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纳第三交响曲~一部不知修改了多少次才得以公开演出的作品,一部被瓦格纳赏识而演出机会寥寥无几的作品,会带给听众怎样的体验和感受?一部诞生在战火纷飞的1941年的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会让你想到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更深层次的反思?这样两部风格迥异、反差强烈的交响曲,我们将为您呈现两版最有分量的精彩演绎~近年在国际古典音乐界声名鹊起的拉脱维亚指挥新星尼尔森斯、擅长肖斯塔科维奇作品演绎的苏联指挥大师巴尔沙伊将在不同的舞台展现他们的艺术风采!
时间过得很快,美好的金秋转瞬即逝,凋零的树木和肆虐的寒风把北京带入了冬季,然而年末的国内演出市场却空前活跃,在上周末,本台乐享四季系列演出第4场《飞扬的弦乐四重奏》赢得满堂喝彩;世界两大交响乐团柏林爱乐和维也纳爱乐在西蒙拉特和尼尔森斯率领下在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掀起古典音乐热潮。今天和大家分享近年在世界乐坛风头很盛的拉脱维亚指挥新秀尼尔森斯接手莱比锡布商工会乐团的首张唱片——《布鲁克纳第3交响曲》。
耳边听到的是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D小调第3交响曲,第一乐章开始时,弦乐器微弱的声音和木管的吟唱营造出虚幻的意境,随后整个乐队在铜管有力饱满的合奏烘托下,爆发出两次咆哮般的呐喊。整体音响丰满清晰,音场自然深邃,尤其是铜管的声音具有强烈的压迫感。这是拉脱维亚指挥新星尼尔森斯入主莱比锡布商工会管弦乐团后,与DG合作的首张唱片,片中收入布鲁克纳第3交响曲和瓦格纳《汤豪舍序曲》。
第3号交响曲开头写作的形式和第0号交响曲一模一样,都是用弦乐作为背景衬托小号的主题部分,这是布鲁克纳最伟大的旋律之一,瓦格纳尤为喜爱这个旋律。在这部交响曲中布鲁克纳引用了瓦格纳作品的素材,篇幅不短分量很重。不管是演奏还是聆听,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这部作品的演出机会并不很多。但并不能妨碍它成为一部好作品的本质。
现在音乐来到了第3号交响曲的第2乐章,行板。在这个录音中担任指挥的尼尔森斯是近年在国际古典乐坛最令人瞩目的指挥新星,在柏林爱乐新总监的竞争中,他曾经是热门人选;在微妙地退出竞争之后很快被多家著名乐团争相邀约,最终花落德国著名的莱比锡布商工会管弦乐团,该团正因为时任音乐总监夏依的离去一筹莫展,尼尔森斯的加盟让它得以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出生于1978年的尼尔森斯,音乐学院毕业后在拉脱维亚国家歌剧院担任小号演奏,1999年扬颂斯率奥斯陆爱乐到里加演出,小号手突然病倒,他被召来救场。音乐会刚结束,扬颂斯就向他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你愿不愿意学指挥?”一句话改变了他的命运。杨松斯也由此成为发现他的伯乐。
第3乐章谐谑曲是一段具有强烈动感的音乐,在布鲁克纳几部大型的交响曲中,都有很出色的谐谑曲,这也是他很擅长创作的体裁。第3号交响曲的手稿创作于1872年到1875年之间,但是这版手稿没有出版,也没有进行过演出,可以说事实上并没有人知道它。作曲家在1873年完成了第3号交响曲的手稿,一共有两份,一份是提献给瓦格纳的版本,另外一份就是1874年布鲁克纳针对铜管声部进行修订后的手稿,这些手稿直到今天都没有出版。1878年1月份他又在总谱中增加了41个小节的尾声,并将这段尾声补充到乐队的分谱上,1877年12月16日首演时就是采用了这个版本。
大家熟悉的瓦格纳《汤豪舍序曲》是这张唱片的补白曲目,但事实上也是一支非常能体现尼尔森斯风格的作品,尼尔森斯30岁时,成为英国伯明翰市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经过尼尔森斯两年的梳理,乐团巡演BBC逍遥音乐节和瑞士琉森音乐节获得广泛好评,他的核心曲目涵盖瓦格纳、理查・斯特劳斯、马勒、斯特拉文斯基和肖斯塔科维奇等不同时代和风格的作品,彰显了他丰富的音乐积累;
这个录音可以说充分体现了他张扬而不失细腻的指挥风格,把瓦格纳这部作品恢弘宽广、磅礴大气的音乐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几年的指挥实践中,尼尔森斯与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乐团以及执掌数年的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成功合作,表现出他良好的协调能力,尤其与乐团成员的融洽关系奠定了他成为未来古典之星的良好基础。这个他接手莱比锡布商工会管弦乐团的开山之作,堪称他指挥生涯的辉煌起点。
下面给您带来前苏联指挥家巴尔沙依的《肖斯塔科维奇第7交响曲》精彩录音,肖斯塔科维奇第7“列宁格勒”交响曲》第1乐章“小快板”。这是一部充满矛盾、对抗与悬念的音乐作品,这是一首现代交响音乐创作的典范,这部气势宏伟的交响巨著,是音乐音响爱好者钟爱的“发烧”名篇。乐章开始,丰厚而充满质感的弦乐合奏把紧张的音乐情绪生动地呈现在耳边;以演绎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著称的前苏联指挥家巴尔沙依指挥青年德意志爱乐乐团和莫斯科爱乐乐团,1991年6月22,苏德战争纪念日,在德国莱比锡布商工会音乐厅演出的这部交响曲,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瑞典BIS唱片公司实况录音的这张唱片,生动记录了这场让人难忘的演出。
这部诞生在“二战”硝烟中的交响曲有很多让今人争论不休的传说,它1941年完成于德军围困之下的列宁格勒,交响曲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由于战时的需要,当时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成为一名战地消防队员,他和千百万保卫列宁格勒的军民们共同战斗,亲身体验了战争的残酷和苏维埃军民抗敌的英勇不屈。为此,作曲家把这部作品作为“战争史诗”献给在战火中屹立的英雄城市—列宁格勒。可是后来有人在研究第7交响曲的时候却发现,这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初稿实际上在战前就已经完成,那么究竟作品的愿意是什么?是到现在都是个“谜”。耳边“入侵的主题”是第一乐章的重要段落,巴尔沙依的演绎紧张而有些怪诞,夸大了一些重音的效果,显现出暴躁和强烈的撕裂感。
第2乐章,中速的。这是一段对和平时期美好生活的回忆,开始的音乐温馨安逸,,但随后被紧张不安的音乐打断,情绪再度回到战争的气氛。巴尔沙伊是前苏联培养的优秀中提琴家,他的导师鲍里索维奇是俄罗斯中提琴学派的奠基者。巴尔沙伊在音乐学院里转行学习中提琴,1945年,他和妻子妮娜参与组建了莫斯科爱乐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杜宾斯基,第二小提琴妮娜,大提琴是大名鼎鼎的罗斯特罗波维奇。这支乐队就是名闻世界的鲍罗丁四重奏团的前身,而巴尔沙伊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同时还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作曲专业学生。所以说对他老肖作品的认识和解释的权威性是得到很高评价的。
第3乐章,柔版,乐章开始,弦乐与铜管交织在一起的优美抒情的乐段是对“自然美”的歌颂。从纯音乐的角度去透视,肖七是一部既具有强烈冲击效果的音乐场面,也不乏宽广、抒情的动人旋律的杰出交响曲。作品问世60多年来,许多著名的指挥大师和乐团都曾留下过精彩的演绎和录音。该曲的优秀唱片版本相当多,其中伯格龙德指挥英国伯恩茅斯交响乐团的EMI版被认为是Hi-Fi录音的典范,而伯恩斯坦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DG版由于卓越的演绎而备受乐迷的推崇。当然,巴尔沙依的许多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录音也是业界和乐迷高度好评的版本。他曾经指挥北德广播乐团录制了交响曲全集,但耳边这版肖七演出的意义却是不可替代的,值得大家聆赏的版本。
最后我们来听听第4乐章,巴尔沙依对尾声处辉煌场景的处理,表现出了万丈豪情和“摧枯拉朽”的力量,其场面之宏伟、音响之震撼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