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信仰就是自然
原创 岸侏 岸侏
岸侏聊天室
我们常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也是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智慧,这种智慧也会变成信仰。我认为,信仰最有价值力量就是实践。佛教经典中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深”这两个字就是强调实践。如单一成为知识我觉得没有意义,反而会成为沉重的包袱,甚至是一种“知障”,因为有知识就会卖弄,会被知识牵绊,反而一 个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生活在土地当中,很自然地就会有信仰,会认为“自己知道的,自己就要去做”。
生命在成长过程中,很多智慧是在自然现象中学到的。譬如: 蹲在大自然的土地上观看一颗种子发芽、开花、结果; 季节的转移; 仰观星辰等,都是在学习大自然中的秩序。很多观念都是从大自然的观察中建立起来的“信仰”。当有这种信仰时,就会生活在秩序中,会有一种安定感,知道一颗植物枯萎了,在下一个季节会再发芽,发现了秩序,植物枯萎时就不会绝望、幻灭。知道这个秩序、智慧的人,和不知道的人,生命态度是不一样的。
我很喜欢“行深”这两个字,尤其是把“深”字加进去,就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检讨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有时候做了,但可能做不够,就是行不深。信仰具有非常强的实践力量,哪怕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信仰。譬如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做早课、抄佛经、沐浴、敬拜等,这些看起来好像是很简单的知识,当自己到八十几岁还能这么做时,就是自己一种信仰。不管在什么样的状况下,都觉得这是自己必须遵守的信仰,自己才能佩服自己,才能谈“行深”。
最高信仰,就是自然。我认为,这里面没有知识上的大道理,难就难在实践。对自己而言,觉得不难了,是因为已经变成了一种信仰。不勉强很自然的做到了,这种生活好像跟自然的季节、日处日落之间,有了一个对话的关系。自己信仰是令现在的自己很着迷的,因自己感受是顺应自然、健康、不难做到,也不会走到歧途的。
在一个“不对”的生活里,信仰很容易走向歧途。要在自然生活中找回信仰,才能把信仰导回心灵的本质。许多富翁、官太,都很无助,在现实中,那些咄咄逼人的人,在信仰面前都会下跪。我想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帝王或平民、知识分子或非知识分子等等,面临的死亡是一样的,也都无法解答生死问题,所以需要信仰。无常世间,每个人都可能遭遇灾难,所以要留很大余地。在现实生活不留余地的人,在脆弱时就可能抓狂。
老子最崇拜的信仰是嬰孩,他觉得嬰孩是最圆满的状态,因为无所求,无所缺,一旦开始有困惑、有不足时,就会追求,就会要“返璞归真”,表示自己开始作假了,自己开始有很多尴尬、不舒服的情结,所以要努力回到璞跟真。这个过程,自己称它为信仰的过程,是很漫长的探索,而当自己又回到璞跟真时,就不需要信仰了。
只有一种信仰很可怕,譬如只有政治信仰,只有财富信仰,只有权力信仰,甚至只有单一的美的信仰,我认为都是不健康的,它应该要平衡的,自己不知道能不能说是一种“自然信仰”,就是对于各种现象都能有比较平衡的思维。如果有自然农耕法,自己想也应该要有自然信仰法,把自然作为一种最高准则,就像老子说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高信仰就是自然。
我认为,健康、有机的信仰,是指非单一性的。信仰可以是哲学,可以是道德的实践的力量,也可以是美的完成,它跟很多东西有关,如果把信仰孤立出来,自己觉得它就很危险。
过去在寺庙住,许多大人拜佛,突然身边小孩双手合十,弯腰一拜,在那一刹那,自己震撼。那行动本身就是信仰,而那么自然,自己知道小孩还是信服什么事的,这个信服的种子,总有一天会萌发。如果能让小孩从小开始就有信仰,让他知道头顶之上有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做引导,他就自然学会谦卑,自己觉得会对孩子日后成长有正面的影响。
信仰是帮助人解惑的,如果无惑可解,信仰就消失了。
以自己而言,仍然在困惑中,但比较不急了,不会今天走进庙宇,就要立刻得到解答,或是今天买了什么东西,做了多少捐献,明天就要马上解脱,自己开始觉得信仰不需要这些形式,而是像一个好朋友,永远陪伴在旁边,和自己做更多的对话,甚至勇于去自然地呈现自己脆弱的情感,因为已经够坚强了。
在自己的信仰旅途中,当自己在听到别让问“你信什么教?”时,会愣在那边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陪伴自己的不是单一的宗教,而是所有的宗教陪伴自己度过一个困惑、自我觉悟的过程,到现在还是在一个巨大的困惑当中,所以会说对于困惑的信仰不应该有嘲讽,而应该要悲悯,因为我们都在困惑当中,只是知道或不知道。
绝大多数人对于宗教跟信仰两个概念是比较含混的,不太会把它分清楚,比如说到了一个庙宇,很多人就会笼统地说这是佛教的庙宇,其实它并不是。基本上,民间信仰与佛教已经高度混杂,大家常常分不出来什么叫做纯粹的宗教,什么叫做信仰。很多人自豪的说,中国没有宗教战争,其实中国根本没有宗教,没有本土的宗教,宗教都是外来的。
信仰在自然中,不会去嘲笑,多的是尊重。自己不需要去批评不同阶段的人,去说: “你怎么还在那个阶段?”因为自己也曾在那个阶段过,当自己走过来以后,应该要知道每一步踏过来是多么的艰难,自己不会去嘲笑,反而会尊重。如果发现,自己嘲笑某一阶段的信仰,正说明自己连那个阶段都还没有到。
《金刚经》说法、非法,一切皆非法,这样的说法让自己领悟很多,当法是虚妄的,那么信仰本身有一天也可以是不存在的。因为它变成实践力量后,就不需要再拘束于语言、形式了,这是一个阶段性的。
信仰教育是不是应该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可能是幼儿园或者是小学,这是自己一直思考的。而信仰就是自己相信什么,这个相信当然跟辩证有关。因为相信,所以会思考,会反省,可是信仰跟怀疑也有一个互动的关系,信仰教育简单说就是思辨能力的培养。
我的许多朋友提到说,信仰跟怀疑有关,一个真正的信仰不会因为被怀疑、质问,就会瓦解; 相反的,因为被怀疑跟质问,信仰会更牢固。最好的信仰,一定是禁得起所有人的怀疑。
思辨能力不是大学毕业、或者功成名就的人就具备,事实上很多社会背景很好、高学历的人,都因为信仰迷思而成为受害者,自己觉得,知识并不能等同于智慧,知识没有办法解答信仰的问题。
自然信仰,自己認為也要進一步做更深的思辨,自己建议大家读《金刚经》,那思辨更細膩,一直正反正反,永远給自己一个東西再打破,然后让自己知道拥有以后又失去的那种空的感覺。不論是佛法还是易经,还是任何一个伟大的宗教,都要经历一个巨大的破灭,才知道什么叫做空,否則的話,那个空就是假的領悟。
中国的《易经》以及世界上重要的宗教,都是经过几千年来千锤百炼的挑战,这些宗教信仰的建立,都是有过受难的过程,有降魔的过程。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静坐,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降魔。我要强调说,降魔不一定是对外,还有是对内在,挑战内在的所有思想,当然悟道的过程会有很多坎坷、挫折的,甚至也可能走错路,也因此能凸显最后所谓“正果”的精神。
自己内心,感恩有佛法、易经因缘。自己觉得佛法、易经,就是一对孪生姐妹或兄弟引领帮助人类,步入自然解脱的真理,走进宇宙阴阳五行生克制化自然平衡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