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感受到﹒做到 【张昭兵】——凹凸

知道﹒感受到﹒做到 【张昭兵】——凹凸

2015-12-30    13'39''

主播: 嘚儿情智读写堂

235 3

介绍:
一个刚满十七岁的孩子虽还是稚气满脸,但壮硕的身体已俨然是个大人。母亲只及他肩头的高度,父亲也开始对他仰视。叛逆,已经成为他和父母沟通的方式。终于有一天,父亲和少年倾心交谈,询问他不再乖巧的原因 少年说:我已经长大,不再是你们操控的棋子,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需要寻找自我…… 父亲叹了口气:你打算怎么寻找呢? “一个行囊,一个指南针。我需要离开你们的遮蔽,去寻找自己的坐标……” “那你去吧,孩子。我和你妈妈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父亲给了少年500元钱。少年从此离家。开始了他寻找青春和自我的旅程。 少年去了离家很远的一个城市。在那里再也没有老师和父母烦心的唠叨。当然,也没有了父母片刻不离的嘘寒问暖。 在那个光怪陆离的都市,500元钱像一杯水倒进沙漠里一样,很快就渗透没了。看着日渐干瘪的钱包,少年想到了放弃,但一想到回家可能会受到的嘲笑,只好把泪水吞进了肚里。 城市很华丽,但少年很难找到她的入口。他的成长与这个城市的喧闹无关。为了生存,这个在家连自己衣服都很少洗的少年,开始去一些小店打工。劳累一天,只为能拥有一顿热饭和一个可以遮蔽风雨的住所——这些他曾经唾手可得而又没有丝毫珍惜过的东西,在那个离家遥远的城市,伴随了少年叛逆的成长。 春去秋来,一年很快要过去了。少年在饭店刷过盘子,在大公司做过保安,在酒店做过门童,在夜市里做过摆摊的小贩……少年的双手终于在疲于奔命的生活中渐渐长满老茧。少年的心也随着日出日落,懂得了以前父母生活的不易和他们对自己惴惴的爱心。 终于,在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少年拨通了那个熟记于心的号码。电话那端,是父亲激动的声音和母亲喜悦的啜泣…… 父亲说,如果找到了你要的东西就回来吧。 在挂断电话的那一刹那,少年泪流满面。不久,他登上了回家的火车。在行囊中,多了两件买给爸妈的内衣,包装得朴实而美丽。这是一个懂事了的儿子,他用自己的双手为父母换来的新年礼物…… 这个故事的结果当然是好的,但这个好不是必然的,有太多糟糕的结果都是可能发生的。比如少年遇人不淑,被坑蒙拐骗还是小事,如果一时糊涂铤而走险干出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父亲最后接到的电话,可能是监狱通知他去给儿子送御寒的衣物了。 少年跨出家门的那一刻,他的前方其实是吉凶未卜的。少年可能只是淡淡的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不切实际的浪漫想象,撩拨得他的内心满满的都是离家的冲动和激情。父母看他的未来几乎全是“凶”,全是担心,但父亲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放他走。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是这样的: 两个即将成年的孩子,分别向他们的父母提出要搬到外面去住的要求。一个孩子的父亲说:咋啦?家里容不下你啦,好好给我呆着。另一个孩子的父亲却说:“好啊!需要我帮什么忙吗?”谁知,结果却恰恰相反,反对孩子搬出去的父亲不但没能阻止孩子从家庭中走出,还和孩子发生了深深的矛盾。支持孩子搬出去的父亲反而使孩子留了下来。原因是,第一个孩子听到父亲那么武断地阻止他,觉得在家里也是没有意思的,不如早些搬出去。另一个孩子则完全不同,当他提出搬出去住的时候,父亲不但没有阻止,反而问他需要什么,这让他感到了亲情的温暖,觉得其实在家里也很好,于是决定不搬出去住了。 少年的父亲虽然不同意儿子的想法,但他知道他已无力阻止一个比他高半头的小伙子的冲动,并且他勇敢地承认了这一点。这很重要!少年因此而意识到,他要独自为自己以后的一切负责了。没有父母的反对和阻止,他的出走连最基本的叛逆意义都扯不上,事情在瞬间从一个叛逆行为转化为一个孤单的冒险行为。大话既出,急于被承认自己已经长大的少年,无论如何是不好意思缩回去的,我想他昂头走出家门的姿态,多少有点硬着头皮的赌气,赌自己的气,也想赌一赌自己的运气。 运气似乎不太喜欢赌气的人,少年离开家门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注定,他只能回来。现实荆棘密布,再鼓的气都能给你放的瘪瘪的,然后再把你碾过来碾过去,磨过来磨过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折磨”。我们经常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的鸡汤激励自己,也鼓动别人去经受磨难,但我们好像忘了人毕竟不是宝剑不是梅花,人与宝剑和梅花的区别在于,人可以经受磨砺也可以经受苦寒,但人没必要刻意去经受,更没必要让本来是宝剑的人刻意去经受苦寒,让本来是梅花的人刻意去经受磨砺。人应该是遇到什么就经受什么,刻意地经受本身已不打自招地承认,经受不过是为了满足刻意而已。刻意的架子端久了累得不行了,自然不得不放下来,没有刻意撑腰,经受也只能草草收场了。 但也不得不承认,少年的这场经历很有意义,他等于换个角度重读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原来家里并不是他以前认为的那样,原来外面也不是他以前想象的那样,原来他以前并不知道家里和外面是什么样。毛泽东同志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当然有道理,但问题又来了,我们怎么才能理解一个东西呢?少年的经历让我们若有所悟,好像毛泽东同志的那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理解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感受到它,只有感受到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理解它。 少年原来知道家里好吗?其实是知道的。知道外面难吗?其实也是知道的。但他感受不到,因为感受不到,又反过来不认为家里好,也不认为外面就不好。看来,光是知道是不行的,还得感受到。知道只是一种观念,如果没有感受的支撑很快就塌架了,而感受到是把知道的东西内化成了自己的血肉,一举手一投足都是自己知道的东西,这就是做到。 我们做家长的失误之处往往在于,一味地唠叨一些东西,让孩子知道知道再知道,最后患上了知道疲劳症,再也不想知道了,甚至完全排斥那些知道的东西。一门心思地想去感受他们不知道的东西,尝试在家长看来不应该尝试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叛逆,由此可见,孩子的叛逆其实是逼上梁山啊! 人是有脑有心的动物,知道只是在供养人的大脑,而感受到才能滋养人的内心。内心枯竭的人,大脑也会供血不足而坏死的。 现在的孩子最缺的其实不是知道,要说知道,他们知道的够多的了,如果没有感受,那些知道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几乎等于不知道。多引导孩子去感受一些东西吧,只有感受到的东西他们才能真正的知道,进而他们可以做到。其实感受无处不在,不是非得离家出走才能感受,之所以要离家出走,多半是因为父母剥夺了他们感受的机会,你不让他在家里感受,他当然只能跑出去感受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生处处可感受,生命处处可醒悟。人是一棵可以行走的树,是说可以行走,当然也可以不行走,行走多半是被逼的,如果换个地方水土不服扎不下根的话,也是会死人的,即使勉强活下来最终也还是要叶落归根的。俗话说“树挪死 ,人挪活”,当然有道理,但也不是唯一的道理,因为人不挪也应该可以活的,说人挪活,多半是给自己打气,那意思大概是,有什么办法呢,总得活下去吧。这样的话大概只能在不得不挪时说说,如果事情没到那份上,还是别挪来挪去的瞎折腾了吧。 与其寄希望于一个飘忽不定的“活”,何不踏踏实实地把现有的日子盘活呢! 生活不在别处,向别处讨生活的人,总脱不了一个“讨”字。生活还是公平的,它向每一个地方的人展开的都是立体的魅力 ,不用到别处去讨,立足当下好好经营就是了。 知道只是在生活的表面滑行,而感受到却可以把人一步步引向生活的纵深。对生活的立体感受,又会反过来把人拉成一个丰富饱满的立体模样。那可能是人应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