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桃花忆当年
作者:碑林路人
那一株桃花烈烈地开着,不在山崖,不在水边,也不在寂寞的村庄,它开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浅褐色的树干,桃红色的花瓣,朱红的花蕊,跳跃着一丝妩媚,一点柔情,只消浅浅的几笔,便将春色渲染的如火如荼。
若没有炙热的爱,这一株桃花不会开的如此热烈,若没有淡然于世的心境,这一株桃花也不会开的如此决绝。
当我第一眼看见这株桃花的时候,我突然就想站在这棵树下,穿一席衣袂飘飘的长衫,燃一炷香,捧一本古籍,念一首平仄相间的诗句。
这样的心境只有在这幅画里可以寻觅,浓淡适宜的花瓣像诗,像词,也像藏匿在心里的那些柔情,不小心就把种种的爱意点燃。
独恋桃花,不止是因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谭和他恬淡无争的心境,更因为崔护的那首“人面桃花”和李白的“赠汪轮”,一个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个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在诗人笔下,都有着唯美的意境,桃花的繁茂,桃花的妩媚,都与真情有关。桃花点缀了世间最美的风月,让情更浓,意更切。
画桃花的人很多,能画出桃花的风骨与禅意的人却很少。而我眼前的这幅画,不仅画出了桃花的风骨,更有一种超然于画外的禅意。那苍劲的树干,是曲折委婉的人生,片片瘢痕,是花的魂魄,是岁月赋予生命的最严酷的印证。
若不是看透了官场上那些尔虞我诈的日子,陶渊明或许就是一个普通的官员,过着简单的生活,也许他会和所有官人一样,随遇而安,平淡的终其一生。
但他和别人不一样,他的心里有一片纤尘不染的桃花源,他的桃花源里的花更妍,水更碧。他的心里除了诗还有超出诗外的风骨,对于一个诗人,再也没有什么能比心中拥有桃花源般的洁净更为重要的东西了 。
当年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时候,念不忘的或许就是这株桃花,它没有开到桃花源,没有开在水云边,它就开在诗人寂寞的心理。无论经历多少波折,无论陷入怎样饥寒交迫的困境,诗人心里的桃花依然灼灼的开着,那是诗人终其一生坚守的情节,是恬淡旷远的胸襟。
千年以后,当另外一个人用浅墨淡彩,将这株桃花再度勾勒出来的时候,竟让我有些感动。一尺宣墨、一寸流年、一株桃花、一把江山,究竟醉了谁的风月,究竟让谁为之心酸。
尽管时光已过去了多年,但一首诗,一片开在诗人心里的桃花源,让人们记住了功名之外的那些美好,田园还是曾经的田园,桃花依旧也是那年的桃花,只是换了朝代,也换了人间。
十里桃花三生缘,若每一朵花都是一首诗,那隐居桃源的日子,或许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浪漫的情怀。若心中有花,笔下有神,那么每一个安静的日子是不是都可以听见花开的声音。
我想若有缘,还是住在桃花溪边吧,夏看日落,春看花开,与世无争,岁月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