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位诺奖得主:良好的教育是成才的关键

亚洲首位诺奖得主:良好的教育是成才的关键

2023-03-09    05'19''

主播: 百利天下留学

121 0

介绍:
你好,这里是百利留学声,我是为你带来100位诺奖得主传奇故事的Yoyo老师。今天为你介绍的是来自印度的阿马蒂亚•森教授,为了表彰他在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理论研究上的突出贡献,以及他对社会最贫穷的人们所面临问题的关心,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他。值得一提的是,森教授是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在阅读了一些有关森教授的资料之后,我发现他在童年时期所处的环境极大影响了他的思维方式和他关注的核心,也指引了他的研究方向。而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随后出国深造是当时印度上流知识阶层普遍的成长轨迹。1933年3月,阿马蒂亚•森出生在印度孟加拉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达卡大学的化学系教授,母亲是作家及孟加拉邦一家文学杂志的出版人。他的外祖父是研究中世纪印度文学的著名学者,跟诗人泰戈尔是好朋友。事实上,“阿玛蒂亚”这个名字就是泰戈尔给起的,在梵语中意为不朽。 阿马蒂亚•森的初高中教育都是在泰戈尔创办的学校中完成的。这里完全不以考试和成绩为导向,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校,森主要学习数学和梵文,还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他从印度文学和传统故事中获得了渊博的知识,也认识到人的身份是多元的,无论是民族的、阶级的还是宗教的。因此,他说:"在这样一个开放活跃、意见自由的环境氛围中,理性的绝对优先地位得到了维护。人类身份不需要一个特定的领域,这种直觉从古代经典中有力地传到我的耳朵里"。浸染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森矢志向学,不断探索让他认为有意义的领域。 1951年,阿马蒂亚•森搬到加尔各答居住,在大学里学习数学和经济学。他说:“我之所以选择经济学作为本科专业,是因为了解一些经济学知识对改造印度的工作至关重要”。在他的眼中,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各种特性——经济的世界、社会的世界,以及道德的世界。他研究经济学的重要动机之一,是帮助他的祖国印度摆脱经济贫困,走向繁荣。为此,他曾选择经济发展问题作为他的主攻方向之一。 1953年他离开印度,进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继续深造,并于1959年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相继在印度德里大学经济学院、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万灵学院、哈佛大学等高等学府教授经济学和哲学等。1998年,他复回剑桥,任三一学院院长。5年后,他又返回哈佛工作。他辗转于欧美著名学府,但始终和印度国内的大学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德里大学,他一直是这所大学的荣誉教授。不仅如此,他一直保持着印度国籍,这保证了他有对于印度国内公众事务的发言权。 在孟加拉生活时,阿马蒂亚•森目睹了1943年孟加拉的饥荒,那场饥荒导致约300万人死亡。而且,他还看到这场饥荒的影响是如何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不均衡地分布的。他认为,饥荒并不是因为粮食短缺而爆发,问题更多是由分配不均引起的。只有建立起平等、富有政治责任感的社会氛围,饥荒才能得到避免;同时要消灭非物质性匮乏,因为贫困与不自由、居无定所与安全感总是同时出现。此外,他注意到当时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强烈的宗教紧张关系,在独立后导致了印度的分治和巴基斯坦的出现,他说 "在理解贫穷和宗教暴力本身时,必须包括经济阶层,因为贫穷剥夺了一个人的真正自由。亲历这些事件,指引了森教授后来几十年的学术研究方向。 阿马蒂亚•森所关注的经济学问题与正义和公平紧密相关。那这些有关正义和公平的经济学问题,与生活在相对富足的环境中的你,有什么关系吗?明天的节目我会继续为你带来森教授的故事,不要忘记下载百利天下教育APP,持续收听哦!感谢你的聆听,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