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衣顺母
在孔子的弟子中,除了曾参是有名的孝子还有闵损,也就是闵子骞,也是极为孝顺的一位。他年幼的时候,母亲不幸早逝,父亲又给他娶了个继母,继母陆续给他生了两个弟弟,或许是因为闵子骞不是她亲生的,居然心生妒恨,偏私之情。冬天,大雪纷飞,寒气逼人,继母为亲生儿子裁剪冬衣时,就以厚厚暖暖的棉花细心地装填缝制,而给闵子骞的冬衣就随便塞了一些野地的芦花,棉花和芦花制作的衣服外人一看,嚯~~~~三个兄弟都穿得厚墩墩的,都很暖和吧。其实,芦花一点儿也不保暖。所以,闵子骞经常冻得发抖。
有一天,父亲外出,叫闵子骞替他驾车,冷风嗖嗖的吹过来,他就忍不住发抖,手脚都不听使唤,那马绳还怎么能握得住。一时不慎,只听“当啷”一声,马绳掉在了地上,他吓得脸顿时变色,全身瑟缩颤抖着,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父亲以为他做事不认真,非常生气。“子骞,你连马车都驾不好,我···!!!”父亲举起鞭子就来抽打他,哪曾想,几下就把他的衣服打破了。里面的芦花露了出来,父亲一时愣在那里,随即明白了一切。顿时火冒三丈,马上气冲冲地回家,就要把继母给休掉。“你作为母亲,却如此对待儿子,我怎么能容你。”继母大惊失色,悔不当初,闵子骞看到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幸灾乐祸,反而急忙跪在父亲面前,苦苦相劝。“父亲,有母亲在,只有我一个人忍受饥寒,可是,若是把她休了,两个弟弟也要遭罪,请求父亲把她留下吧!”父亲听了这一席话,百感交集,老泪纵横。“子骞,难得你有如此孝心德行,我把她留下便是。”然后,又对继母说:“你可知错,若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绝不留你!”而继母也深感闵子骞董事明理,自觉惭愧,从此,她就痛改前非,将闵子骞视如己出,疼爱有加。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不知让多少人羡慕呢。
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
有一位老师,她的孩子刚好有一天在她的门口给她敲门,她的婆婆(就是孩子的奶奶)就走过来,可能是要叫孙子吃东西。结果她孙子马上就回了一句话:你别吵了!怎么办?你看孩子对奶奶不恭敬。所以教育很重要,要慎于开始,你一发现就要赶快处理,不然等他习惯了就很难改。这位老师很有敏感度,马上开门跟她的孩子说:跟奶奶道歉。马上纠正他讲话的傲慢、不恭敬。这孩子死都不道歉,不愿意道歉。结果她的婆婆就说:天气这么热,别道什么歉。这时候怎么办?这个在考验我们为人父母的智慧。
结果看孩子不道歉,他母亲马上就说了,她说:妈妈,孩子没有教好是我的过失,我跟你道歉。这个妈妈话才说完,儿子眼泪就掉下来。眼泪掉下来代表什么?有惭愧。接着母亲又告诉孩子:你看你对奶奶这么不恭敬,奶奶却念念都想到你,怕你太热了,你有没有看到奶奶的心都是时时为你着想。当媳妇的要帮奶奶说话,这个奶奶听了以后很感动,然后就走了。所以婆媳关系因为这件事会有很好的发展,因为奶奶觉得这个媳妇知道我的心。
接着这个孩子,他妈妈就跟他说,你今天晚上要写日记,好好反省一下。结果这个孩子晚上写日记,说他有两个我,一个是很善良的我,一个是不善良的,那个不善良跟善良在那里拔河。诸位朋友,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大的挣扎,长大以后有更多的挣扎。但是假如孝心从很小就扎根,他人生就不会有这些矛盾,他人生也不会有因为不恭敬,因为坏脾气,做了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所以,当孩子一犯错,我们为人父母的也要很敏感,赶快去处理。我们这一句教诲,「父母呼,应勿缓」,要恭敬;『父母命,行勿懒』也是恭敬;『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都是对父母的一分恭敬心。
其实当一个人能深刻体会父母的恩德,他的心境就自然柔软,自然恭敬。记得我姐姐出嫁的时候,我是独子,所以是我去帮我姐夫开门。一路有很多迎娶的礼仪,其实这些迎娶的礼仪都有它的意义在。其中有一个礼仪让我的印象最深刻,就是迎娶最后我的姐夫带着我姐姐拜别我的父母,我就在旁边观礼。当我姐姐跟姐夫跪下去的时候,我的父亲眼泪瞬间就迸出来,我父亲那一滴眼泪迸出来,瞬间我的眼泪也掉出来,我在那个时刻感受到一个为人父亲的心境。父亲照顾这个女儿二十多年,不知道操了多少心,不知道罣碍了多少事情,念念都希望孩子长得好,孩子书念得好,孩子能有个好的归宿。所以父亲那一滴眼泪,是还有这么一点安慰,今天终于帮女儿找个好归宿,是那一分欣慰的眼泪,感动的眼泪。
而父母对于子女的关怀、辛劳,是不是嫁出去就不操心了?不是,而是一辈子的爱护。所谓「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母亲纵使活了一百岁,八十岁的儿子在她眼里还是她的小孩。当我的内心感受到一位为人父亲的辛苦、辛劳,我告诉我自己,这一辈子父母的恩德都报不完,绝对不能再对父母讲一句忤逆的话,讲一句不恭敬的话。因为有这一分体会,自然而然看到自己的父亲就会心生恭敬,心生欢喜。所以很重要,我们要念念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自然而然「诚于中,形于外」,我们的恭敬的言语跟行为就会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