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传》第一部分

《杨绛先生传》第一部分

2020-05-25    20'31''

主播: 知足常乐😽😆🎥

47 0

介绍:
01.全文导读 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遇见你,我是简老师。今天,我将为你解读《生于优秀,归于优雅:做杨绛一样的女子》这本书,为您揭开杨绛这位传奇才女的一生。 民国的奇女子有很多,比较知名的有才貌双全的林徽因,年少成名的的张爱玲。其实民国时期还有这样一位女子,被世人尊称为先生。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先生作为国礼献给西班牙国王。不仅如此,她还创作过很多脍炙人口的剧本以及小说。丈夫称赞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而且绝无仅有地集妻子,情人,朋友于一身。 听到这里你可能已经知道了,这个女子就是杨绛。她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同时她是钱钟书的夫人。她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但从未丧失过对生活的热情,相反,她总是以平静恬淡、不卑不亢的精神来面对一切困境。文如其人,她创作的喜剧也常常让人们笑中带泪,在苦难中预见希望。 那么,作为一名女子,杨绛为什么会被尊称为先生?她的百年人生能给我们当代女性带来哪些启发呢?在《生于优秀,归于优雅:做杨绛一样的女子》这本书中也许你能找到答案。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温暖的笔触尽力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杨绛,为我们介绍了杨绛的成长经历、求学之路、婚姻生活以及为人处事的点点滴滴。杨绛曾说过,“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她是这么说的,她的一生也是这么做的。无论身处乱世还是和平年代,无论是受到排挤还是获得赞美,杨绛始终宠辱不惊,淡定从容。在100多岁高龄时,她仍然笔耕不辍,坚持文学创作。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女性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以及新时代女性的独立与果敢。 接下来,我将分五个部分为你讲解这本书精华,带你了解杨绛的家世背景和成长经历。杨绛一生中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有哪些?她如何在婚姻与家庭中成长蜕变?她在事业上获得了哪些成就?她留给世间女子的百年智慧有哪些?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杨绛先生,领略她的优雅从容,学习她的人生智慧。 02.出生书香门第 我们经常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心理学家阿德勒就曾经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杨绛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她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而且她的一生都受到童年的滋养。如果把杨绛比作一种花的话,兰花是最合适不过的。她就像兰花一样优雅、娴静。这样恬淡的性格与她的家庭出身是分不开的。 1911年7月17日,杨绛出生于北京,在家排行老四,本名叫做杨季康,家人称呼她为阿季。虽然出生在北京,但是杨绛的祖籍其实是江苏无锡,因此,在她的骨子里,也带着江南女子的知性与柔软。 杨绛出生书香门第。杨氏家族世代居住在无锡,是当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杨绛本人曾说过,她们家是“寒素人家”。她的曾祖父、祖父都是书生或者穷官。杨绛的父亲杨荫杭也是一个刚正耿直的读书人。 1895年,十七岁的杨荫杭考上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天津大学。然而,还没毕业,杨荫杭就因为参与学潮运动而被学校除名。后来他又考上南洋公学,就是现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之后杨荫杭去到日本、美国留学,获得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法学硕士学位。正是这段留学经历使得杨荫杭眼界开阔,思想开放。这些也都深刻地体现在他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上。 杨荫杭是一位热心革命的人士,他创办过无锡立志学社以及上海律师公会,曾担任江苏省以及浙江省的高等审判厅厅长。一直以来他都想要用所学来报效祖国,可惜法律已经成了当权者的工具,生逢乱世的杨荫杭想要伸张正义根本不太可能。后来他还在上海《申报》当过编辑。他写的社论掷地有声,言之有物。 杨荫杭还是一位翻译家,曾翻译过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穆勒的《自由原论》等名著,还出版了《美国独立史》、《近世政治史》、《近世外交史》等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著作。 言传不如身教,在父母的影响下,杨绛从小就非常爱读书。小时候,杨绛见父亲平时说话出口成章,于是向父亲请教秘诀。父亲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在杨绛的印象中,父母虽然整天忙于公务家事,但只要一得空就会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等等。 父母亲的一言一行都被杨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样严谨踏实的家风对杨绛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她从小就品行端正,再加上和睦的家庭氛围,于是养成了杨绛恬淡娴静的性格。她从小就会体贴父母,比如她会主动给在书房忙碌的父亲送茶水和点心,她还会带领弟弟妹妹出去玩,以免打扰到父亲午休。 03.杨家有女初长成 杨绛六岁时,父亲因为工作变动,带领一家人从北京搬回了老家无锡。回到无锡之后,杨绛在当地的大王庙小学读书。这所学校十分简陋,是由寺庙改建的,只有一名校长和一名老师,小学初中的孩子都挤在仅有的一间房子里上课。出于前途的考虑,父亲决定送8岁的杨绛去上海启明女校求学。启明学校教学氛围严谨,还有外文课程。杨家的很多女性都在这所女校上过学,包括杨绛的二姑妈、堂姐、大姐和二姐。 对于这个安排,杨绛是既期待又害怕。她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可是她从小没有离开过家。母亲也舍不得这个乖巧的小女儿离家求学。但是她更尊重女儿的意愿。当听到女儿亲口说愿意的时候,母亲也只能够接受。其实母亲哪里知道小杨绛私底下在昏暗的房间里偷偷地抹眼泪。她小小年纪便心思细腻,懂得体贴他人。她怕在母亲面前落泪,会引起母亲伤心。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只有父母子女之爱是为了分离。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残忍。但是成长终归是要脱离父母宽大的羽翼,独自去外面的天空飞翔。 去到上海后的杨绛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的眼界开阔了。她所去的这所上海启明女校的规模比无锡的小学大多了,这里有好几层的楼房,一层楼有十几间教室,一间教师比杨绛以前就读的小学还要大,学校里面还有花园和操场。平时由修女照顾这些孩子们,孩子们亲切的称呼这些修女为姆姆。 除了基本的课程,这所学校还提供绘画、钢琴等选修课,这种教育模式在当年是非常先进的,所以,杨绛在这所学校里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充实。只不过到了月头礼拜的时候,她就有一点想家了。月头礼拜就是每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在这一天,上海本地的学生可以放假回家,而杨绛他们这些外地学生就没有地方可去,难免会思念家乡。好心的姆姆为了安慰他们,会给她们做点心,但是这反而让杨绛更加思念家人。 直到后来父亲到上海的《申报》做主笔编辑,杨绛才得以跟家人团聚。父亲带女儿们去吃西餐,还教杨绛怎么使用刀叉。就这样,杨绛在启明学校待了三年,从一个天真的小女孩成长为一名知性少女。 杨绛的父亲在鱼龙混杂的上海同时兼职做律师,然而并不得志,于是决定举家迁回苏州。那时,杨绛读高中了,于是去到当地的振华女中就读。那时的振华校舍很破旧,杨绛开始很不习惯。因为上海启明女中的办学条件要比振华好得多,但杨绛慢慢体会到了振华的好处。王季玉是当时振华女中的校长。她说:“王季玉先生办学有方,想方设法延聘名师来校任教,教科书采用外国教科书最新的版本,学业成就是一流的,学风朴实务实。” 振华女中也是寄宿学校,不过周末杨绛可以回家。这相比在上海求学时候要好多了。所以杨绛非常知足。每逢杨绛周末放假回家,父亲都会让她陪在一旁读书写字。杨绛爱读书的习惯就是遗传于父亲。有一次父亲问她:“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杨绛说,“不好过。”父亲又问她:“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杨绛立即说:“一星期都白活了。”父亲笑着点点头说:“我也是这样。”腹有诗书气自华,喜欢看书的女子,气质谈吐也更加优雅,这一点在后来杨绛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她出生名门却淡雅如菊,一生才情却内敛恬淡,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身上总带着一股优雅的气息。 04.终圆清华梦 除了喜欢读书,杨绛的心里一直有个“清华梦”。母亲曾笑杨绛说:“阿季脚上拴着月下老人的红绳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着考清华。然而天不遂人愿,杨绛考取清华的过程很有几番曲折。 杨绛用四年时间提前完成了振华女中五年的课程。可惜在她毕业那年,清华没有在南方招收女生,所以她无法报考。第二年,她的大弟杨宝昌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后来又转为急性脑膜炎。虽然杨绛与家人悉心照顾,可最终弟弟还是去世了。刚好,清华大学的招生考试也是在这一天。就这样,杨绛又一次错过了清华大学。 后来她考上了苏州的东吴大学。东吴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办学理念很先进。在大学期间,杨绛最喜欢去的就是图书馆。她在里面读遍了古今中外的小说,特别是很多外国的原版名著,这段经历奠定了杨绛的外国文学基础。 大二的时候,杨绛面临着分科,这一次她又走在了选择了十字路口。杨绛在96岁时写下了《走在人生边上》这部散文集。这里面有一句话是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杨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杨绛当时并没有偏科,但老师却认为她应该读理科,杨绛回去询问父亲的意见。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你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是自己最相宜的。” 开明的父亲懂得让女儿顺其自然地成长,他教会了杨绛如何做出选择,人生的选择那么多,不可能总有人帮你选,而且结果肯定是我们自己负担。父亲没有为杨绛设计好她的人生,而是给出建议,让她自由地去选择自己心中所爱。 有了父亲的开导,杨绛内心释然了,她遵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选择了文科。只是当时东吴大学没有文学专业,只有政治和法律可以选。最后杨绛选择了政治专业。虽然政治也是文科,但是却与文学相差甚远。于是杨绛把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文学,还制作了自学计划,整天浸泡在图书馆里读小说,自学英语和法语。 大三的时候,振华女中的校长王季玉帮杨绛申请到了美国维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这一次杨绛又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 杨绛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父母平静地说,如果愿意可以去,而且父亲也会全力资助她留美的费用。可杨绛还是放弃了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