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风华绝代的奇女子,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枝独秀;她亦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留下的众多作品,或悲或喜,无不令人惊叹。从未被忘记的名字,从未间断的争议,本期人物发现,让我们一起走近张爱玲,走进她的倾城之恋。
张爱玲,原名张煐,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她出自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其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作品早已耳熟能详,成为不朽的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者。
张爱玲本身是一个矛盾的人,其性格的复杂性与文学的创造性都与不甚幸福的童年密切相关。她的父母分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新文化的代表,受他们的双重影响,张爱玲不仅受到古典文学的启蒙,更具有西洋化的生活品位和艺术情趣。然而父母的离异却给她原本快乐的童年画上了句号。父亲再娶,母亲留学,年幼的张爱玲在失去母爱后,还要承受家庭的污浊。正因如此,张爱玲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总是以“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作为文化背景。
提到张爱玲的一生,无法回避的,也是最辉煌的莫过于她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这方面来说,张爱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6岁入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开始小说创作。从她的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出家庭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更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文学创造力。张爱玲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张爱玲的作品,每每读来,总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无论结局是喜是悲。正如我们在照片中看到的张爱玲,游离于这个世界之外,冷眼旁观人生百态,阴晴圆缺。因此,她的文笔冷静,小说也多以第三人称来写,饶是如此,她笔下的人物故事却像活生生的一样,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牵动着读者的心。
《倾城之恋》中,香港的沦陷成全了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却也不过反映了两个战乱中的人对未来的迷茫,对生命难以把握的结局。“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金锁记》中,七巧失去了一切,在惶惶中离开了人世。“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意象是张爱玲小说中运用的最为生动,最具审美功能,诗性特征发挥的最为淋漓尽致的艺术表现形式,或景或人,无不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随主人公一起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夏志清曾经这样评价:“凭张爱玲灵敏的头脑和对于感觉快感的爱好,她小说里意象的丰富,在中国小说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独具特色,复杂隽永的意象运用使她的小说具有丰富的美感和难以磨灭的艺术生命力。铺陈渲染的背后是对描述对象的真正把握和深邃的洞见。读者一面沉浸在她营造出的华美丰润的语言世界中,一面则能从她的精心筑构中体味出表象下若隐若现,需反复顺摸才能深刻领悟到的对乱世中普通人在命运面前无力感而发出的苍凉情绪。因而她繁复的意象常给人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怅然之感。
她笔下的人物是复杂的,疯狂的,畸形的;她展现的社会是纸醉金迷背后的凄楚,是歌舞升平背后的哀声,是灯红酒绿背后的腐朽。似来自隔岸的渔火,又似窗外飘过的箫声,亦如考究的黑白照片,与光影之间诉说意味深长的故事。
她没有鲁迅的尖锐,却在无形中更为巧妙地揭示了人性的压抑;她没有庄子的潇洒,却在潜移默化中带给了读者一种自由的向往;她无意于政治,却在作品中直指混乱的政坛带给人民的痛苦;她无意于金钱,却直斥金钱给人套上的黄金枷锁。与中国的传统观念不同,她还原了人的世俗性,质疑一切神圣的价值,不论是山盟海誓的爱情,青春迸发的热情,还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一切都是不可信的。从来都是一刹那的刻骨铭心,没有地老天荒的相守相依。
有人说张爱玲是一口古井,淘不尽,挖不完,深不见底。是的,她惊艳而淡雅,华丽而脱俗,高傲又现实,神秘而又不失亲切。私以为用一杯苦酒来形容大概更为贴切。时间或许会滤去其中浓烈的部分,那淡淡的余香却永远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