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玲  朗读《没有围墙的“颐和”》

宋俊玲 朗读《没有围墙的“颐和”》

2021-03-30    21'22''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1522 11

介绍:
没有“围墙”的颐和 原创 郑委老师 朗读 宋俊玲 2021.3.30 前言 2021年颐和学校针对孩子的生命状态分成了四个学部,学部之间并没有高低之分,四个学部的学生可以相互流通。学部的划分,意味着颐和学校正式拥有的教学教务和生命成长相结合的教育系统,能有步骤、有系统的培养孩子成为中国的栋梁。在2021年春季颐和家长研修会,郑委老师详细讲解了为何设立颐和的四个学部和四个学部的方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颐和”将会如何发展。 了解、理解、才开始爱 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对孩子充满了要求和期待,“要”孩子优秀,“要”孩子学习好,“要”孩子有礼貌品行好。当然,物质上的东西是可以通过“要”来得到,但人格品质呢?可以通过“要”就拥有吗?孩子没有责任心,家长“要”孩子有责任心就能“要”到吗?学习了爱与幸福,很多家长明白了“要”是一种自私,所以对孩子变成“不要”,“不要”孩子成绩好,“不要”孩子品行好。但“不要”也是一种“要”,“不要”是“要”一端。“不要”似乎是降低了对孩子的要求,但却没有了培养孩子的方向。 “要”的反义词不是“不要”,而是“给”。培养孩子是让孩子社会化的过程。家长自己有责任心,“给”到孩子责任心,孩子接收后才会拥有“责任心”。只有给予孩子没有的东西,他才会拥有。 所以想“要”孩子“有”,需要这四部分: 1. 你自己有没有这个东西?—— 改变永远是自己,学会了就有了;或让孩子到“有”的地方寻找,就像你不会治病就把孩子送到医院治病,不会做饭就带孩子去饭店找厨师做。 2. 你愿不愿意给?—— 你的内心是自私还是无私?愿意给的同时还需要慢慢的给,看时机给,像孩子学吃饭、走路一样,吃饭得一勺一勺喂,该喂时候喂,直到人家会吃;走路该扶的时候扶,直到人家会走。在合适的时机下给出,不执着结果。 3. 孩子愿不愿意收?——孩子喜欢你吗?孩子信任你吗?和你的关系融洽吗?只有孩子喜欢你信任你的时候才愿意接受。 4. 知道孩子缺什么 —— 你了解孩子吗?你能看见孩子的内心吗?只有了解,才有理解;只有理解,才开始爱。 培养孩子的正确顺序是“你看见他缺少什么——他愿意收下——你愿意给出去——你拥有他缺失的东西”。 所以教育要关注孩子缺少什么东西,缺什么补什么,只有了解、理解了,才会爱他。 所以,爱与幸福常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会依附于“要”,“要”的背后是自私、是自我,爱是无私和无我的,所以“要”是给不到他人温暖和力量的。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爱,爱是理解、尊重、温暖,爱是给予的,不是要来的。只有无私的“给”,才能让孩子内心产生生命的力量,不断的向上成长。 没有“围墙”的颐和 家长们把孩子送来颐和学校也总想“要”些什么,“要”孩子优秀,“要”孩子有志向,“要”孩子成为栋梁。颐和学校更关注孩子“缺”什么,我们能给孩子“补”什么。 颐和今年有一个大改革,我们把颐和学校划分成了ABCD四个学部。颐和的四个学部是按孩子的成长规律划分的。每一个学部都针对不同孩子缺少的东西设立的。 每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是光明的,明是内在的心境,光是外在的状态。出生时的他多自信,多勤奋地探索学习,无论你怎么对他,他一样爱你,他有着完整的赤子之心。但随着他长大,父母有着太多的要求和控制,他接收了很多负能量(害怕、担心、控制、索取),他的光芒太小抵不住负的能量,他就建立一道墙,这道墙也可以说是一层自我保护的面具和铠甲,让他内在的光发不出来了。我们很多成人也是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就把自己关到了黑屋子里,一直到死都带着面具和铠甲。 但不管这层面具和铠甲有多厚,孩子的内在都是光明的,都是至善的,所以人类的文明和文化都会引领一个生命去摆脱桎梏,发出自己内在的光明。遇到好的老师、好的学校、或者好的机缘会引领孩子找回自己的赤子之心。找回赤子之心就需要经历四步: A 休养生息 我们的孩子身上带着面具和铠甲,这个外壳并不是不好,是曾经保护过孩子的东西,我们需要让他把它卸下来,把内在的伤痛释放掉。我们让他呆在一个非常温暖的地方,让他相信世界上有光明,在温暖的环境中有温暖的人陪伴他,重新让他再做一次孩子。 在他相信的过程中,孩子一定会折腾、会闹。他的折腾和闹是为了证明【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做到无条件地爱他】,因为他曾经相信过世界上有爱,但他打开心扉的时候却被伤害了,在他重新打开自己的保护壳之前一定会反复折腾,例如:不起床、玩手机、天天折腾、五花八门的折腾,我们都会让他去做。当他们发现“这些人不管我多么坏,都还愿意爱我”的时候,他就会真正地相信这些人,会把“壳”打开,会真实起来。只有真实,他才会有被温暖的光照射。 这就是颐和的A学部——心灵小院。A学部就是让孩子感应到光,他相信这个世界有人爱他,他只要相信,他就愿意改变,如果不相信,他就不会改变。所以小院准备了四个东西:温暖、陪伴、接纳和信任。 A学部并不推动孩子的改变和成长,只负责温暖、陪伴、接纳和信任。 B 生命成长 孩子开始真实了,但这个壳打开后不久就会关上,遇到情绪的时候才会再次打开。壳里藏的黑暗却还是在的,需要一次一次的清理干净。所以孩子从A学部感受到温暖有力量面对自己后就会来到B学部。 B学部是我们今年最重要的学部。B学部就是要“直面”。直面过去,直面内心的声音。这个过程特别疼,因为需要把过去的伤痛翻腾出来,老师们用能量击穿孩子,撕下面具和铠甲,不断地打开心扉,把黑色的“垃圾”倒出来,让光照进来,让内心的屋子亮堂起来。这就是清垃圾的过程。 在B学部,我们创造一切机会,让他面对他面对不了的东西,一点点清垃圾,一点点的直面,直面后就会有勇气,有了勇气就可以面对很多困难和问题,能面对困难和问题,而最终要面对的是自己,不堪的自己和光明的自己。勇气来了,力量就来了,经历过后,他会由内而外的产生生命的力量重新面对自己的人生。 B学部叫生命成长学校,是让生命感动生命的地方,让一个人看见自己的生命,看见别人的生命的地方。什么是生命?就是生下来之后的使命。B学部是直面、勇气、力量、生命。B学部可能会非常的“惨烈”,但是直面了就会有勇气和力量。 A、B学部今年会大量的做亲子户外活动,家长和孩子手拉手共同挑战,说说心里话,产生更美好的链接。孩子也好,家长也好,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呆自己的黑屋里,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没有走进过彼此的生命。我们会通过这些亲子活动,打开父母和孩子的心扉,看见彼此的生命,看见彼此的美好。 我们尤其会对B学部的老师、家长和孩子要求很高。今年颐和所有老师要做基本功“我是谁,负全责,清垃圾,去表达,能四动”。我们老师全都能过关,家长全都能学习,孩子也会开始变化,这样的变化会是特别大的。 C 志向高远 孩子在B学部直面自己,拥有了勇气和力量。接下来他们就需要为自己的志向而拼搏了,于是他们就进入了C学部。C学部需要让孩子学习。孩子们在学习中积蓄力量,交高人、读好书、长见识,找到自己的榜样,为自己的志向拼搏。发展到一定程度,C学部要建在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的周边,让孩子在有竞争的城市里磨炼心志、坚定信念。 C学部每一位老师和孩子都要掌握爱与幸福五事规:“仿榜样,负全责,去拼搏,志高远,成榜样”。你的一生到底是为钱财还是为名利,我们确定一个人有多光明,是以多少人把你当成榜样来学习,拥有让别人喜爱和爱别人的能力,而不是你赚了多少钱,多有名。C学部就是让孩子们学习、拼搏、优秀、拥有志向的。 D 展翅高飞 孩子们拥有了志向,也拥有了拼搏的力量和勇气,就要到更加广阔的天空去飞翔。 他们会走进大学,走向社会,走入人民,走近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孩子们离开颐和后,他们的一辈子都在成长和修行,他们会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和社会。无论他在哪个地方工作,哪个地方生活,只要他们在,光明都会在他们身上散发,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感动别人的生命,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别人的行动,他们生命绽放也能帮助别人的生命绽放。离开颐和后,他们仍能无限地追求完善的自我,止于至善,让自己内在生命散发着无限的光芒。这就是我们最终想培养的拥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大写的人。所以D学部是:成长、点亮、照亮、至善。 A学部 —— 修养生息 全然接纳,释放伤痛、感受真爱、找回力量。 B学部 —— 生命成长 生命教育,热爱生活、自信上进、拥有自律。 C学部 —— 志向高远 勤奋学习,一技之长、冲刺高考、国外名校。 D学部 —— 展翅高飞 找到榜样,探寻真理、充分体验、成为栋梁。 每一个人的生命色彩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生命状态都不一样,这就是颐和分成ABCD学部的原因。A学部就是让孩子自由地待着,让孩子感受到温暖,让他去相信,相信了就去B学部破壳,破完壳后就去C学部去增加力量增加光,然后再到D学部,成为照亮他人的人。 A学部,要更多温暖的人给他温暖和爱,让他相信。需要特别温暖的老师,让他感受到爱。B学部,老师要给他力量,让他历事炼心,让他破壳。需要直指人心的老师,让他愿意直面自己。C学部,就是让更多的光照到他,给他力量去拼搏。需要给孩子力量的老师。让他有更多的力量去面对。不是到A就留级,到D就升级,是来来回回的过程,因为生命的成长就是螺旋上升的过程。 我们希望颐和成为一个生命成长的摇篮,让每个来这里的孩子,都走完ABCD四个阶段,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四个学部按照孩子不同阶段的生命状态设立,没有高低之分。颐和学校会按照孩子成长过程中呈现的不同状态,调整孩子到不同的学部学习。这四个学部的能量和文化体系完全不一样,却会形成一个整体,构成一个人生命状态调整和修行的完整系统,这就是“大颐和”。 颐和永远在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