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凹凸

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凹凸

2015-12-30    07'26''

主播: 嘚儿情智读写堂

214 2

介绍:
美国一个小学生因破坏行为受到停乘校车一周的处罚,孩子只好每天步行1小时上学。当旁人问孩子的妈妈为什么不用家里的汽车送他去上学,孩子妈妈的回答让人肃然起敬:“我不会送他,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是惩罚,不是指责,说得中性点,就是要承担自己行为的结果。 刚开始,我们并不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我们想做就做了,而结果往往让我们目瞪口呆,原来做是一回事,结果是另一回事啊。于是我们慢慢知道一件事其实包括两部分,前面是行为,后面紧跟着就是结果。行为是我们喜欢的部分,结果就不一定了,有些结果我们喜欢,有些不喜欢。虽然不喜欢,但它像行为的影子一样,摆脱不了,也甩不掉。于是我们慢慢知道在做一件事之前要想想它的后果,如果结果是我们不想要的,那就连做也不要做了。 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结果的前提下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那么如何知“生”呢?恐怕也只能把他的话反过来才能回答,即“未知死,焉知生”。我们正是在人终有一死的前提下,才能正确思考人应该怎么活的问题。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人终究是要死的,他就可以无所不为也可以一无所为,那还有个人样吗!死亡是生命的大限,正是有了这个不容商量的限制,生命才有了时间,人才有了选择意识,知道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无限的有意义的事上去,生命因此而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如果没有足球球规的限制,想怎么踢就怎么踢,就不可能有足球艺术,甚至连足球都成了多余,都去踢人去了,哪还顾得上踢球呢!如果没有结果的限制,我们的行为将庸俗、恶劣不堪入目。 西方农夫谚语:“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这句话的智慧就在于对结果的重视和尊重。事前不尊重结果,我们会有错误的行为,事后不尊重结果我们会重复错误的行为。那些更严重的事,根本不给我们重复的机会,直接剥夺了我们活着的资格,终止了我们对生命的滥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东西,可以让我们一旦拥有天长地久,生命更是随时都可能被夺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使用管理自己的生命。那就从小事学起,学会在结果的前提下选择自己的行为,在结果的限制下精彩自己的行为。 回头想象一下开头故事中的那个小孩子,因为结果的限制而在晨曦中迎着朝阳,独自走在通向学校的漫漫长路上,那身影不是既孤单又美丽吗!相比那些坐着校车呼啸而过的孩子,他的未来不是让我们觉得更温暖更踏实吗!如果想象有困难,我们看一个实例吧: 一位妈妈要带10岁的鹿鹿去游乐场,妈妈刚好有身孕,临出家门时,工作繁忙的爸爸嘱咐:“儿子,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替爸爸照顾好妈妈和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哦!”一路上,鹿鹿一直紧紧牵着妈妈的手,还时不时将开水递给妈妈喝,俨然一个小大人的模样,让路人好生羡慕。 这天鹿鹿放学后,一脸沮丧地要妈妈给他1000块,孩子从来没开口要过金额如此大的钱,在妈妈的询问下,鹿鹿道出了原委: 原来是同桌小圆当天偷偷从家里带回来一部IPad,趁课间在玩游戏,周围的几个小男孩觉得好玩,玩到热烈处相互争抢,不小心将Ipad摔坏了。小圆哭闹着一定要他们赔偿,否则就要告诉老师。 鹿鹿妈在微信群里找到了损坏东西的几个孩子的家长,几个家长定了个时间带上孩子一同到小圆家里,经过跟小圆家长协商,每人赔偿500块。 回家的路上,鹿鹿妈淡淡地问:“妈妈帮你赔了500块,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鹿鹿说:“妈妈我觉得好惭愧!” “为什么呢?” “因为我不顾后果跟他们争抢,结果要你帮我赔钱!” “听到你这句话,妈妈这500块也是值了。既然你觉得自己有错,那么你该为这件事情的后果做点什么吗?”鹿鹿摇头说不知道。 “妈妈之前没教会你不要抢人东西,而是要征求人家同意,所以这次的错误也有妈妈的责任,妈妈承担9成,你承担1成,你得补偿我50块钱。” 鹿鹿翻找了自己的口袋、抽屉、钱罐,总共凑出了30块,“还差20块怎么办?” “妈妈给你个建议,家里的储物室里有很多旧书报纸还有旧衣服,把它们全部清理了卖掉应该能凑够20块!” 专门找了个周末,鹿鹿单独一个人清理了储物室,在妈妈的帮忙下卖掉了24.5块。当鹿鹿将手里的20块转交给妈妈时,心里非常自豪。 把结果大方慷慨地交给孩子吧。 那是他生命的财产 他是靠结果学会经营生命的 他的生命是靠结果的限制而精彩起来的 抹去一个又一个结果 就等于抽去他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支点 撤去他一个又一个生命的起点 他的生命就像庖丁解过的牛 如泥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