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期   保险与资产保全和配置

第562期 保险与资产保全和配置

2019-05-29    07'38''

主播: 老秋聊保险 刘秋林

70 0

介绍:
资产保全与隔离 老秋聊保险 第562期 2019-05-29 面对巨额财富,保险可以起到资产隔离、资产保护以及现金定向转移的资产控制功能。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保险更是解决现金流向问题的最佳工具之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国内涌现出一大批高净值人群,并在未来几年高速扩大。但摆在这个群体面前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在继续追求资产增值的同时进行现有资产的保全及隔离。 根据胡润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净值人群平均年龄为40多岁,创业在10年以上,60%的人已经移民或者准备移民,大多有海外资产(房产、金融公司、信托基金等),行业基本分布在房地产、能源、加工业及互联网等。 对于这部分高净值人群而言,如何将自己的资产有效隔离,不被侵蚀缩水成为重中之重. 一般导致资产缩水的原因无外乎:创业失败、投资失败、政策影响、婚姻风险、子女挥霍以及生命风险等。 其中,投资策略对于这些累积了大量财富的高净值人士来说各有心得,对于他们所处行业而言,政策影响也各有不同。 以下就围绕创业所衍生出来的资产隔离话题进行分析。 公私要分明 当我们在工商局注册公司的时候,基本都会注册有限责任公司,这意味着在法律关系上,法人代表承担的是有限责任,只要合法经营,哪怕由于经营不善而导致公司结业,最多损失创业资金,不会影响自己未来的家庭生活。  但是,现实情况如何?多数私企业主因公司财务问题,导致个人乃至家庭债台高筑。近十几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发展迅猛,但是企业平均寿命不超过5年,也就意味着有大量中小企业在经营2~3年后就因各种原因歇业。在这样的“高危”领域中,私企业主们该注意以下风险: 注册资金未实缴,虚报注册资金将会面临重重隐患;一人公司,家族股东。账目混乱,私企不分,股东将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股东以个人名义承担公司运营费用;个人借款用于公司经营;以公司资金添置个人资产;融资对冲,以个人名义担保股权回购;公司注销后的债务承担。 以上来看,风险主要集中在公司资产与个人资产的混淆,直接导致众多企业主被公司所累,而所谓的“无限责任”保护也根本没有起到作用。因此,除了要从以上这些方面进行公私资产严格区分外,也可通过必要的理财工具做金融防火墙,避免企业风险累及家庭。能够起到防火墙功能的理财工具,必须具备完备的司法保护以及稳定的保值功能,而在收益、灵活性等方面可适当让步。 商业保险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无论《保险法》、《合同法》还是《公司法》,对于人寿保险均有明确法条确定其资产隔离作用。从资产管理角度来看,不同寿险产品可以取得不同资产管理目的。例如终身寿险可以通过杠杆效应,放大寿险保额,起到资产传承、避税保值的效果;分红年金,可以通过缴费期、领取期的不同设置,起到资产隔离、按需补给的作用。 纵览海内外,有众多可借鉴的案例。前安然总裁肯尼斯就是在事业发展期,在财富规划中配置合适的保险工具,成功锁定了高生活品质的人生晚年。但是否因此将保险解读为避债避税的不二利器,关键取决于购买保险的资金来源是否是投保人的合法收入。 如果一个账目混乱的企业主因为预判到企业未来经营不善、债台高筑的情况,将公司资金挪为己用购买大量保险,这样无法取得法律保护,相反会加速企业衰败。在尚未预见或遭遇事业瓶颈之时就成功配置保险工具,才是资产合理配置、投资不忘保值的理财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