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2020-09-19    30'18''

主播: 知足常乐😽😆🎥

300 1

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战争与和平》中写道,“我的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使我所爱的人得到幸福。”爱是冲破黑暗的光,尤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当人们因为恐慌选择随波逐流、选择保全自己,是那些心中藏着爱的人点亮了黑暗中的希望,让善良得以坚持,让黎明更快的来到。《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是一部另类的二战小说,全书以法国盲女玛丽洛尔和德国男孩维尔纳在战争中成长的故事作为主线,串联出许许多多普通人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芒。是他们的爱使得残酷的战争有了一丝温情,让受困的生命有了一线生机。作者安东尼·多尔,是一位美国小说家,在美国文学界有着不俗的赞誉,曾获得过欧亨利小说奖、全国杂志奖和手推车奖。《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是他的第五部作品,耗时十年,一出版就连续65周占据纽约时报畅销榜榜首,并于2015年获得普利策奖。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进入这部战争史诗,寻找那些散落人间的光。01睁开双眼,黑暗中依然有光会照射进来1934年,年仅6岁的玛丽洛尔跟爸爸一起住在巴黎。那一年,玛丽洛尔的眼睛因为疾病失明了。医生说,那是先天性白内障,而大人们却说“好像中邪了一样”。玛丽洛尔听过爸爸工作的博物馆里那颗带诅咒的宝石“海之焰”的故事。一位王子在干枯的河床里捡起一块蓝色的石头,它蓝得像热带的海水,中心有一簇火焰在燃烧。传说得到宝石的人永生不死,但他周围的人都将噩运缠身,永无终止。玛丽洛尔担心自己被诅咒了,爸爸安慰玛丽洛尔说这是运气,幸运或者霉运,没有魔咒。失明后的玛丽洛尔开始跟着爸爸去博物馆上班。爸爸是博物馆的钥匙主管,掌管着一万两千把锁。每天早上,他站在钥匙管理处分发钥匙给员工,玛丽洛尔就在那里学习盲文、学习用手指感受每一样东西。下午,他会带着玛丽洛尔在博物馆里到处巡视,修理展柜、保养锁眼、锁具。有时,他也会把玛丽洛尔留在热法尔博士的研究室里,跟着博士研究峨螺、鹦鹉螺等来自世界各地的软体动物。博物馆里的一万多种标本,大部分都被玛丽洛尔拿在手里感知过。吃过晚饭,玛丽洛尔喜欢打开卧室的窗子,倾听黑夜。而爸爸则在工作台上制作小模型,他要按照比例在模型上为玛丽洛尔还原他们生活的整个街区。每周二博物馆休息,爸爸会带着玛丽洛尔外出散步,他希望玛丽洛尔尽量熟悉街景,把街区模型跟真实街景合二为一,学会独自出门。但这对于玛丽洛尔来说太难了,她常常会被周围的环境干扰,会撞到人,会害怕得不知所措。直到玛丽洛尔8岁那年,她才终于在爸爸不断的鼓励中,凭借着强韧的毅力,学会独自去那些她想去的地方。在距离巴黎三百英里外的德国煤矿工业区的孤儿院里,住着维尔纳和妹妹尤塔。维尔纳比玛丽洛尔大一岁,小小的个子里蕴藏着巨大的好奇心。他经常会冒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打嗝?” “为什么胶水没有粘在瓶子里?” 保育员埃莱娜夫人总是带着欣赏的目光听他提问,守护着他的好奇心。维尔纳经常用自己七拼八凑做成的手推车拉着妹妹在环境复杂的矿区里游荡。他们钻过闪亮的黑煤堆,爬过堆积如山的锈机器,在荆棘里采摘浆果,在旷野中寻找蒲公英,在垃圾桶里找食物,在路边捡可以画画的纸。然后,回到孤儿院,窝在阁楼的小床上一起画画。有一次,维尔纳在垃圾堆里找到了一台破旧的收音机,他拿着它回到自己的小阁楼拆拆装装,研究了三个星期,终于在一个下午,听到了从收音机里传来的缥缈的音乐声。从那以后,维尔纳迷上了鼓捣收音机。他想尽办法找来各种废弃的零部件、铜线,把收音机彻底改头换面了一番,以便接收到更多、更远的频道。夜晚,他和尤塔不再窝在阁楼里画画,他们开始听来自欧洲大陆各地的声音。一天晚上,一个操着法国口音的年轻男子声音传到了维尔纳和尤塔的**。他正在讲述着光,“孩子们,看不见丝毫光亮的大脑如何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充满了光的世界呢?”维尔纳被这个丰富的、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吸引住了,并为他提到的光学、电磁学、海洋生物学知识着魔。他第一次感觉到生命里洋溢起希望和梦想。02在没有光的地方,只有服从,没有选择博物馆里流言四起,他们说德国人要来了。每次,玛丽洛尔担心的向爸爸转述流言,爸爸总会耐心的平息她的担忧。事实也的确如爸爸所说,除了时间流逝,一切照常。玛丽洛尔继续每天跟着爸爸去博物馆上班,走到哪儿都捧着她的9岁的生日礼物——盲文书《海底两万里》,一遍遍的反复阅读。直到有一天,商店开始卖防毒面具,邻居用纸板封住了窗户、把珍贵的物品藏进了地窖;爸爸没日没夜的加班,不再带她外出散步;博物馆的藏品被一件件的装箱,送往更安全的地方。终于,当飞机在博物馆上空空投,爸爸带着玛丽洛尔和馆长委托秘密转移的“海之焰”,一路穿越炮火纷飞的城镇,逃往了远在圣马洛的叔祖父家。叔祖父艾蒂安是个怪人,参加完一战回来后,总是嚷嚷着看见死人穿墙而过,20多年没有出过家门,可他又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天才。管家马内科太太一直照顾着他的起居,现在,也照顾起了玛丽洛尔和爸爸,给他们做美味的食物,安抚玛丽洛尔惊慌失措的心。玛丽洛尔希望爸爸能跟她保证,他们只在这里呆一段时间,很快就会回到巴黎,回到以前的生活,但爸爸什么也没说。爸爸只是每天跑去镇上给博物馆发电报,排在邮局冗长的队伍里等着打电话。玛丽洛尔预感到他们回巴黎的日子将会遥遥无期,因为,爸爸抽比以前更多的烟,还发疯似的赶制圣马洛的街区模型,好让她熟悉这里。如果不是要呆很久,她为什么一定要熟悉这里的街道呢?圣马洛模型完成的那天,爸爸依然没有接到馆长的指令,他买了张回巴黎的火车票,决定回去完成任务,然后回来接走玛丽洛尔。他跟玛丽洛尔保证,最多十天就来接她,可是他再也没有回来。在维尔纳14岁那年,一个名叫西德勒的军官把他推荐到了国家政治教育学院学习。因为,他用自己从法国人的科普广播里学到的知识修好了军官的收音机。他被称为是“卓尔不群”的小伙子,正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所有人都为他高兴,邻居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庆祝,只有尤塔开心不起来。她告诉维尔纳,她知道德国轰炸了巴黎,他们正在犯下滔天罪行,她不希望维尔纳也变成那样。维尔纳动摇了,可很快,他安慰自己尤塔只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他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改变命运的机会。维尔纳在课堂上利落的组装发动机的表现赢得了豪普特曼博士的赏识。接下来的每个晚上,他都被叫去实验室工作,计算三角公式、帮助博士改进他设计的无线电测向机的功效和电源。他努力埋头博士交付的任务。当他成功组装出收发机,并跟博士一起在午夜苍茫的森林里,利用收发机成功搜索到追踪目标,他感受到成功的欣喜在血液里奔涌。他相信自己是帝国优秀的男孩子,终将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为了帝国的辉煌事业服务。但有时他的内心又困惑迷乱,在他发现自己给尤塔的信必须回避写真话的时候;在他的好友弗雷德里克因为忠于内心的正确,被欺负至身心重创的时候;在他认清他们每一个学员的生命都如同草芥,随时可以拿来牺牲,而他却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不得不闭上双眼,学着用麻木不仁来保护自己。03哪怕被黑暗笼罩,也要在死之前,活出一点生机马内科太太和她的朋友们在艾蒂安家的厨房里成立了“抵抗组织”,她们决定为法国的自由尽些绵薄之力:故意弄混路标;印错火车时刻表;把物资发往错误的目的地;把从柏林寄来的重要信件烧毁;在钞票上写“法国自由”的标语,让它四处流通。马内科太太希望艾蒂安也加入其中,用他渊博的地图、潮汐和无线电知识为法国做些什么。可是,艾蒂安拒绝了,他害怕让玛丽洛尔陷入危险中。春天来的时候,马内科太太病了。她还没有来得及说服艾蒂安,就被包裹着放上了通往墓地的马车。马内科太太去世后,艾蒂安接连几天没有踏出房间,玛丽洛尔担心他要随她去了。几天后,艾蒂安打开房门,带着玛丽洛尔爬上了隐藏在大衣柜后面的阁楼。在那里有一台无线电发射机,艾蒂安的哥哥,也就是玛丽洛尔的爷爷曾在这里录制关于光学、电磁学、海洋生物的科普文章,然后通过这台发射机把声音传送给全世界的孩子。现在,他们决定用这台机器传送带给法国希望的数字和消息。从那天开始,玛丽洛尔每天背着书包、拄着手杖,穿街走巷到吕埃勒夫人的面包店。然后,带回一条藏着纸条的面包。等到天黑的时候,再跟着叔祖父一起爬进阁楼,听他对着麦克风念出纸条里的数字和消息。想象着这些蕴含着信息的声音,犹如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张开翅膀飞过屋顶,飞向通往自由的目的地。16岁的维尔纳被征召入伍了,他被编排进了国防军的特种技术师。他的工作是跟昔日的伙伴福尔克海默,以及其他3名战士一起,驾着一辆三吨重的卡车,穿过一个个村庄和城镇,用他和豪普特曼博士设计的收发机捕获不法之声,找出反抗军的无线电发报机所在。维尔纳总是坐在车里,支起天线、戴好耳机、调试设备、截获非法信号、锁定目标位置。然后,福尔克海默走进发报棚,悄悄地靠近那些戴着耳机、对着麦克风讲话的人,瞄准他们的后脑勺,开枪。两个人配合默契,一切就像闭着眼睛顺藤摸瓜般顺利。他们平均2周就能发现1个非法信号源,而这些非法信号的发报棚通常设在果园、谷仓、农舍、工厂地下室,全都简陋不堪。发报的人没有统一的着装,就连使用的发报设备也都低级劣质。维尔纳一直坚信自己追踪的是有组织的、危险的、训练有素的反抗军,他们执行凶残的指挥官的残忍命令。可他亲眼目睹到的却是这样一群松散、低效、贫穷的普通人。他想不明白究竟哪一种情况才更接近真相。在维尔纳加入国防军后的一年,他们的车一路辗转,开进了维也纳。一连几天,维尔纳什么非法信号也没捕捉到,他们把车停在奥花园做休整。公园里一个穿着斗篷的小女孩,坐在秋千上荡悠,嘴里唱着维尔纳在孤儿院时听过的歌谣。他想起了尤塔,想跑过去和她一起唱。一个小时后,维尔纳的耳机里传来了刺刺拉拉的播报声,他立刻锁定目标。战友们依照他的提示,冲进附近公寓里向外垂着天
上一期: 《多向思考者》
下一期: 《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