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8【音乐故事】真实的心灵感应。

No.28【音乐故事】真实的心灵感应。

2015-04-25    14'27''

主播: 刘谨菡Catherine

397 11

介绍:
啮指痛心 东周的时候有一个叫曾参的人,也就是曾子,字子舆。是孔子的高徒,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相传他学识渊博,极为孝顺。著有《大学》《孝敬》等儒家经典,后世尊称他为“棕圣”。 但是曾子小时候家境非常贫困,以砍柴为生。有一次,他上山砍柴去了,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忽然间,咚咚咚。咚咚咚。有人在敲门“请问有人在家吗?”。曾母打开门,外面的人一见,接着问“伯母,您好,请问曾子在家吗?我是特地来拜访他的。曾母心里非常着急,不知如何是好。“哎呀,这可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原来家中没有什么吃的东西可以招待客人,由于当时交通不方便,也没有电话可以联络,曾母也找不到人帮她去山上找曾子,只好眼巴巴的盼望着曾子快快归来,可是等了好久,仍然不见曾子的踪影。思来想去,曾母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儿子这么孝顺的人,常常和我心灵相通,知道我在想些什么,也许这样他可以感受得到。”于是,便伸出手来,忍痛用力的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而在山上砍柴的曾子顿时觉得心惊肉跳,连忙背起柴往家赶。回到家以后,看到母亲正左顾右盼,焦急不已。连忙恭敬的问母亲:“娘,您找孩儿有什么事情吗?”曾母说:“家里来了客人说要找你,我无计可施,就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希望我的痛你能感受得到,好快点回来。”曾子若不是平时对母亲用情至深、孝顺有加,善于体会她的心意,又怎么能够发生这种心电感应呢?心灵相通也需要有十足的默契啊。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在汕头有个孩子,他才七岁,刚好汕头也有很多的老师义务的讲授《弟子规》的课。上了一两个月,他们的老师办了个活动,也跟这些家长做交流,他就安排每个孩子上去分享一下,他学了这一两个月他有什么改变。结果这个七岁的孩子上去,他第一句话就说,他说:我上了《弟子规》才知道做人原来要孝顺。诸位朋友,这句话很有味道,“原来要孝顺”,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所以现在很多家长很生气: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连这个都不懂!他真的连这个都不懂,因为没教。所以我们要理解到,哪些道理一定要赶快教。   你看这个孩子,你马上跟他讲“晨则省,昏则定”,他隔天就去做。而这位家长懂得赶快打电话去学校,这个动作代表他很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了解到把孩子教好,很重要要亲师合作,所以这个家长是有教育敏感度。假如他觉得很奇怪,然后摸摸他的女儿说:女儿,你今天是不是发烧了,怎么这么有礼貌?假如这样做,可能会扼杀了孩子的孝心跟学习的心。所以,当你的孩子学了《弟子规》,回去帮你端洗脚水,你应该怎么样?你可不要说:不要这么麻烦,你等一下烫到怎么办?你看,他要学习的机会都被你断送掉了。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要懂得跟老师配合,要懂得成全孩子的孝心,成全孩子的德行。   有一位母亲就说了,她说我的孩子这么小,到时候他把我打翻了怎么办?我跟她说,打翻了更好。她就很纳闷,为什么打翻更好?因为他打翻了,除了你已经成全他的孝心以外,你还可以当场利用这个机会跟他说:儿子,你这分心,妈妈很感动,这么小就能尽孝,我们今天要想一下,为什么你会把水打翻,一定是你双手没有拿稳,下次怎么拿稳就不会打翻,来,我们一起把它擦干净。你同时教他如何拿东西,同时又教他如何收拾这个情况,把事情做收尾。所以,我们当家长的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也不要有太多的不舍,因为让孩子多做,他才能多学习、多体会。好,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