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腔》作者:秦岭风 朗诵:兰祥琳

《老腔》作者:秦岭风 朗诵:兰祥琳

2019-11-06    04'23''

主播: 南宫寂尘

506 0

介绍:
    一曲高亢苍凉的老腔,十里八村路断行人,在我家乡华山脚下,无论逢年过节还是红白喜事,老腔便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最常见的娱乐形式。       张家儿子结婚,李家婆娘生娃娃,老槐树下,顺手拽一把长凳,抄起家伙什,在众人嬉闹推搡中,能唱的轮番上场,当然,老腔不是人人都会唱的。 据说老腔的渊源和西汉漕运有关,在双泉村不远处的三河口,自古以来就是黄河西通长安的水陆码头。因为逆水行舟,船工们一边拉着纤绳,一边喊着号子,形成了老腔独有的一人唱,众人和的“拉坡调”。“众人帮腔满台吼,惊木一击泣鬼神”这就是对老腔最形象的描绘。      老腔之所以老,在于它的老土,这种土的掉渣的表演形式绝无仅有。无需华丽的舞台,田间地头,村口麦场,一条木凳、一把月琴、一面锣、一面鼓、顺手拾起一木头疙瘩,便可击打成调,只要高兴,五六个人吆喝一声便可开场。       老腔一开口,黄河也要抖三抖。一人主唱,众人和,一时间,鼓乐喧天,群情激昂,唱到尽兴时,众人仰天长吼,用脚使劲跺地。似乎让人看到了古战场上的刀光剑影,长枪大戟,忽而万马齐鸣、气吞山河,忽而鸣金收兵、戛然无声。       这种苍凉悲壮的唱腔,粗糙中不乏细腻,悲怆中充满希冀,它剔除了个人的悲喜,以众人的姿态演绎人世沧桑,就像一双粗糙而又温柔的手,在现世的浮华中,抚慰每一个浮躁的灵魂。在西北风的撕扯中,挣扎着拧结成高亢悲壮的曲调,撞击着每一个与它不期而遇的行人。       一声老腔吼不尽人世沧桑,一幕皮影演不完世态炎凉。在不经意时,我总想起老腔艺人白毛那段《人面桃花》。无数次,我曾为之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