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自洽地接住生命中所有的未知》

《稳:自洽地接住生命中所有的未知》

2020-05-25    29'45''

主播: 知足常乐😽😆🎥

62 0

介绍:
杨绛先生写到: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句话戳中了很多读者的心。如何才处变不惊,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去面对这世间的纷纷扰扰呢?正如《稳:自洽地接住生命中所有的未知》中告诉我们:做到源自内在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即内在世界的稳定性和可容纳性,就能找到答案。本书作者是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社会研究科硕士,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名誉教授。如今已80岁高龄的加藤先生作为哈佛心理学导师,一直致力于研究解决当代年轻人的心理问题。被誉为当代青年的“心理按摩师”。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人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寻找到引起我们焦虑不安的内心密码,并逐一详尽分析了因为这种缺失导致我们形成的各种心理问题,然后从我们的内在认知到外部的关系,从我们的爱情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中给予阐述和解读,为深陷困扰中的我们指明了方向,为我们走出焦虑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步骤。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找到获得内心安稳的心灵钥匙。01正视自己的感受,就能化“焦躁“为”稳”我们内心为什么会如此的焦虑和不安?作者追溯到心理的形成期,也就是我们的童年。儿童都有向自己父母撒娇,以得到情感回馈的欲望。这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是否被满足,是否被父母温柔的接纳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幼儿在想撒娇的时候能够撒娇,才会建立起情感上的归属感,才能获得心里上的安定感。而小时候没有办法撒娇的人,无论长到几岁,心底里都会留有撒娇的欲望,会一直固执地想要满足那个愿望。这样的人在行为处事中会拒绝接受真实的自己,比如总是对自己抱有过高的期待,比如会非常的自恋;而他们的人际关系也随之就会产生扭曲,比如没有真正的朋友,而他们终其一生也一直活在“别人的目光里”,为想象出来的“期待”而挣扎。作者指出,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正视自己的感受,找到真实的自我。找到真实的自己,就是要接纳自己原本的样子。在生活中对自己抱有过高的期待,可现实往往是达不到预想的结果,这样对总是失败的经历会感到异常的痛苦和自卑。越是有过高的期待,就越执着于“得不到的东西”,要知道期待不可能的事情的同时也是在否定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就像如果有人想要成为亚历山大大帝,只会浪费到与生俱来的天赋。当你把所有的能量都浪费在去实现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中时,你的人生就离原本的轨道越来越远了。著名心理学家西伯里说“所谓的活得好,其实是接受原本的人生、接受原本的自己、接受原本的结果,抓住机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满足于这个结果。”所以要正视自己的期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接纳本来的自己。学会接纳自己就是爱自己,但不要过于追求“完美的自己”。但“自恋”并不是爱自己,而是一种自我欣赏。自恋的人心理的能量是无法朝向外界对象的,因为他们害怕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外界的对象上,所以只能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出于这种害怕心理,自恋的人就会想变成“比其他人都优秀的闪闪发亮的人”,也必然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完美的人”。自恋的人的能量将不会用在实现真实的自己的可能性上面,而是用在证明“自己的完美“上。比如怯场就是这样,在正式的场合连自己平常做的事都做不好了,这本质上就是担心没有在人前做到最好。所以过于追求完美的自己会反过来妨碍真正愿望的实现,我们要在生活中警惕“过于……”的念头,把注意力放在实现自己的可能性上,这才是爱自己的正确方式。另外,在人际交往中,没有利益关系的交往才是最稳固的。极端计较得失的人在交往中,只注重利益得失,不管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这件事,他心中都会生出空虚感,为了填补这种空虚感,又会去追逐利益,于是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在扭曲的人际关系里,感到焦虑和不踏实也不是什么费解的事了。只有能够和别人有情感交流的人,才能构建亲密的人际关系,也能够交到可以敞开心扉交流的朋友。如果在情感上没有人与人的深入交往,就算再富有,人还是会觉得寂寞。所以,在交往中,不要太在意得失,“为了那家伙”或者为了自己的信念而付出时间和努力,这样才能收获“真正的朋友”。最后,找到真实的自我意味着找到人生的目标。人的热情需要出口,一旦找到了那件可以付诸热情的事物,一个人的情绪才能成熟,一个人一旦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心中的焦躁就会消散。这个人生目标不应该是父母的期待,或者说害怕自卑而想让人刮目相看的而设立的目标。如果为了这样的目标而努力,需要不停的鞭策自己,会内心产生混乱,越努力越不快乐,离真实的自己也会越来越远。所以我们应该选择的是“适合自己的目标”是一个能让自己感到平静,能够让自己真的有发自内心的热情的事物。虽然结果也很重要,但是过程更加重要。超这样的目标努力,就越靠近自己真实合理的期待,这样的心理是稳定踏实的,当然也就不会有不安。02了解“弱小”的自己,就能化焦躁为“稳”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就如同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一样,也就是说,和自己都无法好好相处的人,和他人也无法好好相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情况:觉得自己跑的慢,但又想成为跑步选手;觉得自己没有完美身材,但又想拥有完美身材。如果对自己不认同,接受不了自己的“弱小”,就很容易导致自卑。自卑的人既因为嫉妒无法接受别人的优秀,也总是因为不安想塑造自己的“优越感”来虚张声势。那么如何来面对我们的自卑呢?一般情况下,在我们的教育中,会提倡要积极做点什么去修复受伤的自我。比如身体不够强壮的自卑感用加倍的训练去使自己自信。但这样的方法真的有效吗?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伟人德摩斯梯尼的故事。摩斯梯尼从小有口吃,他为了克服无法流利表达这个问题,在嘴里含上小石子练习发音,或是在海岸边用比海浪浪声更大的声音来练习说话,通过这些艰苦的训练,他终于成了大雄辩家。可是这并不是德摩斯梯尼故事的结局,成为大雄辩家的摩斯梯尼多次与亲马其顿派的雄辩家埃斯基涅斯发生争执,后来因为反马其顿战争的失败而服毒自尽了。过度的自卑感会导致偏执。心理学家乔治温伯格提出偏执狂会表现出这样的特点:他们有自己特别关心的东西,并且出于自卑害怕会失去它,从而终日生活在不安中。可以看出德摩斯梯尼就是因为自己的过度自卑走向了偏执。他作为雄辩家获得了至高的名望,这份名望对他来说就是特别关心的东西。他对自己的口吃很在意很自卑,哪怕表面上已经克服,但实际上从未走出过这片阴影,他内心忐忑不安,一直担心这名望会离自己而去。所以,他不得不为了保护他的名望不断努力。但是,越是采取这种防御性的努力,他的不安越会加重。最终因为偏执构建了—个与他的本质甚为疏远的世界,越来越远离那个真实的自己。达到了自我异化的顶峰,从而走向末路。想要真正面对自己的自卑感,应该这样做到这几点:作者指出,比努力改变更重要的是接受。接受自己的弱小和不完美。接受原本的自己,尊重原本的自己和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别人不会因为你某一方面的弱小不认可你,否定你,如果有,一定是因为你自己不愿意所以接受自己,所以别人才不会认可你。事实上,当你能够和自己的弱小共存,坦然面对的时候,别人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弱小上。所以,接受原本的自己是一切的出发点。然后,抛下恐惧,才会获得自由。伟大的哲学家伊壁鸠鲁说:人的不幸来源于内心的恐惧。现代社会中,我们最大的恐惧是那个名为“别人”的人们到底是怎么看待自己。因为和“别人”相比的弱小而害怕不被认同,害怕遭到耻笑和轻视,所以我们就会时刻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思考问题和作出行动,从而把所有的能量都放在掩饰弱小而不是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上,这样的人生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必须要从这种恐惧中解放出来,关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活出真实的自我。坚持做自己,就是要懂得拒绝他人的期待。为了确立自我,我们不能成为那些想要控制别人的人的牺牲品。这些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也可能是我们的爱人或者朋友。因为为了照顾他们的情绪和期待,而不敢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变得战战兢兢,按照他们的期望去行事,这样只会进一步加剧自己的自卑。所以对他人对自己不合理的期待要表示拒绝,坚持做自己,这样他们也会接受你真实的样子,长远来看,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理解。03了解自己与对方“内心的真相”就能化焦躁为“稳”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不能理解的人,当然有时候自己也会成为那个不能被理解的人。作者认为这是因为“自恋”而使得双方都看不清对方“内心的真相”,无法了解对方内心真实的心理需要,从而引发的问题。自恋是指只珍惜自己的威信,只珍惜自己是个出色人的意识。判断一个人到底是不是自恋者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到底是爱自己还是爱对方。有一位内心怀有自卑感的自恋的男性,在它面前出现了一位女性,这位女性总是告诉他你是最棒的,对他赞不绝口,这位男性就会“热爱”这位女性,他会认为自己爱上了这位女性,会觉得和她分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认为这就是爱。但事实上,他爱的并不是这位女性,他爱的是优秀的自己他看中的是那位女性给他带来的威信感,如果想要判断对对方的爱,是为了爱自己,还是真正的爱对方,就要看爱情的结尾,如果激烈的憎恨曾经爱过的人的话,那么说明曾经的爱还是爱自己而已。那么如何判断对方是不是一个“自恋者”呢?一言不合就变脸是自恋者的重要特征。自恋者的“中心自我”都比较贫乏,却对像衣服、宝石以及社会名望等“周边自我”有很强的依赖性。因为“周边自我”是在比较中才有意义的,所以他们并不关注自己是怎样的人,只要比别人有优越感,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和名望,才会让他们觉得有意义。如果你发现你在跟他人的相处或者交谈中,当你没有夸奖他的名牌包包或者没有恭维他的名望时,他就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变脸的情况,那就要考虑他是不是一个“自恋者”。自恋者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容易感到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