爱情。 我们都以为,婚姻会带来社会依恋,会带来承诺、责任,可以提高我们的心理幸福水平。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在这里引用了另外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这项研究提出,婚姻之所以不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是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关系一样重要,它也影响着我们的幸福感。不过这个社会关系并不特指婚姻关系,而是指我们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婚姻关系只是一小块。研究发现,不论对男性还是女性,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抑郁感、压力感和孤独感就会越少,但婚姻就好像把我们带到了一座孤岛上,我们本来可以从很多人那里得到的社会支持,现在全落到了配偶身上。与已婚的人相比,未婚的人就跟他们的朋友、父母、兄弟姐妹保持着更密切的联系,而这或许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许诺认为,婚姻或许不是获得幸福感的关键,拥有稳固且亲密的社会关系,同样重要。亲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其实在研究结果里也有体现,虽然四种人群在各个单项指标上的分数,有高有低,但单身的老年男性,各项压力指标都是最高的,也就是说独身的老年男性最不幸福。 好,这条就是这样,感谢收听,我是许诺,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