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读史】家训的力量之37——成事须有志、识、恒有学者考证,现存的曾国藩日记、家书、奏折、书信、诗文等约1600万字。加上遗失的,以及未整理刊刻的,几有2000万字之多。其中,尤以曾国藩的家书居多。据统计其现存家书,曾国藩32年间写有家书1459封,年平均73封,最多一年竟写了235封。曾国藩的一封家书平均在千字左右,最长一封甚至有3000字之多。慢慢读来,受益颇多。譬如,《曾文正公家书》有言:“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这段话易于理解。曾国藩说,我们读书学习,必须具备三点:第一要有远大的志向,第二要有广博的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有志者,不甘于落伍掉队,不甘于落在后面。见识广博,就知道学海无涯,不会取得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道理听了一百遭,谁都不如自己高。”就像寓言故事里的河伯观海、井蛙窥天,眼界实在是太小了。有恒心,坚持去做,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志、识、恒,三者缺一不可。先说志。古今成大事者,必先立大志。曾国藩年轻时,看到自身的弱点和不足,立志修身。他向倭仁学“敬”,“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向唐鉴学“静”,“内心清静,自有远大”。他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其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有志者,事竟成。曾国藩“高处立志,低处修身”,终是“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硬骨头。”再说识。我们看曾国藩,应该是一个科举出身、饱读经书,标准的儒家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但从其所作所为,却可知其见识非凡。一是在孩子成长上。他的两个儿子曾纪泽、曾纪鸿都不愿意参加走科举的路子,没想到曾国藩不仅理解,还完全支持两个孩子“不务正业”。过后再看,曾纪泽曾代表清王朝出使英法俄,成为青史留名的外交家;曾纪鸿成为中国近代数学家,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曾国藩这位老爹绝对具有开放性,更有前瞻性。二是在选用科技人才上。他始终认为“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坚持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他筹款六万八千两白银,交由容闳全权负责采买机器设备,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机器制造厂——江南制造局;他筹款支持容闳的留学生计划,清王朝第一次选派了30人的少年留学生团队,学成归国后成为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顶尖人才。他还支持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一批科技人才开展学术研究,开启洋务运动。三是在带兵治兵上。曾国藩重视思想教育,训家规、训营规。每次练兵,曾国藩都亲自训话,训一次话差不多有半个多时辰。他要求将官训练士兵要像父兄教导子弟一般,在军规中明确伦理纲常,为了让官兵记得住,他将部队要求、行军规矩、战斗要领都编进《保守平安歌》《水师得胜歌》《陆军得胜歌》《爱民歌》等歌谣里,教会官兵学唱、传唱。再说恒。曾国藩每天坚持读书学习,即使行军打仗也不耽误,他强调“吾日治军事,治吏事,若不兼读圣贤书,则心不能养,理不能明,何以能知人,何以能应事。古往今来,膺大位而颠蹶者,皆不学之过也。”曾国藩每天坚持做“日课——修身十二条”,时时反求诸己,反躬自省,对自身的浮躁、傲慢、虚伪、好色等问题,力行立改,说到做到。曾国藩不仅自己有恒,教导学生也要求有恒。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幕僚,以前爱睡懒觉,硬是被曾国藩给扳了过来。李鸿章曾对曾国藩孙女婿吴永说:我老师实在厉害。从前我在他大营中从他办事,他每天一早起来,六点钟就吃早饭,我贪睡总赶不上,他偏要等我一同上桌。我没法,只得勉强赶起,胡乱盥洗,朦膧前去过卯,真受不了。迨日久勉强惯了,习以为常,也渐觉不甚吃苦。所以我后来自己办事,亦能起早,才知道受益不尽,这都是我老师造就出来的。曾国藩这一生,可谓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建立如此丰功大业,也可以说是得益于他的志、识、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