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惬意地独处时,不免在纷杂的臆想中增添些许对茫茫前路的思考,有关人生和命运的元素便萦绕在脑海里,久久不愿散去,于是我开始有些困惑——所谓人生如戏,是否真为命途定数?每每谈到戏和人生,我总会想起李碧华笔下的梨园传奇。一段段情与命的戏份在她的笔墨里如莲花的绽放,寂静芬芳,却又在最美的时刻撩拨着看客的心弦。她在情字里洞察着一切,也把生命看得极其透彻。
寂寂流年,匆匆地溜走,李碧华的故事总会在时光里掀起层层涟漪,她在诸多作品中执着追寻,只为心底最柔软的一个“情”字。她写过红萼公主为心爱之人的视死如归,蒙天放对冬儿三生不渝和千年不变的爱恋;也记下了程蝶衣刻骨的温柔与深情,蝶衣的多情与段小楼的绝情相互交织,如同裂帛之音回荡在空空的楼阁,渐渐弥散消沉。在李碧华的眼里,一段情,错综着太多的人和事,只有让它在不同的命运里颠簸,才能缠绵出动人的曲调。她记录着每一个跳动的灵感,写下了许多的爱恨情仇,或凄艳或悲凉,命运的安排辗转蹉跎,留下了太多的无奈和惋惜。
曾经,她向自己坦白:“七成饱,三分醉,十分收成。过上等生活,付中等劳动,享下等情欲。”自幼便在大家庭里生活的她确是衣食无忧,过着上等的生活。然而居住在拥有木制楼梯的旧式高顶楼宇里,眼见着三妻四妾的祖父,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听闻过也经历过很多旧式的人事斗争,那时残存的记忆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她,为她提供了素材创造了灵感,于是借来历史丰富的背景在纸上演绎着一段又一段风月情浓的故事。她喜欢在每个故事里融入历史的,社会的,哲学的意蕴,塑造一个个独具一格的人物,这样不仅保持着故事的鲜活,还留给读者许多思考的空间。
许多人都曾猜想,如此用心纠结于情爱与命运的李碧华大概会是一个多愁善感,心思深重的女人,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也许是成长于独特的家庭环境,她生活最大的追求便是自由与快乐,不拘泥不放纵,冷静而自制地生活。李碧华总是和外界的人和事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不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却又掩不去她身上潇洒而神秘的气质。也正是这份距离感,使她有着足够的空间俯瞰着生活中的一切,看透了情与命,自己却不哀不伤。她似乎是经历过故事里的一切,娓娓道来如此真切;等走出了那个世界,又能极为冷静地生活。而她的作品也总是欲言又止,与其心性联系颇深。
写作的的风格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一些品性。写作时下笔辛辣并且从不做删改,李碧华愿意选择坚持,只为留下最初的情感和思想的自然,有一句话她自己说的很有骨气:“我为东道主,不作奴才的文章。”如此自信,夹带着些许豪放。面对一些人将她和张爱玲相提并论,也只是淡然地道出一句:“写作都是独立个体户,我不愿意像谁。”
写尽了痴男怨女,悲欢离合,她也曾在美好的时光里邂逅一个自己真爱的人,只是生活不愿意接受一厢情愿的爱情,这颗萌动的种子终究是没有结果。对于这些她不愿意多说,又或许只是会在某个作品中怀念着自己曾经的故事。
也许她的故事给你带来的是离愁别绪,命途坎坷,可她的人生教给我们更多的是一份淡然与智慧,自由与快乐。情与命看透了也罢,反之也罢,何须细究,活在此刻,过好当下便好。指尖翻动着泛黄的书页,静静地合上了一本小说,仔细抚平思绪的褶皱,于深情处微微颔首,窗外又是一帘春色。
1311字
李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