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读汉服第19讲 丝绸之路之源起

云读汉服第19讲 丝绸之路之源起

2017-09-21    04'11''

主播: 青 淮

110 1

介绍:
雲讀漢服第十九講 絲綢之路之源起 漢武帝時代為政治上長治久安,實現其專制統一的理想抱負,思想上任用大儒董仲舒"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對內教化民生。而此時的邊陲並未安定。武帝對外的武功,卻是如何呢? 秦漢時期,在中國北方廣袤無垠的草原上崛起了一個強悍的民族,它的名字叫匈奴。他們的首領冒頓,先後徵服了樓蘭、烏孫、呼揭等二十多個國家,還侵犯河套以南中原諸地。占領了南起陰山,北抵貝加尓湖,東達遼河,西逾蔥嶺的廣範疆土,號稱將諸弓之民並為一家。 匈奴族嚴重威協中國邊境。而漢初中國初定,對內安邦,不適宜對外用兵。高祖乃用娄敬之策,開啟以國公主下嫁匈奴君主和親之計以定國。漢初以弱漢對強匈奴,不得以運用懷柔政策緩和邊境危機。待到王昭君出塞之時,時局早已轉為強漢對弱匈奴了,那又是一個充滿血淚的故事。 及至漢武帝,才大肆出兵徵伐匈奴。公元前127年,武帝收復河南失地,匈奴自此移師漠北。此後的二十年間,武帝又或派遣衛青、霍去病絕漠攻擊,匈奴中心漸移西北,但交戰雙方士卒死傷慘重。學者們認為,中國較之匈奴雖得勝利,但因國力相去懸絕,此為國力的勝利,而非戰略的勝利。後期更因武帝動於侈心,欲報匈奴之仇,乃派張騫出使西域。 東西方山川河流橫阻,而一個出於帝王復仇的決定,卻促使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路徑自此打通,不得不說是歷史偶然的創舉。"絲綢之路"於漢唐以後的數千年間,在東西方經貿、文化、政治、軍事等領域,粉墨登場。 本节目版權歸屬於北京雲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由北京摩寶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漢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提供社羣支持,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期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