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信言不美]
【题记】
本章有两个关键点,其一为辨证法思想,表象与内在往往相反;其一为空灵。圣人不积累有形和无形之物,全心全意为人、与人,合于大道无私不争之玄德,自然空灵,灵机源源不断。
【正文】
信言不美①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②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③
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④
既以为⑤人己愈有
既以与⑥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⑦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题记】
本章有两个关键点,其一为辨证法思想,表象与内在往往相反;其一为空灵。圣人不积累有形和无形之物,全心全意为人、与人,合于大道无私不争之玄德,自然空灵,灵机源源不断。
【正文】
信言不美①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②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③
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④
既以为⑤人己愈有
既以与⑥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⑦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直译】
诚信的话没有华丽的辞藻
辞藻华丽的话没有诚信
善人不去争辩
争辩的人不善
真知的人不广博
广博的人没有真知
圣人不积累有形和无形的财富
为了别人反而自己越来越有
给了别人反而自己越来越多
天之道,只有好处而没有害处
圣人之道,只实做而不为自己争取任何回报
这一章重点落在实做。在学习《道德经》过程中就可以交流、分享心得体会,从而进入“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的空灵境界,获得真知
第65章——[古之善为道者]
【题记】
如何治理国家才有玄德?老子认为,让百姓复归于淳樸、无知、无欲,才是真正的治国法则,才具备玄德。
【正文】
古之善为道者
非以明①民
将以愚②之
民之难治
以其智③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④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
与物反⑤矣
然后乃至大顺
【注释】
①明:精明、巧诈。
②愚:淳朴、无知、无欲。
③智:计谋、机心。
④稽式:法则。
⑤反:返回到最初始。
【直译】
上古时期,那些善于治理国家的圣人
不是让百姓开启计谋、机心
而是要让百姓恢复到淳朴、无知、无欲
百姓难以管理,是因为计谋机心是多余的
所以,用计谋机心来管理国家,是国家和人民的灾难
不用计谋机心来管理国家,是国家和人民的福氣
能知道这两者的区别、好坏,那就是掌握了治国的法则
总是守住这个法则,这就是“玄德”
玄德啊,是那么的深度和遥远
与一般人认识的事物发展方向正好相反
然后自然走向最大的顺利
第49章——[圣人无常心]
【题记】
圣人知道百姓有善与不善、信与不信,但是圣人皆善之、信之,自然德化众生,恢复如孩子一样的天真。这是因为圣人已经进入深度的混沌,到达无为无不为的境界。
【正文】
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①善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
圣人在天下
歙②歙焉
为天下浑③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注释】
①德:通“得”。
②歙:[xī],收敛。
③浑:混沌。
【直译】
圣人是没有自己恒定的想法的
以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想法
善者,我善待他
不善者,我也善待他
这就得到了善,人人都能向善
有诚信的人,我信任他
没有诚信的人,我也信任他
这就得到了信,人人都有诚信
圣人治理天下
收敛自己的想法
为了天下人,将自己的心复归于混沌
老百姓都是关注耳朵能听到、眼睛能看到的东西
圣人都让他们象孩子一样
【本篇总结】
本篇整合十一章,阐述何为善人?何为玄德?荀子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将善与德联系在一起。
首先,善,是善于;人,有天地之心方为人。
其次,上善若水。水有7善,需要向水学习。
再者,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以和为贵,方为善于管理天地氣化。
然后对玄德进行定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高尚品德,就是大道的玄德。
而如何做人才具备德呢?
要象赤子一样,保持天真淳樸,精气饱满。
要取法于自然的道德,抛弃人文的仁义礼。
要善于节约、存储,重积德则无不克,深根固柢,长生久视。
要为人、与人,自然大道给与加持,源源不断,空灵境界。
而圣人治理国家,是让百姓复归于淳樸、无知、无欲,才是真正的治国法则,才具备玄德