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能起舞,活鱼也会臭在手里【张昭兵】——凹凸

僵尸能起舞,活鱼也会臭在手里【张昭兵】——凹凸

2015-12-23    12'15''

主播: 嘚儿情智读写堂

301 13

介绍:
3岁的孩子要了一家人的命: 高速路上,一对夫妻带着3岁的儿子出外旅游,当时路段没什么车,孩子说想摸摸方向盘。孩子的爸妈一开始拒绝。 没想到孩子哭闹起来,孩子妈妈心软,说:“反正路上没什么车,你就让他摸一摸!”孩子摸了一下没过瘾,还想像开摇摇车一样转一转方向盘,被孩子的爸妈拒绝。 没想到孩子又哭闹,孩子妈妈跟丈夫说:“让他坐在你怀里,你揽着他,把方向盘控制好就行了。”孩子开了一会,爸妈让孩子回到后座位。 这时孩子又哭闹了,孩子妈妈受不了孩子哭闹,说:“好吧再给你开一会……”结果没多久车辆刚好过桥,一不留神车子撞破围栏直接掉到了河里,一家三口全部遇难。 一场本来可以不发生的惨剧,就这样在没有底线的迁就中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父母为什么迁就孩子?怕他哭闹。为什么怕他哭闹?因为他的哭闹很烦人。父母只是因为忍受不了孩子的哭闹,而无原则地满足他,而付出了全家人的生命,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点!孩子再也不可能闹了,父母再也不可能烦了。父母押上全家人的性命与孩子小小的哭闹同归于尽,让堂吉诃德的大战风车黯然失色,塞万提斯先生地下有知的话,会不会羞愧难当,忍不住爬出坟墓更新升级一下《堂吉诃德》的版本呢? 我想不会的!因为类似的事情在无数家庭每天都在上演,塞先生就是有孙悟空的分身术也是忙不过来的,索性认输装作不知道,让他们折腾去吧。我们活着的普通人没必要装,也装不下去,那就不妨再多看几例吧: 吃饭前大人不许孩子吃糖(这是对的!吃了糖就没食欲吃饭了,糖和饭不能兼得,舍糖而取饭也。),但孩子哭闹着说一定要吃,心软的大人骂骂咧咧:“给你吃给你吃,等下如果不吃饭看我不揍你!”(这就不对了!光糖跟饭都扯不清了,再加一个揍,这不成心添乱,找事吗!)孩子如愿以偿,即使等下不好好吃饭,也能如法炮制逃过责骂。 商场里,妈妈说:“不可以再买恐龙,家里已经有很多恐龙,而且家里很多玩具你都没玩!”(这是对的!玩具越多孩子越不知道珍惜,越是一个也不会好好玩,白瞎了的。)孩子哭闹滚地,“我就要我就要!”大人一脸无奈牵着孩子从货架上取下了一只绿色的恐龙玩具。(这就不对了!下次呢?下下次呢?下……也好,那时可以考虑自己家开个玩具店了。) 游乐场里,“爸爸,我还要玩小火车……”爸爸拒绝(可以拒绝!哪能无休无止地玩儿,天长地久尚有尽时,此玩绵绵竟无绝期吗!),孩子开始哭闹,跺着脚抽噎着,眼泪鼻涕横流,面对路人怪异的目光,这爸爸窘极了,只好再去买一张票(屈服只是为了急于摆脱自己一时的尴尬,这怎么看都像是忽悠。),孩子这才破涕而笑。 大人给孩子泡了牛奶,孩子喝了几口后说不喝牛奶要喝饮料,大人不答应(这是对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不好,再说碗里是鸡汤,锅里是刷锅水),孩子开始哭闹反抗,大人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极度厌烦,“好了好了,别哭了,给你喝几口……”结果孩子一下子喝了半瓶,牛奶也喝不下去了。(这就不对了!孩子分不清鸡汤和刷锅水哪个好,大人是分得清的呀,如果孩子硬要喝洗澡水,也由着他吗?那当然不会,孩子再傻也不去喝洗澡水呀!话别说得这么绝对,这样放纵下去,孩子会傻到去喝洗脚水的,不信,走着瞧好吧您哪。) …… 不看了不看了,实在看不下去了。 孩子不辨是非,不讲道理,这不是孩子的错,粗人牛通尚且知道“不知者不罪”。 大人明明知道对错,因图一时的轻松急于摆脱孩子的纠缠而迁就错的事情,无异于变相鼓励孩子一错再错,错到不可收拾,追悔莫及。 上面几件小事本身没有太大的危害。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成为一个隐形的危害,成为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引爆,什么时候爆,全由不得大人作主,比如开头的那个故事。我们哪是在养孩子,我们简直是个制造人肉炸弹哪! 糊涂的父母们,你们每一次对孩子错误行为的迁就,都是在往炸弹里续进一些火药,努力增强它的杀伤力。你们只知道开车是危险的,不好好吃饭不吃健康食品是有危害的,贪婪是不好的,玩物是会丧志的;但你们不知道,孩子不好好引导,不教他明辨是非学会管理自己,他的危险和危害将是毁灭性的,而且是始料不及防不胜防的。 你们的问题不是不知道危险和危害,而是图一时的省事忘了危险和危害,掩耳盗铃以为危险和危害也会忘了你们,既便外在的危险和危害打了盹顾不上惦记你们,你们自己也正积极主动地培养着一匹匹害群之马,他最方便最可能从你们害起哟! 让我们一起看看另一位大人是怎么做的吧: 一妈妈带着孩子逛商场,孩子被商场里的超人吸引住了,妈妈拖拉硬拽都不行,孩子干脆往地上一躺,一把鼻涕一把泪哭闹一定要妈妈买超人。 妈妈不愠不火,“哇,前面有好美味的水果捞呀!妈妈好想吃呢!”孩子止哭,凝神在听,“这样,妈妈今天只能花XX块钱,给你二选一,你如果选择超人的话,等下就不能吃水果捞了,你只能看着妈妈吃!但如果你选择吃水果捞,咱们赶紧去,你可以点你喜欢的椰奶芒果捞,妈妈点……” “我两个都要!” “不行,只能选择一个!” “我要超人!” “不准反悔哦?”孩子信誓旦旦点头。 结果当孩子欢天喜地地拿着超人,然后落寞地看着妈妈吃着喜欢的水果捞,孩子不甘寂寞地恳求妈妈:“给我吃一口吧!” “不行!你自己选的。” 最终,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妈妈将美味的水果捞吃光。 “哎呀,妈妈,我好像也不是很喜欢超人!” “不喜欢也没办法,下次再选吧!” 孩子眼泪都崩出来了,相信他下次能做个更好的选择。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后,孩子也会变得理智和讲道理的。 怎么样,很受启发吧?! 孩子没有固定的模样,全看大人怎么引导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疼爱孩子是没有问题的,但怎么疼爱,是需要智慧和能力的 撒泼使气是孩子会的,我们能不能教他们一点不会的东西呢?比如:不撒泼使气。 怎么教? 首先,大人不要使气,像上面的妈妈一样,遇事不愠不火。 其次,动动脑筋,把孩子的需求转换成一个游戏,像上面的妈妈一样,变成一个选择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思考学会承担。 又是游戏? 是的,我经常谈游戏,因为我们一直不会玩,什么时候大家都会玩了,也就没时间谈游戏了,比着玩就是了。 不要小瞧游戏,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场游戏一场梦,所谓《红楼梦》的“梦”、《西游记》的“记”、《水浒传》的“传”、《三国演义》的“演”,《聊斋志异》的“志”,都在戏里。人生出了戏,那就是“穿帮”,不但是败笔,而且鞋都破了,怎么走路呢? 会玩游戏的人能让僵尸起舞,不会玩游戏的人能让活鱼臭在手里 人与人的区别,实在比人与动物的区别还大啊! 此话也是老生常谈,但也不得不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