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传》第五部分

《杨绛先生传》第五部分

2020-05-29    19'54''

主播: 知足常乐😽😆🎥

56 0

介绍:
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遇见你,我是简老师,今天继续为你解读《生于优秀,归于优雅:做杨绛一样的女子》这本书的第五部分内容。 昨天我们了解到了杨绛在事业上的才华横溢以及她的学者风范。今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她留给世间女子的百年智慧,学习她的处事哲学与婚姻相处之道。 02.生逢乱世,安之若素 杨绛的生活一直很清贫,但是她从不抱怨。遇到事情,她总是能够冷静应对,控制好自己的情绪。1945年,日本人闯入到他们家中进行盘问,钱钟书上课去了,只有杨绛一个人在家。借着沏茶的机会,杨绛把钱钟书的《谈艺录》手稿藏起来了。她还托人带消息给钱钟书,让钱钟书不要回家。 面对突发情况,她也是家里面最从容淡定的一个。有一次,家里的煤油炉灌满了,一点就着火。旁边还放着许多柴火,这把钱钟书和女儿都吓坏了。杨绛沉立刻把旁边的尿罐扣上去,炉火立刻熄灭了。 杨绛当年因为翻译《堂吉诃德》被剃成了阴阳头,就是一半的头发都被剃光了。钱钟书非常心疼,急得直跳脚。看到丈夫如此关心自己,杨绛觉得有人懂她,已经感到很欣慰了。可是杨绛终归要出门的,这个样子也太不合适了。于是杨绛想到了做一顶假发。她把女儿留下的两条大辫子与钱钟书的帽子缝在一起做成了一顶假发。她当做没事人一样,出门时她就把这件假发戴在头上。 好不容易迎来了全国解放,杨绛又经历了*****,身体和精神上都遭受了沉痛的打击。在*****运动中被下放时,杨绛已经快六十岁了。在下放的河南息县,同屋有三位女性,她们考虑到杨绛年纪大了,让她先挑床位。可是杨绛却挑了一个最阴暗潮湿的角落。她说把好位子要让给年轻人,反正自己年纪大,条件差一点没关系。 文**间,很多知识分子因为无法忍受迫害而自杀了。然而杨绛在面对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精神打压时,却坚持下来了。这也正是她让人佩服的地方。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这就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只有在年轻的时候认真经历生命的历练,方能在岁月中优雅地老去。 03.宽容待人,以德报怨 生逢乱世,杨绛不仅没有怨天尤人,甚至在艰苦的环境中还不忘帮助他人。当时有一位叫刺头的年轻人曾批斗过杨绛,这个人后来与杨绛一同被下放到河南息县。刺头对杨绛说自己下放了没有工资,上有老下有小,家里过得很艰难,想跟杨绛借钱。一般人对这样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能够做到不去踩一脚就不错了,可是杨绛反而以德报怨去帮助他。 杨绛答应让刺头留一个地址,把钱给他家汇过去了。杨绛嘱咐刺头不要把这件事情说出去,否则自己以后就不好帮他了。可是刺头在接受审讯时,却招供了。周围的人都替杨绛感到紧张。可是杨绛却冷静应对。还有的人说她是一个糊涂的好心人。对于她的这种善良宽容,领导同志批评她是在乱搞人道主义。再后来刺头的妻子生了重病,杨绛身上只有150元,却前前后后给了他140元。这一次杨绛终于感动了刺头。他说杨绛教他学会了怎样做人。 在干校下放期间,杨绛总是给予别人帮助,同时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好心帮助。比如在除草***********让她少干点活。菜园班的班长故意派她去看菜园。因为钱钟书的宿舍就在旁边。班长这是在给他们制造见面机会。 钱钟书在干校期间每天都会给杨绛写信。杨绛看到信之后都会反复阅读,然后把信件当宝贝一样珍藏。后来信件越积越多,杨绛担心有心人会拿它做文章,虽然不忍,还是把它们都烧掉了。 杨绛在干校跟公社的农村大妈一样,砸玉米棒,推独轮车运杂草***小的身板推着比人还高的草*******不习惯推独轮车,可是杨绛做什么事情都学得快。后来她推独轮车上坡下坡走得很稳。干校的活很多,但是伙食却不好。吃的就是玉米渣,窝窝头和白薯。再加上茅房非常简陋,就是由两块又窄又滑的木板做成的。杨绛每次上厕所都战战兢兢,很怕自己会掉下去。到了晚上上厕所更是一件难事。 干校的生活非常艰苦,而且当时杨绛的年纪也很大了,做起事来很吃力。然而她却懂得在苦中作乐,豁达地面对生活。她确实是一名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后来杨绛仿造《浮生六记》,写出了《干校六记》,记录他们夫妇二人被批斗惨遭下放的经历。如果若换做别人来写,恐怕满是控诉。可是杨绛写的这本《干校六记》却非常有趣,她将一些寻常琐事平平淡淡叙述出来,却令人不禁感动。难怪毛主席的秘书胡乔木曾评价这本书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这本书还获得了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奖。 面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选择以德报怨;在艰苦的环境中,没有抱怨命运不公,而是选择苦中作乐,这就是杨绛。越是在黑暗嘈杂的环境中,越能显示出她的可贵品质。 04.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 除了宽容待人,以德报怨,在很多人眼中,杨绛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 读书写作对于杨绛来说就是一辈子的事情。杨绛在92岁时出版了小说《我们仨》,以此纪念钱钟书和女儿钱瑗。96岁时,她出版了散文集《走到人生的边上,自问自答》。杨绛在一百岁时曾说过:“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她始终认为,心灵的平静是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在101岁时,杨绛还坚持用毛笔练小楷。她抄写了钱钟书的《槐聚诗存》,一天写几行。103岁的杨绛还出版了新书《洗澡之后》。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杨绛和钱钟书开始陆续收到出版社发来的版税,钱钟书在世时就跟杨绛谈过想要用版税来设立读书奖学金的事情。2001年,这个心愿终于成为现实。杨绛在她和钱钟书的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将她与钱钟书的作品收入所得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90岁的杨绛在捐赠仪式上说,:“设立’好读书’奖学金是我们一家三个人的意愿。在1995年钱钟书已经病重时,我和钱瑗到钱钟书的病榻前,我们商量好了,将来我们要是有钱,我们要捐助一个奖学金,这个奖学金就叫好读书奖学金,不用我们个人的名字。”“好读书”既是他们两人的共同兴趣,也是联结他们情缘的一条红线。 虽然这笔奖学金的数目在清华的众多基金会中不是最醒目的,但是它的人文价值是非常宝贵地。年老之后的杨绛身体不再健朗,她希望将有限的时光都投入到文学研究中,于是常年谢绝见客。只有当这些基金会受助的学生们去探望时,杨绛都是非常欢迎地。这些学生还经常手写书信给杨绛,谈谈他们的成长和校园生活,杨绛感到非常欣慰。 对于杨绛捐出作品所得的行为,有人评价她太傻。这些人认为有这么多钱还不如去吃喝玩乐,住大房子,为什么要捐给别人。杨绛曾说:“收到几十万元稿费得跑银行,还要去税务局交税,麻烦,著作权拿在手里更是烦心事,有时难得认真起来还要与人打官司,不如交给学校管理。”其实,这就是精神境界的差别。有人觉得吃喝玩乐、挥金如土的人生就是幸福。然而杨绛从来不为这些名利所累,不论是在动荡岁月里,还是在和平年代。她始终认为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精神世界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裕。 05.对伴侣无条件地爱与支持 杨绛用百年的人生智慧教会了我们如何对抗生命中的起起落落,生死离别,于此同时,她和钱钟书两人的爱情故事也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她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这是杨绛给钱钟书的《围城》提炼出的主题。这也是杨绛所给予我们的婚姻智慧。 对于婚姻,杨绛有着透彻的认识。她认为,男女结合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需要互相欣赏、支持和鼓励,才能够长久地相处下去。夫妻间最重要的朋友关系。杨绛始终觉得自己和钱钟书是平等的,她从不认为自己从千金小姐嫁到钱家是下嫁。钱钟书说自己没有大的志气,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这一点与杨绛志趣相投。 钱钟书写《围城》其实是受到杨绛创作剧本的启发。同时也可以说钱钟书是有点嫉妒才华横溢的杨绛。特别是在杨绛的《弄假成真》公演之后,钱钟书在文化圈里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钱钟书很高兴,可同时又有了一股压力。 1944年,钱钟书对杨绛说自己想创作一部长篇小说,杨绛非常高兴。她认为钱钟书比自己更有价值,也愿意在钱钟书背后默默支持他。为了节省开支,杨绛辞掉了女佣,承担起了全部家务。她在自己的剧本事业如日中天时,选择放弃名利,甘愿做一个“灶下婢”来支持钱钟书进行文学创作。《围城》的创作过程非常愉快。钱钟书每写完《围城》的一个章节,都会第一时间给杨绛审阅。杨绛看得吱吱直乐,还会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 钱钟书也爱戴杨绛。虽然他不擅长做家务,可为了避免杨绛太过辛苦,钱钟书也经常躲到卫生间,把门关起来偷偷洗衣服。虽然洗不干净,还帮了倒忙,可是杨绛明白他的心意,备受感动。 所以,也难怪钱钟书赞叹杨绛是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和朋友。因为她虽有才,却不与丈夫争抢,心甘情愿做钱钟书背后的女人。杨绛在100岁时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亲口说道:“我爱丈夫,胜过自己。”但同时,杨绛又难能可贵地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与钱钟书一同成长。 06.今日回顾 好,关于《生于优秀,归于优雅:做杨绛一样的女子》这本书我们就全部解读完了,下面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至此,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杨绛的一生如同空谷幽兰一般,默默绽放独特的香气。她平淡到容易让人忽视。她无声地绽放着,优雅地度过了充实的百年人生。她坚守着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以及中华传统女性的美好品德。虽然生逢乱世,但她却始终能够保持自己内心的淡定从容。 通过这五天的阅读,相信你已经能够了解到杨绛高贵雅洁的人格内涵。她一直谨守读书人的本分,潜心学问。这本传记用各种细节全方位地刻画了杨绛的立体形象,包括学者、妻子、女儿和母亲。她的低调内敛、淡泊名利,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