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编者按:       “意深藏字外,情重隐文间”。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自本期起,烟雨楼学院诗刊将不定期推出《佳作评赏》栏目,邀请名师为烟雨楼同学们的好作品进行深度评析,挖出您作品隐含的深意,向广大朋友们分享。     本期评析作品是晨晓同学的七律《画荷》,由逝水灵空老师进行深度评析,欢迎大家赏读! 作品展示 七律  画荷 文/晨晓 闲来无事作消磨,​ 泼墨挥毫欲画荷。 粉面含情生妩媚, 玉姿带俏舞婆娑。 依稀叶底几声鼓, 隐约花间一棹歌。 匀得丹青描绝色, 尘心得以濯清波。​ 评析老师:逝水灵空 ​灵空评语:         之所以在众多的作品中选择这首七律来赏析,是因为它亮点与缺点都比较突出。作为一般习诗者通常容易犯的可能自己也没察觉到的不好的习惯,在此浅显地与大家一同探讨。由于我学艺尚浅,赏析过程中不足之处敬请谅解!下面言归正传。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诗作。首联​闲来无事作消磨,首先描写的是一种状态,根据全诗内容来看这是个反衬的手法,并不一定是指作者闲得无事,而是衬托作者对所追求的梦想有距离的一种自遣行为。既然这种距离存在,那么作者会以一种具体的行动来反映内心的依托,这里作者选择的是画荷。通过画荷来表达作者追求的一种精神层面。         颔联粉面含情生妩媚,玉姿带俏舞婆娑。是对菏的具体描述。通过荷花的形态、动作、色韵,向读者展示的是一种青春正好的状态,借此暗示作者对曾经的风华正茂的一种怀想,其实是表达对光阴流逝的无奈之感。荷似人,人如荷,最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却常常不能为已念而顺其生发,真是一大憾事!为什么会这样呢?!颈联来解答。          依稀叶底几声鼓,几声鼓可以理解为蛙鸣之声,也可理解为人在世俗,身不由己而又无法脱离的叹息之声。因为作者是画荷,画面里蛙鸣可以说是看不见听不着的。之所以作者刻意用叶底几声鼓之虚,是用来刻画作者对现状的一种间接的不满。而​隐约花间一棹歌就是一种向往了。人们总是在失落与期望并存中挣扎前行。虽然目前暂时没有在理想的境地中惬居,但那隐约的美好乃存于自心如同一首清歌时隐时现,仍不失初心所在啊!         ​尾联​尘心得以濯清波,全诗诗眼所在!作者画荷之目的在此!表达作者不愿随波逐流,不困俗心,留自己一方净土,仍向心中的追求而进,而这种追求或许是生活中的(滚滚红尘世像百态),或许也是作者对喜欢之物(我理解的是作者对诗词的喜爱)的一种诠释之意。         这 首七律的亮点是通过对画荷这一举动较好地表达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折射的内涵也较为深刻。用反衬的手法较能引人共鸣。不足也明显存在,比如主题是画荷,诗中出现了两处与画荷这个行为有关的句子(2、7句),是为费墨,有明知故显的画蛇添足之感。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通病。如非要用建议在第2句用匀得丹青欲画荷即可,然后第7句另行构思,更好的承启颈尾之意。之所以不说重字,是因为2丶7句需要调整修改,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重字重意。另外练字用词上还需仔细斟酌,力求更精准,表达得更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