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老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失败1600次,第1601次,就真的会像爱迪生一样,成功发明灯泡吗?不尽然。不清楚各种金属发电的原理,就无法挑选最适合的材料;同样,不清楚问题形成的原则,也无法成功快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找不到方法,不在正确的方向上用力,那么一切“尝试改变现状”的努力都是徒劳。《改变》教会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分析问题,用最快、最高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本书充满着辩证思想,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例穿插,激荡出令人惊喜的真理,一直是美国大学心理系及其他人文与社会学科师生的重要研读著作。作者瓦茨拉维克斯,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与行为科学系的临床教授,帕洛阿尔托心理研究院精简治疗中心的创始人和研究人员,他与本书的另两位作者,共同发展了当今的精简治疗理论和模式,在心理治疗领域深具影响力。作者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人们面对问题时,常进的误区,由此提出“第二序改变“的观点,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正确看待问题,和如何正确解决问题。如果你也为“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而苦恼,想要知道怎么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那么这本书值得一读。01“9点”问题中的框架在我们的认知里,问题,通常指一件棘手的事情,而作者把问题看作一个框架。“框架”是什么意思呢?为了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作者做了一个“9点”游戏的实验。现在有排列整齐的九个点,要求是,用4条连续的直线,将这九个点连接起来。几乎所有做这个游戏的人,都没能成功连接完这九个点。因为这个游戏大多数的实验者,都先入为主地、做出了一个无解的判断——假设这9个点排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无论他们用什么方式,画多久,结果都是一样的,最后都会剩下至少一个点无法连接。显而易见,在面对这个“9点”问题时,正确的解决方式不是想“如何连接点”,而是思考“点的排列顺序”。“点的排列顺序” ,或者说这个“正方形”,就叫框架。如果我们采用“俯视”的角度看这个框架,就会发现,框架里的,只有那些点,而框架外,是无限的空白。我们会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试着把这些问题,看成一个个大的框架,就会知道,框架里,包括问题的形成原因、影响问题持续发展的各个因素,而框架外,有的,只是这个问题本身。人们之所以处在“正方形”的迷宫里走不出来,是因为我们被困在这个框架里面,不管怎么转悠,改变方向,都找不到出口。由此可见,框架外才是我们大显身手的地方。这里,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当我们在框架之外做出改变,往往会使整个框架得到改变,问题也就随之变化了。这便引出了作者的重要观点——“第二序改变”,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框架的改变”,相对应的,“框架里的改变”,即“点的改变”,叫做“第一序改变”。大家都有过面对各种困难的经历,我们下意识的解决方法,往往是依靠过往的经验,当经验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时,我们便开始慌张,从头分析问题的根源,匆匆改变解决方向,却屡屡碰壁,徘徊不前。那是因为我们做出的改变,无论是找原因、变换思路还是改变方法,都是基础的“第一序改变”。问题形成的原因复杂多变,往往在我们应付这个问题时,那个问题又会冒出来,此消彼长,真正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为了准确快速地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做的是抛弃以往的经验论,不再受限于框架里的“第一序改变”,做出框架外的“第二序改变”。02“第二序改变”是更高级的逻辑为什么“第二序改变”对问题的解决更有效呢?因为相较于“第一序改变”,“第二序改变”更高级,它不再局限于一个层次的变化,是思维逻辑的升级和转化。就像我们驾驶汽车,改变汽车引擎的方法除了踩油门还有换挡,为了让速度在可控范围内变化,两相比较,显然,换挡是一个更高逻辑层次的行为。书中,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位母亲,带着她的4岁的女儿去幼儿园,这是她第一次去上学,当母亲准备离开时,小女孩儿非常难过,哭个不停,于是母亲陪着她,直到放学。这种情况在之后的每天都发生,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小女孩的家人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了,可用尽了所有的办法,就是没用。直到有一天早上,这位母亲有事儿,没能送她女儿去学校,于是那天是父亲送女儿上学,他留下女儿就去上班了。奇怪的是,小女孩哭了一阵子就静下来,隔天母亲又带她去学校,直到她离开,小女孩儿也没有哭闹。这个问题里,大家可能会说,这小孩儿是“学校恐惧症”,在心理学者的专业判断中,小孩的过度依赖、母亲过度的保护,母女关系及父母的婚姻冲突,都导致“小孩”成为治疗的目标。尝试改变这些“导致孩子离不开母亲陪伴”的因素,这种解决方法便是“第一序改变”,结果是什么呢?把小女孩作为目标病人,告诉她“你已经长大了,你要坚强、你要学会独立”,小孩儿大概率听不懂,面对奇怪的说教,这份“依赖”甚至会更严重。事实说明,“母亲的行为模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去想孩子为什么离不开母亲的陪伴,问题是“离不开”,所以解决方法就是“离开”,这个解决方法就是“第二序改变”,而恰恰是这层改变,使得问题被解决。如果说“第一序改变”是把问题三维化,那么“第二序改变”就是把问题平面化,换句话说,“第一序改变”让问题立体的同时,也让问题更复杂了,“第二序改变”则是简化问题,这也正是精简治疗模式的核心体现。“第一序改变”的所有动作的进行,都在高高的框架里,框架阻挡了我们的视线,也影响了我们的发挥,我们只能一遍一遍问“为什么会这样呢”,最终结果只能在原地踏步。“第二序改变”则倾向于把问题平面化,我们能直观地看到整个问题,实现精准打击,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更直接明了、迅速高效。03跳出框架,解决问题本身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框架”会十分限制我们的视线,所以解决问题应该“跳出框架”。但是,“跳出框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具体怎么做呢?作者说,跳出框架,就是不对问题追本溯源,而是去解决问题本身。很多人面对问题,尤其是在进行了多次尝试,问题仍然没被解决时,会感到焦虑、不解,他们急于问出一个“为什么”,然后陷入更深的迷茫中。那很多人要问了,我不问“为什么”,怎么能搞清楚是哪儿的问题呢?我不弄清楚问题,怎么能完美地解决呢?当然要“弄清楚问题”,但从根源上找到问题所在,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有时候问题的促成因素有很多,对这样的综合性问题,刨根问底,效率一定不高。如果旨在精简地解决问题,知道问题“是什么”就够了,然后针对这个问题,换个角度看它,赋予它新的意义。这便是“跳出框架”的本质。作者讲了一位寇先生的故事。寇先生患有很严重的口吃,但却面临着要从事推销员工作的挑战。我们不难想象,这份新工作对寇先生有多困难。假如我们问“为什么很难”,原因——第一,寇先生的口吃对他自信心的打击,第二,推销员这个职业对口才的要求。这两个都是,所以,鼓励寇先生树立信心吗?还是劝说招聘者,降低他们的招人标准?显然,这两种思路,都不太可能解决寇先生的问题。如果我们这样思考,问题是什么?是寇先生作为推销员,却患有口吃。那口吃能不能不是缺点,而成为对推销有帮助的优点呢?大家应该都有过被推销的经历,推销员常常自以为聪明又滔滔不绝,他们也都被训练成一种,几乎不易被打断的“推销式”说话方式,不免会让人感到厌烦。但如果是你,一个有结巴缺陷的人向你费力说一段话,你会愿意耐心听完吗?如果是,那就达到了推销员的目的。这个问题里,当我们不去问“为什么”,而直接去了解问题“是什么”以后,好像我们还没做出什么实际行动,问题就被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跳出框架”解决问题,就是去俯视这个问题,使我们有大局观、整体观,清晰准确地看到问题是什么,所以别去想为什么,问题是什么,就解决什么。很多时候,不是问题本身在困扰我们,而是我们所持的相关的意见在困扰我们。我们对很多事情会有一个既定印象,也叫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禁锢了我们的思维。跳出框架、重新思考,就要求我们抛弃以往对于某件事的偏见,去赋予它新的意义。可能情境本身并没有变化,但由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变化了,该情境的意义也会随之改变,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04出其不意,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说“跳出框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正向解决问题的思路,那么“反其道而行之”就是剑走偏锋的、逆向思维方式,而且,往往后者更能有让人出乎意料的收获。作者举了一个青少年的例子,他是一名高中生,在学校贩卖巴比妥类药物,被发现后,学校勒令他休学。一开始,这位少年很是懊恼,但并不是他良心发现,而是因为这种“交易”必须被迫终止,当校长说他要在家中自习以获得基础学分时,他的懊恼转变成了深深的愤怒。母亲应学校的要求,把儿子的作业和试卷带回家给他做。因为儿子无法对校长发怒,所以他将怒气通通指向母亲,并表示无论如何,自己都不会做任何功课。母亲苦头婆心地劝导儿子,希望他能听进校长的话,说校长这样做也是“为了他好”,这话一听,儿子更不干了——说什么也不做作业。母亲感到很为难,找到作者,希望能帮忙劝说一下他的儿子,作者却发现,儿子的对“作业的抗拒”,甚至是对“校长的抗拒”才是改变的契机。他建议母亲回去以后,这样转告儿子,“校长特别重视学生的出勤率,他坚信,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出勤,就一定赶不上进度。所以他让你在家学习,就是想让你挂科,如果你在家能学习得更好,校长就难堪了呀!对了,你还不能学太好,不然太不给校长面子了。”果然,儿子在听了这话之后,脸上浮现恶魔式的狞笑,眼中露出复仇的光芒。他找到了一种报复的方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开始全力以赴地学习,成绩也比以前好多了。我们可以看到,起初儿子拒绝做作业的行为,是对校长的抵抗;后来儿子拼命学习,甚至比以往更努力,这一行为的改变,却是源于对校长的“报复”。前后对比,他对校长的愤怒值没变,自己的行为却截然不同。他做出改变,不是听妈妈的话,而是不想称校长的意,这种逆反心理,从某种程度上,也叫“反其道而行之”。做一件事,从不愿意到愿意,不是迫于别人的强制要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