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芬 朗读 《爸爸妈妈们,孙悟空是个好人吗?》

陈淑芬 朗读 《爸爸妈妈们,孙悟空是个好人吗?》

2021-08-08    12'00''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644 11

介绍:
爸爸妈妈们,孙悟空是好人吗? 作者:郑委老师 发布时间:20210807 【今天发布的是郑委老师写于2013年12月4日的一篇博文,他告诉我们:家长“重智轻德”,结果是孩子“有才无德”。】 朗读人:陈淑芬 “孙悟空是个好人吗?”这是我常常问家长的一句话。 “孙悟空当然是个好人!”这也是我常常听到的家长答案。 “好人会带紧箍咒吗?!”当我问到这句话的时候,很多家长都陷入了沉思。如果孙悟空是个好人的话,为什么要用一个外在的物件儿(工具)——“紧箍咒”来约束他的行为。 如果孙悟空没有紧箍咒会是什么结果? 紧箍咒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大家应该仔细想想这个问题! 孙悟空如果没有紧箍咒的话... 取经前,孙悟空没有紧箍咒。他从石头中蹦出来,没有父母,没有家庭环境的正确教育,他“自由发展”,发展的结果就是“一切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不去尊重大众认同的基本规则”,拉帮结派而占山为王,其实就是土匪;聪明好学而桀骜不驯,其实就是抢劫;多才多艺而大闹天宫,其实就是违法。 取经途中,如果孙悟空没有紧箍咒会发生什么?我们从唐僧一次一次念紧箍咒就知道答案,孙悟空因为“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只要不符合他的标准,他就会滥杀无辜、他就会弑父弑母(唐僧)、他就会半途而废、他一定会受到制裁(五指山下)。 当代中国家长培养孩子,很多人内心的潜意识是在“培养着一个一个不带紧箍咒的孙悟空”,他们关注孩子多才多艺(72变),他们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自我意识过度而自私和缺德),但他们从来不系统地培养孩子的德行和责任、自律和规则,那么就可能培养出来的是一个一个“有才无德”的社会蛀虫和败类。 药家鑫努力学习、多才多艺、考上大学、自食其力、追求成功,但是却在自己的利益可能受到伤害的时候,举刀杀人,这就是一个不带紧箍咒的孙悟空; 李天一名校学生、申奥大使、音乐天才、冰球健将,但自私享乐——寻找刺激时会****,以自己感受为中心、在自己不满意的时候会大打出手, 这就是一个不带紧箍咒的孙悟空; 汪九刀家长寄予厚望——出国留学,但从小到大,都是被满足过度的孩子,内心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满足他的需要,当自己的需要不被满足的时候(妈妈不给钱),尽然会向亲妈扎下九刀,这就是一个不带紧箍咒的孙悟空; 啃老的孩子、跳楼的孩子、网瘾的孩子、享乐的孩子、和家长叛逆的孩子,不都是在家长培养“不带紧箍咒的孙悟空”的教育理念下的产物吗? 何为“不带紧箍咒的孙悟空式教育理念”? 其实就是家长从小到大,关注最多的是孩子的智力、才艺、学习、成绩这些才华方面的培养,却很少系统引导孩子德行、责任、自律、规则、利他这些做人方面的培养,这就是家长“重智轻德”,结果是孩子“有才无德”,简称缺德的孩子。缺德的孩子如果缺的德再多一点,就是违法犯罪,自会有天道和国家机关来帮助家长管教。 很多家长会问:“我们小时候家长也没有系统引导过我们的德行和责任啊,难道我们都缺德吗?” 因为在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社会有责任和道德底线,尽管作为家长没有系统的引导我们,但那个年代,我们不能做缺德和不负责任的事情。如果我们做了,会被社会所不容。 那个时候,学习不好不是问题,人品不好是大问题; 那个时候再差的孩子心里都知道,考个技校当个兵我也要自食其力,养活父母; 那个时候孩子在外面干坏事,父母没有看到,但只要是大人看到都会上前来教育孩子…… 而短短的三十年,我们进入了社会的转型期,很多人开始“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为了挣钱可以逾越道德底线”“为了升官可以扔掉责任”,我们的社会失去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如果家长不科学系统的引导孩子“自律、规则、责任、道德”意识的话,那你的孩子会成为一个“没有自律、没有规则、没有责任、缺少道德”的孩子。看看自己的孩子: 自私吗? 自我为中心吗? 不满意就哭闹吗? 考虑别人的感受吗? 爱找理由和借口吗? 积极向上吗? 满眼是不是都是别人的不是呢? 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的话,你将面临怎样的晚年生活? 孙悟空成佛(孩子成龙成凤)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占山为王,大闹天空。 完全是社会中的危险人物,最终结果受到了天道和国家机关的制裁,被压在五行山下,“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二阶段:跟着高人,被戴上紧箍咒。 紧箍咒就是“道德和责任的底线”,如果你违反了底线,就一定会受到惩罚。小错误我们悔改,大错误会导致极端事件。没有紧箍咒如何规范和避免? 第三个阶段: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有体验才会有经验”,这就是修行。修行不是脑子里学习,修行是“行知合一”。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过程中,锻炼了本领,学会了求助,不断地反思,规范了行为,收敛了心性。 第四个阶段:成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跟唐僧说:“师父,把我的紧箍咒去掉吧。”唐僧说:“你摸摸看,还有没有?”“没有了!”这就是修行的结果——只管修行,不问前程,突然一天,你就会有最大的收获。 家长教育孩子也是一样: 1.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方式和方法正确。决不能“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否则会酿成大祸,小则扰乱家庭,中则损人利己,大则违法犯罪。 2.做人引导永远比才华培养重要得多。“给每个孩子内心中都装一个紧箍咒”,让孩子有道德底线,有责任意识,否则才华越多危害越大。 3.放手让孩子去体验。有体验才会有经验,有经验才会有智慧,放手是关键,但“做人不放手,做事要放手”,在做事过程中多总结多反思,在做事过程中学做人,做事能力越来越强,做人能力越来越高。 4.成龙成凤。何为龙凤?不是当官的、有钱的、物质条件好的人,而是人们从内心中敬佩的、尊重的、愿意帮助的人!“人敬则贵”。 家长朋友们,改变观念吧:千万不要培养出一个“不带紧箍咒的孙悟空”。否则,你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